“保姆纵火案”8年后,林生斌再婚生女,网友:人血馒头好吃吗?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八年前的“保姆纵火案”让林生斌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妻女在火灾中丧命,林生斌是唯一的幸存者,这一悲惨的命运让他瞬间成为公众的同情对象。

无数人将他视作受害者,为他抱不平,甚至冠以“全网第一深情”的美名。

他借着妻子和孩子的死亡,获得了商业利益,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以“深情丈夫”的形象继续博取同情和关注,成功开启了直播带货的生意。

但他宣布自己再婚生子的举动,却引发了网友的愤怒。

他一边开始新生活,一边仍旧通过悼念亡妻来获取流量和金钱,这样的双面操作是否合适?

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道德困境和公众人物的责任?林生斌从悲剧英雄到“人血馒头”的身份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悲情丈夫到“深情人设”的商业化

林生斌和妻子以及三个孩子的悲剧一度让无数人感动。

2017年6月22日,杭州的高档小区突然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火灾迅速吞噬了整个房屋,林生斌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在大火中不幸身亡。

林生斌因外出工作不在家中,侥幸逃过了一劫。尽管他失去了最亲的人,但因为他的悲痛和坚强,林生斌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深情丈夫”

几乎所有人都对他心生同情,并认为这个男人的遭遇是天底下最为悲惨的。

然而,随着林生斌开始在社交平台频繁发布妻子和孩子的照片,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这种悲痛的情感逐渐与商业行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深情人设”

林生斌通过这种“深情”的形象来营销自己,并在公众面前不断塑造“悲情英雄”的角色。

他创建了名为“潼臻一生”的品牌,将妻女的名字和形象注入品牌文化,成立了一个同名基金会,声称要用这份事业来纪念已故亲人。

随着“潼臻一生”品牌的推出,林生斌开始接触到电商与直播带货这一潮流趋势。

他通过自己充满情感的故事以及“深情丈夫”的形象,迅速在直播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粉丝,销量也因此节节攀升。

在直播中,林生斌时常提到已故的妻女,称这是他创业的动力所在。

这一情感营销策略帮助他赢得了大量关注和金钱,然而,也正是这种频繁将亡妻亡女“消费化”的做法,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反感。

一些网友开始质疑他是否过度利用悲痛来获得利益,认为他这种行为不仅失去了应有的节制,更让原本应该是私人悲痛的事情变成了公众商品。

在很多人的眼里,林生斌的“深情”不再显得纯粹,而更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商业操作。

网友评论:“把自己妻女的死当成商业营销,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人尊重?”

旧爱与新欢之间的“人设崩塌”

虽然“深情丈夫”的人设为林生斌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商业机会,但这也让他陷入了公众对他“真实面目”的持续审视。

2021年6月,林生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宣布自己已经再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条消息一开始看似正常,毕竟重新组建家庭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常见的生活选择。

林生斌的这句话“她又回来了”却立即引发了网友的愤怒与质疑。

不少网友通过时间线推算,发现林生斌的新妻子怀孕的时间与妻子去世后的时间不符。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开始怀疑,林生斌和新妻子的关系,或许在妻子去世前就已经开始了。

而林生斌在妻子去世后的悲痛演绎,也并不代表他过着孤独的生活,他早已通过新的爱情走出阴影,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一消息的曝光让林生斌的形象瞬间崩塌。

更让人感到不满的是,林生斌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频繁表达自己对亡妻亡女的怀念,还将他们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品牌宣传。

换句话说,他一边享受着新生活的甜蜜,一边却利用亡妻亡女的情感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这种“人设反转”的做法让许多曾经同情他的人感到失望。

网友评论:“他可以再婚,但不能一边过得这么开心,一边却还借着已故妻子的名字赚钱。”

“反噬”来临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生斌的公众形象彻底崩塌。曾经的“深情丈夫”变成了“人血馒头”的代表。

公众对他的道德质疑不断升级,林生斌创立的“潼臻一生”品牌也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

与此同时,有关林生斌的更多负面消息开始曝光,包括他涉嫌偷税漏税的举报。

经过调查,确实发现林生斌的公司存在财务不规范的情况,最终他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被迫关闭了公司的运营。

这些新出现的负面问题再次让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不仅如此,一些关于“保姆纵火案”的新调查开始在网上传播。

有网友提出阴谋论,认为林生斌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故事,甚至开始质疑他在事件中的角色。

尽管警方已经排除了他的嫌疑,然而因为他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开始恶化,这些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使得他再次成为了公众审视的焦点。

林生斌从一个悲剧中的英雄,转变为“网络公敌”,成为了道德和社会价值的巨大反面教材。

他的故事警示着公众人物,在享受荣光和同情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道德义务。

最终,林生斌因过度消费他人的悲伤和隐私,付出了代价。

网友评论:“他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最让人厌恶的人,所有的恶果都自己种下了。”

结语

林生斌从一个不幸的悲剧受害者,到利用自己的悲伤进行商业化营销,再到最终因道德问题遭到公众反感和法律制裁,这一过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公众人物的行为后果。

尽管他曾经因悲痛赢得了大量的同情与支持,但他过度利用这一点,却最终让自己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林生斌的故事无疑是一个警示,他的“深情”人设最终暴露了商业化的阴暗面,提醒我们在追逐商业利益时,必须保持道德的底线。

无论是在事业还是生活中,诚实与真诚永远是最宝贵的品质,而“吃人血馒头”的做法终究会遭遇反噬。

对于林生斌的做法,大家怎么看?他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或者他有重新自我洗白的机会?

信息来源:

环球网 2018年5月17日——杭州保姆纵火案二审 保姆莫焕晶:一审死刑量刑畸重 请求改判

环球网 2021年8月3日——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林生斌相关情况通报

人民资讯 2021年7月9日——林生斌回应与小乐传闻:2019年11月确定关系 2020年夏天怀孕

环球网 2017年6月24日——杭州纵火案追踪:房内并未过火 受害人疑被烟熏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娱乐   保姆   好吃   年后   网友   林生斌   深情   公众   妻子   悲痛   妻女   形象   社交   丈夫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