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中国科学家破解一项全球性难题

全球每年生产超4亿吨塑料,难以降解和高效回收的混合废塑料长期堆积,成为困扰全球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团队领衔开发出核磁共振识别下的真实混合废塑料正交转化策略,实现了面向真实生活混合塑料废弃物的高效、高值化学品定向升值转化。相关论文近日刊发于《自然》杂志。


研究团队用先进的核磁共振技术,像“做体检”一样识别混合废塑料中的各种关键化学结构,再根据这些结构的不同“化学”特性,定制专属“化学反应”,一批一批、有步骤地逐步转化,最终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复杂混合塑料变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实现了“变废为宝”。


团队用真实生活塑料垃圾,最大化利用它们结构中存在的高度有序的碳氢结构,
成功高效制备出苯甲酸、乳酸、双酚A、芳香胺盐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


进一步研究显示,该策略对来自不同来源的包含杂质的各种复杂、真实塑料废弃物样品同样适用,真正做到了“全场景、全塑料回收”。


《自然》杂志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解决全球年产海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来源:科技日报 张盖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6-30

标签:科技   全球性   难题   进展   中国科学家   塑料   高效   真实   结构   核磁共振   废弃物   团队   化学   全球   化学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