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七夕,竟然和恐怖的“死”字相关联

农历七月初七夜,便是七夕,但这天一整天其实都被视为一个节日,这节日原来不是情人节,而是乞巧节。



乞巧节原本是我国传统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我老家浙江温州平阳一带这天多会走亲送礼的,其中会送的一样叫“巧食”,是一种糕点小吃,有点像抹了层芝麻的饼干,也有不抹芝麻像小手指状的。巧食,就像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重阳的松糕一样,为应节代表性食品。吃了巧食据说能心灵手巧,这天特别是中国古代少女们会向上天乞求心灵手巧,所以这个节日对于古代中国少女尤为重要,当然所谓的祈巧、乞巧也可能实际上就是盼着、乞求吃到巧食,呵呵——在古代那可也是非常好吃的甜品零食啊!


而说到心灵手巧,大家自然可能就会想到传说中的织女,天上的云那么美,据传都是织女的巧手所编织。或许就是先有了对织女的想象,后才生发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由于在这个神话传说故事中牛郎织女会在七夕通过鹊桥相会,所以七夕便有了不一样的浪漫色彩,因此近几十年来逐渐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本来世上已有个公历2月14日的情人节,但被一些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人认为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所以必须弄个中国的,中国的情人节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地落在了七月初七——七夕这一天。



然而,我最近突然很偶然地发现“七夕”竟和汉字“死”字密切关联!我们知道古代汉语行文书写习惯是先左后右的,这样七夕书写顺序便呈现为“夕七”,“夕七”搭一鹊桥,或者说“夕七”顶上用一横连起来,不就是个“死”字吗?


忽然感到浪漫的七夕,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


为什么“死”字,会是七夕搭一鹊桥?或者说为什么七夕顶一横就变成个“死”字?中国的文字,往往不是随随便便造出来的,那为什么“死”字会是这样的结构?七夕现在可是浪漫的情人节啊!这只是一种不巧的巧合,还是牵强的附会?


我只能作如下不太严肃、严谨的分析。


我们都知道农历的七月,是我国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整个农历七月民间传说是鬼可以出来自由活动的月份,所以七月份是被民间认为不吉不祥的月份,民间习俗这个月甚至是忌结婚或办其他喜事活动的!


显然“七”,这个数字,和阴事、鬼事、升天之事密切相关。亲人过世,特别要纪念祭奠做法事超度,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头七、二七、三七……直至七七,四十九天结束。中国古代没有星期的概念,然而人死亡后纪念祭奠做法事超度活动,却竟然以数七计日!


而七夕,恰恰是七月里两个七的重叠,不就代表着得往生或得超度,即肉体彻底死亡吗?而牛郎要见到织女也必须在这一天升天。古人似乎在用一个浪漫故事掩盖恐怖的死亡真相!事实上,牛郎、织女是永远挂在天上的两颗星——人死后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这也是古人的传言。



所以七夕搭一鹊桥便成了个“死”字!也因此,把七夕作为情人节,我觉得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但木早已成舟,当然,“七夕”本身也还构不成个“死”字,还差顶上一横呢,好在有这个不巧之巧!


文/今日头条.当下关注 推荐网 杜益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美食   恐怖   浪漫   情人节   织女   中国   心灵手巧   鹊桥   法事   农历   牛郎织女   牛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