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对话后经贸向好预期升温,美方宣布降低芬太尼关税至 10%、暂停 24% 惩罚性关税,并暂停中企海外子公司 50% 控股禁令。美股、A 股同步上涨,上证综指突破 4000 点,市场期待牛市到来。

中方同步给出回应,承诺当年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 2500 万吨,同时暂缓 10 月 9 日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并观察一年。这些操作与美方关税、技术方面的宽松政策形成了平衡。
中美经贸利好落地,A 股破 4000 点真能迎来牛市吗?这份共识能稳定持续吗?

资本市场刚刚为一场来之不易的“休战”而狂欢,热情似乎就要点燃整个股市。消息传出后,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都像是提前收到了大礼包,双双上涨。上证指数甚至一度向上触摸了那根久违的4000点大关。

然而,这股暖意还没捂热,一盆冷水就从华盛顿劈头盖脸地泼了下来。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的格里尔向全世界宣告:调查将继续。这份声明就像是在热烈的宴会中,主人突然拔出了藏在桌布下的刀。

这到底演的是哪一出?究竟是合作的序曲,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权力表演?
如果你仔细拆解这份协议,就会发现它更像一张标明了价码的清单,而不是一份基于互信的和解书。每一项让步都精确到了数字和条款,这是一场战术上的妥协,为的是暂时缓解彼此的痛点。

中方拿出了巨大的诚意。农业方面,承诺立刻吞下本季的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里,每年再稳定消化2500万吨。这无疑是给那些作物滞销、濒临破产的美国农场主送去的救命稻草。

同时,中方还暂停了原定于10月9日实施的部分出口管制,并在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监管上加大了力度,姿态做得相当足。
美国那边也给了“回报”。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将芬太尼相关商品的关税降至10%,并同意暂停对华加征24%的对等关税,为期一年。

更关键的是,美国按下了科技封锁领域一枚“重磅炸弹”的暂停键——暂停执行“50%规则”一年。这条规定曾让无数中企胆寒,它意味着只要美国黑名单上的企业控股超过一半,其子公司也会被一并拉黑。这一年的喘息期,意义重大。

然而,协议的墨迹未干,美国就迫不及待地亮出了它的后手。USTR依据美国国内那部《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于10月24日启动调查,要审查中国对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情况。
这简直是典型的“当面握手,背后捅刀”。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协议的平等性,把合作扭曲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审查。这种行为的背后,藏着三重深不见底的算计。

首先,这是给协议上的一道“紧箍咒”。用调查作为威慑,确保中国必须不折不扣地买下每一粒承诺的大豆。这种“小人之心”暴露了美方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其次,这是演给国内看的一场“政治秀”。在复杂的国内政治博弈中,对外强硬是稳赚不赔的筹码。此举既能安抚鹰派,又能向选民展示“我没有在谈判中吃亏”的姿态。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这依然是遏制中国发展、维持自身霸权的老套路。即便在看似缓和的时期,也要不断制造障碍,这就是其深层战略。

这种“一边交易,一边威慑”的模式,最终伤害的绝不仅仅是对手。其负面效应,正像回旋镖一样,狠狠地打向美国自己。

美国农民的焦虑并没有真正解除。一纸订单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持续动荡的风险,让他们根本无法获得稳定的市场预期。政府的反复无常,对于挣扎在破产线上的他们来说,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国内农业界和商界的反对声浪四起。

更严重的是国家信誉的透支。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派,让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各国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心里都得多个戒备,其全球公信力正在一步步崩塌。

对中国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坚定了其另谋出路的决心。供应链的多元化早已在路上,巴西、阿根廷正成为越来越稳定的供应方。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近三成的最大买家,但那个时代正在过去,美国手里的施压筹码,正日渐失效。

在全球经济本就脆弱不堪的背景下,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持续的摩擦,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严重拖累全球的复苏脚步。
中美经贸关系的真正症结,在于一种结构性的“信任赤字”。当一方始终将国际承诺置于国内法之下,将合作视为可以随时撕毁的短期交易,那么任何协议都将是脆弱的。这是一种危险的短视行为。

真正的出路,只能是回归到相互尊重与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身实力和公平竞争,善意有回应,但更有底线。
如果总有人想在时代的潮流中靠背信弃义来获利,那么历史将会证明,他不仅会失去伙伴,最终更会输掉未来。毕竟,全球市场不会永远在原地等待一个失信的人。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