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一个体重263斤的大哥,去四川峨眉山玩,直接掏了22100块钱,请了9个轿夫轮流抬着坐滑竿上山下山。来回42公里,花了整整10个小时。轿夫说,这大哥人挺开朗,路上还跟着他们一起喊号子,跟开派对似的。普通游客坐滑竿也就体验3公里,花480块,像这种“豪华定制版”,他们干这行都少见。
说到这个,我觉得这事儿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现代旅游里“花钱买体验”的极端案例。你看,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花几千块买演唱会前排票,或者上万一晚的网红酒店,图啥?不就图个“我值得”的感觉吗?这位大哥把滑竿坐出了“私人专机”的档次,9个人伺候一个,这排面,比头等舱还稀罕。去年有数据说,国内高端旅游消费年涨20%,说明啥?有钱人早不满足于“看风景”了,他们要的是“当风景里的主角”。
对了,轿夫提到大哥明年还要来,还特意要准备大轿子。这哪是旅游啊,分明是“人肉快递”的长期合作。你想想,峨眉山台阶那么陡,抬个200多斤的人上下山,轿夫们跟玩命似的。可大哥轻轻松松掏两万,还额外给小费,这买卖在他眼里可能就跟咱们点杯奶茶差不多。但换个角度,轿夫们累死累活赚这笔钱,到底是“被服务”还是“被消耗”?2021年泰山就有轿夫累到吐血的新闻,这种“拿命换钱”的活儿,真该被当成旅游项目推广吗?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网友看这事儿两极分化。有人骂大哥“炫富剥削”,有人夸他“带动就业”。其实吵来吵去都跑偏了,核心是景区在推卸责任。峨眉山海拔3000多米,正常游客爬上去都费劲,更别说超重人群。景区既没设置代步工具专线,也没对特殊游客做安全提示,最后全让轿夫用肉身扛。这就像小区没电梯,逼着老人爬楼,然后夸背人上楼的师傅“有爱心”——逻辑是不是很魔幻?
最后说句实在的,大哥明年要是真带着定制大轿子再来,估计又能上热搜。但咱们得琢磨琢磨,旅游的意义到底是征服自然,还是花钱让自然“征服”别人?要是你花两万块坐滑竿,会觉得自己值了,还是心里发虚?评论区聊聊呗!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