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康巴什,是一幅流动的生态长卷。
百康桥畔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嬉戏;雷家坡花田里,市民举着手机定格瞬间——抬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与整洁的城市轮廓相映成趣,很难让人联想到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沙漫卷的荒漠。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二十载光阴,康巴什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沧桑变化。如今,34个广场公园景区如珍珠般散落城区,42.65%的绿化覆盖率与人均92.37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当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每一片叶子都在讲述生态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在丈量幸福的尺度。
从“增绿量”到“提绿质”,康巴什始终将“人民”二字镌刻在生态建设的旗帜上。当城市草坪向市民敞开怀抱,曾经的“观赏绿地”变成了可亲近、可触摸的“城市客厅”;雷家坡花田以“世外桃源”之姿,将生态红利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感。生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市民“触得到绿、享得到美、留得住笑”。
生态兴则产业兴。当绿色成为城市底色,康巴什以“车路云一体化”为笔,在智慧交通领域勾勒出未来图景:8辆无人驾驶接驳车累计行驶5.5万公里,接待乘客4.6万人次,零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悄然改变着市民生活。今年前七个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突破39.2亿元,8000辆绿色座驾驶入居民群众家中,见证着低碳消费新潮流。
“文商旅体”的融合发展正为城市注入新活力。端午期间全国首发的组合“三件套”吸引20万人次打卡,“八一”推出的“三件套”更引得28万人次纷至沓来;从“城市杯”全国羽毛球混合团体挑战赛到暖城大赛车、马拉松,一场场体育赛事点燃了城市热情。当文化为生态添彩,当旅游为产业赋能,当体育为城市聚气,康巴什正以“融合”之笔,绘就“1+1>2”的发展新图景,成功入选首批自治区旅游名县。
从生态产品到生态旅游,康巴什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愈发清晰。
2025年,康巴什被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授予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围绕建设绿色高质量低碳城区建设中心目标,坚持“4个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全国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示范、可再生能源的城市核心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3个试点示范,打造碳达峰试点城市“内蒙样板”。碳达峰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发展的新起点;试点不是标签,而是责任担当的新坐标。
这背后,是康巴什对绿色发展路径的深刻探索——从“草原新城”到“中国草原宜居第一城”,康巴什的“绿”,将继续在时光里生长。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