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实锤!90%洗脸巾藏神经毒素,你每天用的可能就是 皮肤杀手

有人洗脸洗出了皮肤炎,有人卸妆后红肿瘙痒,还有人脸上突然长了一片小红疹,怎么都搞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结果一查,竟然是家里那个看起来干净又柔软的“洗脸巾”在搞鬼。

不少人都以为,洗脸巾看起来白白净净,又是一次性,用起来肯定比毛巾卫生,结果却是天天拿着它在脸上“摩擦毒素”。是的,有些洗脸巾里真的藏着会损伤神经的成分,这可不是开玩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早前的多项抽检结果显示,洗脸巾这一类产品的不合格率高得惊人。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洗脸巾虽然号称一次性、无菌、纯棉,但其实里面可能添加了防腐剂、柔顺剂、漂白剂这些你平时压根不会往脸上抹的化学物质。

有研究检测了市面上几十款热门洗脸巾,发现超过九成的产品含有一种叫“苯扎氯铵”的防腐剂。这玩意本身在消毒湿巾和洗手液里用得不少,浓度合适还算安全。

但用在脸上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对皮肤屏障本就薄弱或者有轻微过敏的人来说,这就是皮肤杀手。

苯扎氯铵是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一种,毒理研究表明它在高浓度时有明显的神经毒性,长期接触会引发皮肤过敏反应、黏膜刺激甚至神经系统紊乱。

国内外都有相关的案例报告,一些长期使用含苯扎氯铵湿巾或洗脸巾的人,出现了头晕、头痛甚至神经性皮肤瘙痒的症状。

有人在使用洗脸巾后整张脸泛红、刺痛,还以为是过敏,其实是慢性接触性皮炎在作怪。

有意思的是,很多品牌洗脸巾包装上写的“纯棉”三个字,看起来安心,其实根本不是全棉。有些用的是粘胶纤维,虽然摸起来柔软,但原材料是化学处理后的木浆。

还有些号称“水刺无纺布”,听起来高端,其实就是聚酯纤维和粘胶混纺,和棉花根本搭不上边。最可怕的是有些商家为了让洗脸巾更柔软、更有韧性,会偷偷加入柔顺剂或荧光增白剂,这些成分一旦残留在肌肤表层,就可能破坏皮脂膜,让本来抵御外界污染的第一道防线变得脆弱不堪

很多人洗完脸拿洗脸巾一擦,觉得比毛巾舒服多了。但这种“舒服”很可能来自柔顺剂的作用。柔顺剂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残留,长期接触皮肤,会改变角质层的水脂膜状态,使皮肤变干、变敏感。

一些化学残留还可能被皮肤吸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诱发神经炎症。这种变化不是立马爆发的,可能是连续用了一两个月之后,脸开始变得“莫名其妙”的泛红发热,连护肤品都不敢用了。

有实验做过对比,同一个人连续一个月用不同品牌的洗脸巾擦脸,每天一次,发现皮肤水油失衡的情况更明显,皮脂分泌减少了30%,而角质层含水量下降超过25%。

这说明看起来“干净”的洗脸巾,其实在悄悄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尤其是有些人喜欢反复摩擦,有人甚至会拿洗脸巾当卸妆棉、当湿敷纸,那可真是让皮肤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市面上也并非没有安全的洗脸巾产品,问题是很多品牌的成分表写得模糊不清,甚至直接不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擦在脸上的是什么。

调查显示,有将近65%的消费者在购买洗脸巾时不会关注配料表,只看包装上是否标明“纯棉”“无添加”等字样。但这些词语并不等于产品无害,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而且不同人群的皮肤耐受力不同,像婴幼儿、孕妇、敏感肌群体,本身皮肤屏障就较弱,更容易被这些“隐形杀手”盯上。

国家卫健委《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对苯扎氯铵的使用浓度有明确限制,但洗脸巾不属于化妆品类别,很多品牌就钻了这个空子,完全不受监管。一些中小工厂甚至连最基本的质检都没有做,靠外包生产,低价销售。

长期使用这些质量无法保障的洗脸巾,可能导致皮肤慢性炎症状态,轻则泛红、瘙痒,重则出现色素沉着、角质层变薄,甚至诱发酒糟鼻、激素脸等问题。尤其是在天气干燥或换季时,这些问题会变得更加明显。

一些经过专业认证、明确标注成分、无荧光剂、无防腐剂、材料来源真实的产品,相对更安全。用之前可以简单闻一闻有没有刺鼻味道,也可以滴点纯水看是否变色,有的人甚至会用打火机烧一下边角,看是否像棉花一样化成灰,这些虽然土办法,但也不失为筛选的方式。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使用频率和接触时间。洗脸巾不是日常必需品,用干净的毛巾自然风干其实也完全可以满足清洁需求。

如果非要用,也最好控制在一周三次以内,尽量减少与脸部长时间摩擦的机会。更不能当做卸妆棉、湿敷纸使用。

特别是皮肤屏障受损的人群,用洗脸巾之前最好在脸上先上一层保湿剂,降低直接接触的风险。

有些人皮肤长期出问题,其实就是“护肤过度”,包括各种“看起来干净”的工具。洗脸巾、一次性压缩面膜、酒精棉片,这些东西本来是为了方便,但很多人在使用时忽视了它们的成分和适用场景,反而变成了健康隐患。

护肤的核心从来不是多么复杂的流程,而是对皮肤的保护和尊重。真正健康的皮肤屏障,是靠稳定的作息、合理的清洁、适当的保湿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天天换不同洗脸巾来“呵护”。

在追求生活精致感的路上,大家越来越喜欢用一次性的产品来提升仪式感,但仪式感不能以健康为代价。特别是脸这个地方,接触的东西再小,都有可能带来大影响。

皮肤每天面对着各种压力:空气污染、紫外线、蓝光,还有各种化妆品的叠加。一块看似简单的洗脸巾,其实也可能是压垮皮肤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多皮肤科门诊都已经从数据上看到这种趋势。

皮肤健康不是靠营销出来的“神物”堆出来的,而是靠日积月累的科学护理建立的。洗脸巾是否好用,不是看摸起来多柔软,而是看它是不是安全、是否适合自己的皮肤状态。对自己的脸好一点,不是用最贵的东西,而是最合适、最安心的。

一条小小的洗脸巾,其实已经把不少人送进了医院的皮肤科。清洁的工具,本来是帮皮肤呼吸的,却反过来成了堵住毛孔的罪魁祸首。与其追求一次性的便利和所谓的洁净感,不如认真选一条干净、合格的毛巾,用自然风干的方式,还皮肤一个最简单的呼吸。

参考文献:

[1]李芳, 刘宇.苯扎氯铵对人体皮肤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毒理学杂志,2023,37(4):291-297.

[2]王珊珊, 朱敏.湿巾中防腐剂残留与皮肤接触安全性的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3):336-340.

[3]周海燕, 张宇翔.一次性洗脸巾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3,46(1):55-60.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日化用品专项监督抽检情况通报[EB/OL].https://www.nmpa.gov.cn

[5]张婧, 何洁.皮肤屏障功能与外源性刺激物的相互作用[J].皮肤病与性病,2022,44(2):90-9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养生   毒素   杀手   央视   神经   皮肤   屏障   防腐剂   成分   干净   毛巾   柔软   产品   纯棉   脸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