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津出发!四川赛艇一日双金的背后……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后的首个比赛日,广东国际划船中心迎来“四川时刻”——从位于成都新津的四川省水上运动中心走出的谷建滔、邓志玮相继夺金,一日为四川体育代表团斩获两枚赛艇金牌,其中谷建滔的金牌更是开幕式后川军首枚竞技项目金牌!

从新津训练水道到全运会冠军领奖台,两位小将的强势表现,不仅彰显了四川赛艇的硬核实力,更揭开了“冠军摇篮”的培养密码,而这背后,是四川体育对运动员成长全链条的坚实托举。

一日双金!四川小将闪耀全运赛场

上午9时许,赛艇男子轻量级单人双桨决赛中,24岁的自贡小伙谷建滔上演“逆袭传奇”。面对山东队选手马玉乐的全程领跑,他凭借后程爆发力强势追赶,最终以1.37秒的优势率先冲线,为四川团拿下开幕式后首金!冲线后,谷建滔高呼“四川雄起”,难掩激动之情。

“前半程落后时没慌,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后面,一直给自己打气,不划到最后绝不认输。”赛后谷建滔坦言,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全运会,上一届仅获第七名,如今圆梦金牌,离不开教练的指导与家人的支持。作为近年来状态爆发的选手,他今年包揽全国赛艇冠军赛三站该项目冠军,还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锦标赛获第五名。接下来,他将继续备战本届全运会其他项目,之后全力冲击明年亚运会。

40多分钟后,男子单人双桨决赛再传捷报。21岁的甘孜小伙邓志玮(2004年出生)以“一骑绝尘”之势锁定冠军,为四川赛艇队再添一金。首次参加全运会的他,赛前预计能进前两名,没想到成功夺冠,下船时双腿已几乎使不上力。“赛前没想到起航能这么快,完全是超常发挥。”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惊喜与感恩。

跨界成长!冠军摇篮的“因材施教”之路

一日双金的背后,是位于成都新津的四川省水上运动中心多年的深耕细作。作为四川选拔、培养高水平赛艇、皮划艇等项目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训练单位,这里不仅走出了谷建滔、邓志玮,更培养出奥运冠军邓雅文——2017年12月,邓雅文从泸州业余体校被输送至该中心,从事自由式小轮车专业训练,最终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斩获中国该项目奥运历史首金,其成长轨迹正是中心“选才—培养—输送”全链条体系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中心成立于1985年,占地980余亩,曾举办十届成都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还是成都大运会赛艇项目比赛赛场,至今已培养出世界级冠军20个、亚洲级冠军60个、全运会冠军15个。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中心坚持“因材施教”:对于谷建滔,重点打磨其后程冲刺的核心优势,助力他在大赛中实现逆袭;对于跨界而来的邓志玮,更是给予精准指导——这位最初练柔道、后转项投掷的大山里的小伙,在中心接触赛艇后进步神速,2024年获亚洲赛艇锦标赛冠军,今年多次在全国赛事中登顶。

“我喊教练周兴旭‘周妈妈’,她就像家人一样照顾我,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我,这份成绩离不开她的付出。”邓志玮的话语,道出了中心教练团队的悉心栽培与人文关怀。现有31名国家级、高级、中级教练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不仅专注技术训练,更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予运动员全方位支持,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训练。

川体托举!让每一份热爱都能向阳生长

四川赛艇乃至四川体育的强势表现,离不开对运动员成长的全方位托举。近年来,四川持续加大青少年体育投入,完善“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从基层选才到专业训练,从赛事保障到后勤支持,为运动员搭建了“无后顾之忧”的成长平台。

“我们不仅关注运动员的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四川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庆国表示,无论是四川省水上运动中心这样的专业训练基地的硬件升级,还是教练团队的专业赋能,抑或是生活上的细致关怀,团队始终以“运动员为中心”,让每一位怀揣梦想的运动员都能找到成长赛道。从自贡而来的谷建滔,从甘孜大山走出的邓志玮,正是在这样的“川体托举”下,一步步从地方赛场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摄影 李冬 编辑 曾雪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体育   新津   赛艇   全运会   运动员   中心   冠军   水上运动   成都   专业   甘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