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有病就去看医生,不要再消耗网友同情心了!”
以前百般阻挠汪小菲见孩子,如今也算遭报应了,S妈深夜发文诉苦,这半年来她确实经历了太多悲剧,将她的悲痛反复倾倒在社交媒体的广场上,引来无数同情。
但是当她一边哭诉夜不能寐还寻求拯救,一边却被拍到在画展上精神焕发、谈笑风生!
当她声称自己见不到亲外孙和外孙女,聊天记录却显示她从未主动安排探视,反而拒绝了见面邀约。
这份对外展示的悲伤,为何与她的实际行动如此矛盾?
公众的同情心也正在一点点消失,S家的瓜大家早已经吃腻了,女儿离世大半年,这位母亲的伤痛似乎全数倾倒在了社交媒体的广场上。
她宣称自己活在混沌里,日夜颠倒,深夜里对着网线那头的陌生人哭喊“救救我”,起初这声嘶力竭的呼救换来了海啸般的同情,谁能不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而动容呢?
整个家庭似乎都笼罩在阴云之下,大S女婿计划在墓地旁置业相伴,小女儿也迟迟未能复工,每一个细节,都像是这个家庭承受着毁灭性打击的佐证,让人唏嘘不已。
只是哭声没有休止符,一遍又一遍的公开倾诉,像是永不落幕的独角戏,观众的耐心终于被磨成了粉末。
质疑声开始浮现,这真的是纯粹的悲伤,还是哀恸找到了另一种宣泄的出口,一个名为“流量”的出口?
我在这里真得劝劝这位老阿姨了,一大把年纪又死了闺女,实在难过的话去找个专业的心理医生聊聊吧,网上的安慰再多也只是隔靴搔痒,无法缝合灵魂深处的裂口。
这边厢,她刚在镜头前攥紧拳头,告诉所有人自己会坚强,转过头,就在深夜发文,脆弱得仿佛一碰就碎。
最让人费解的一幕是,在她哭诉“夜不能寐”的事后,有人却在小女儿的画展上,看见了精神焕发的她。
她与友人相谈甚密,虽然期间也曾一度落泪,但这滴泪与网络上那个呼救的绝望母亲,看起来判若两人,她所谓的悲伤难道也有两副面孔?
一副留给现实中的亲友,一副演给网络上看客,这种割裂感让人们心中那个关于“表演”的猜测,变得越来越清晰。
更有趣的是,这位母亲的悲伤总有一个固定的落点,每当她追忆完逝去的大女儿,话题总能精准地滑向另一个人——前女婿汪小菲的新婚妻子马筱梅。
她对着媒体喊话,控诉对方如何阻挠她与亲孙子孙女的团聚,字字泣血,句句委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孤苦无依、见不到孩子的老人。
可是,当事人马筱梅的回应,却像一盆冷水,浇熄了这场苦情戏的火焰,S妈见不到孩子可能真的不冤汪小菲一家,马筱梅否定了S妈的说法,表示不是不让她见,而是她自己不主动安排。
这个回复算是把外界整懵了,两边都在拼命洗白自己,摆脱责任,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马筱梅和S妈这两个人清楚了。
这究竟是一场无助的呐喊,还是又一轮精心计算的“常规操作”?思念逝去的女儿是真,但这份思念,似乎更像是一记虚晃的枪招,真正的目标早已瞄准了别处。
十年婚姻的创伤,对当事人而言无疑是刻骨的,可对于她口中那个“九死一生”才生下来的女儿留下的血脉,外婆的爱又在哪里?
这场旷日持久的家庭舆论战,最终消耗掉的是公众最后一丝同情,文章发得越多,破绽就越多。
人们开始怀疑,她所展示的悲痛,或许只是一种维持存在感的姿态,一种用以攻击他人的武器,而孩子们呢?
他们是否成了这场情感博弈中最无辜的棋子?
逝者已矣,只是那两个孩子还在等,等一个外婆真正的拥抱,而不是一场隔空上演的悲情大戏。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