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各级领导名录,16位成员建国后职务情况一览

注:最高级别指挥机构是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本文主要介绍的时间段是:1932年6月-1933年12月期间的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红军总部领导成员(1933年5月组成时)

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总参谋长叶剑英、刘伯承(后),副总参谋长张云逸,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贺昌(代),副主任贺昌、袁国平。

下属单位及负责人

总参谋部下辖:第1局-局长张云逸(兼)、副局长左权(后代局长);第2局-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第3局-局长朱裕和;第4局-局长杨岳彬;通讯处-主任翁瑛、政委伍云甫。

1934年1—10月的序列里面有:第5局-局长唐浚(唐溶)、刘伯承(代)、副局长龚子清(龚自清)、张经武(后);第6局(1934年2月与总动员部合并)-局长滕代远;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吕赤水。

总政治部下辖:秘书处-秘书长肖向荣;组织部-部长李弼庭;宣传部-部长徐梦秋、副部长刘伯坚; 敌工部-部长李涛、李翔梧(后);动员部-部长罗荣桓、杨岳彬(后);地方工作部-部长潘汉年、李维汉(后); 青年部-部长高传遴、肖华(后)。

总供给部-部长杨至诚、政委叶季壮。总卫生部-部长兼政委贺诚。后方办事处-主任兼政委高自立。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政委潘自力。抚恤委员会-主任叶季壮(兼)、委员张云逸,钱壮飞,徐梦秋,贺诚。军委防空处(1933年10月建立)。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克农。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王盛荣、张爱萍(后),党代表周恩来(兼)。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亦称郝西史大学),校长兼政委何长工。下辖红军第1步兵学校(亦称彭杨步兵学校)-校长陈赓、政委黄火青;红军第2步兵学校(亦称公略步兵学校校长林野、政委张际春红军特科学校-校长王震;红军通讯学校-校长刘光甫,政委王诤、杨兰更(后)。

1934年1—10月的序列里面有,红军供给学校-校长杨至诚(兼);红军卫生学校-校长贺诚(兼);地方武装干部学校-校长滕代远(兼)

第 1 方面军:辖第1、3、5、7、9军团,总司令朱德(兼),政委周恩来(兼),参谋长叶剑英(兼),副参谋长张云逸(兼),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袁国平(兼),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胡底。

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夏曦,成员夏曦、贺龙、关向应。辖第3军。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4方面军进入川陕地区后组成,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 参谋长曾中生。第4方面军(辖第4、9、30、31、33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倪志亮(后)、政治部主任张琴秋,陈昌浩(兼)、副主任傅钟,曾传六(后)。

中共陕西省委军事委员会:受北方局领导,书记汪锋。

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1933年8月组成,归北方局及陕西省委领导,总指挥王泰吉、政委高岗。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1934年1月组成,受中共北方局及驻陕西特派员谢子长领导),主席刘志丹。

建国后部分领导成员情况

曾希圣同志

1.曾希圣: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52-1962年),主政安徽期间推行“责任田”改革,后因“大跃进”问题被调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61-1965年),调任山东后主持经济调整工作。华东局第二书记(1965-1967年),分管华东地区农业与政治工作。1967年受冲击,1968年病逝。

李涛将军

2.李涛:开国上将,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1949—1950年),负责领导解放军情报与技术侦察工作,为解放战争后期及建国初期的情报系统建设作出贡献。总参谋部第三部(技术情报部)政委(1950—1959年),主管军队技术侦察与情报分析,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情报保障工作。国防委员会委员(1954—1970年),连续三届(第一、二、三届)担任该职,参与国家军事战略决策。全国政协委员(1954—1970年),在政协中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议题的讨论。1970年病逝。

伍云甫同志

3.伍云甫: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秘书长(1949-1956年),负责全国救灾与福利工作。卫生部副部长(1956-1965年),分管基层卫生体系建设与防疫工作。全国政协委员(1954-1969年),参与医疗卫生政策制定。1969年病逝。

潘汉年同志

4.潘汉年: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1949-1955年),分管政法与统战工作,协助陈毅管理上海。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1949-1955年),负责华东地区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统战。中央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1949-1955年),领导反特与情报工作,1955年因“潘案”被捕,1977年逝世后平反

叶季壮同志

5.叶季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部长(1949-1952年),统一全国贸易体系,稳定物价。对外贸易部部长(1952-1967年),主导对苏联及东欧国家贸易,参与“一五”计划外贸规划。1967年病逝。

6.王盛荣: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1949-1952年),负责中南地区工业恢复。中南建筑工程局副局长(1952-1955年),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等基建项目。湖北省冶金厅副厅长(1955-1958年),后因政治运动被边缘化,晚年恢复待遇。2006年逝世。

杨立三同志

7.杨立三: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1949-1954年),创建全军统一后勤体系,主导抗美援朝后勤保障。短暂兼任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1949-1951年),协调战时食品供应。1954年病逝。

何长工同志

8.何长工:建国后历任重工业部副部长(1949-1952年),分管航空与兵器工业。地质部副部长(1952-1970年),协助李四光推动全国地质勘探,参与大庆油田发现。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1987年),晚年致力于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1987年逝世。

张际春同志

9.张际春:建国后历任西南局第二副书记(1949-1954年),协助邓小平主政西南,推进土改与剿匪。中宣部副部长(1954-1966年),分管理论教育与宣传工作。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1959-1966年),统筹全国文化、教育、卫生政策。1968年逝世。

王诤将军

10.王诤:开国中将,建国后历任军委通信部部长(1949-1956年),创建解放军通信兵种。解放军通信兵部主任(1956-1975年),主导卫星通信与电子对抗技术研发。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1963-1967年),领导中国电子工业体系建设。1978年逝世。

张经武将军

11.张经武:开国中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1951-1952年),参与和平解放西藏谈判。西藏工委书记(1952-1965年),主持西藏民主改革与平叛工作。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65-1967年),分管民族与宗教事务。1971年逝世。

滕代远将军

12.滕代远:建国后任铁道部部长(1949-1965年),主持修复全国铁路网,建设成渝、兰新等干线。全国政协副主席(1965-1974年),晚年关注交通与国防建设。1974年逝世。

张琴秋同志

13.张琴秋:建国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49-1968年),推动纺织业技术革新,参与“棉纺会战”。全国妇联执委(1949-1968年),倡导妇女劳动权益保护。1968年逝世。

汪锋同志

14.汪锋:建国后历任西北局统战部部长(1949-1954年),处理西北民族与宗教问题。宁夏省委第一书记(1958-1961年),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1998年),推动两岸关系与统一战线工作。1998年逝世。

15.曾传六: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部长(1949-1953年),恢复中南地区商业流通。商业部副部长(1953-1967年),分管物资调配与对外贸易。全国政协常委(1978-1983年),参与经济体制改革调研。1983年逝世。

高自立同志

16.高自立:建国后任江西省副省长(省委常委),主持江西经济恢复与土地改革。1950年病逝。

本文领导成员名录整理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九卷。

补充两人:徐梦秋,1941年叛变,建国后被判刑,1976年病逝于狱中。杨岳彬,1934年投敌,1950年被处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   职务   名录   总部   成员   情况   部长   政委   历任   副部长   红军   同志   中南   局长   全国   校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