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非常害怕中俄走的太近,普京还没开始访华,特朗普就连下三封“战书”直指中国,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美议员提交的议案,即以所谓中国支持俄罗斯战争,对中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制裁,踢出国际金融系统。
7月底,美国参议院递交了一份针对中国的“间接援俄”制裁草案。核心内容非常简单粗暴:一旦法案通过并生效,特朗普政府将在180天内提交一份详细报告,如果这份报告发现中国有“援助俄罗斯”的行为,那么接下来三招齐发:
中资银行将被限制进入美国金融系统;中方企业和个人将被禁止获得美国高端技术产品;相关资产将在美国被直接冻结。
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如果美国觉得你“有问题”,那你的钱,我们就敢动;你的市场准入,我们就能关;你的企业发展,我们就可以掐脖子。
而且,这套组合拳早就用在俄罗斯身上了——冻结资产、金融断链、技术封锁,这一套下来,确实让俄经济吃了不少苦。如今,美国正试图把这套剧本直接复制到中国身上。
但问题在于,中国和俄罗斯能一样吗?这份法案看似气势汹汹,其实漏洞百出,甚至带着某种“虚空造牌”的意味。
别看特朗普“口气大”,但他这一连串操作更像是在演戏,目的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招:“政治造势”,为自己国内问题找替罪羊
近期美国国内局势并不好过,特朗普本人也麻烦不断。
经济层面,美债飙升、财政赤字扩大、通胀高烧不退,特朗普政府被指“数据注水”;
舆论方面,“爱泼斯坦案”阴影挥之不去,特朗普身陷“道德泥潭”;
政治上,需要拿出足够的政绩,稳住不断下滑的支持率,稳住选民。
所以对他来说,拿中国说事,再熟悉不过了。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对华战争”,比起解决国内问题,显然要来得轻松得多——选民喜欢“强硬总统”,而他只要“演得像”就够了。
这一招,打的就是心理战。
第二招:“制造压力”,逼中国在俄乌局势中“选边站”
为什么偏偏在普京即将访问中国,中俄即将“并肩走上天安门”这个时间节点,美国突然大张旗鼓提法案、放狠话?
显然,这是在给中国施压——逼中国“远离俄罗斯”。
从俄乌战场目前的局势来看,乌克兰明显吃紧,前线节节败退。美西方援助放缓,乌克兰已经从“期待反攻”转向了“渴望谈判”。这时候,谁能劝住俄罗斯?显然,美国把目光放在了中国身上。
特朗普政府心知肚明,中俄合作越密切,美欧越难施压。于是用法案、制裁威胁、舆论炮火等手段,试图逼迫中国成为调解人,甚至用中国出面换取俄罗斯撤军。
但问题是,这种“吓唬式外交”,中国早已见怪不怪了。
第三招:“金融碰瓷”,趁机打压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
美国之所以敢拿“中资银行出局”来说事,本质上还是看准了一个点——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
SWIFT系统、美元清算渠道、技术出口许可,这些看起来“规则中立”的制度,其实一直被美国当作武器使用。对俄罗斯如此,对伊朗如此,现在也想用来威胁中国。
但这一次,美国可能打错算盘了。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资银行全球布局庞大,一旦金融战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球“去美元化”潮流早已开始,很多国家正在寻找美元体系外的替代品,美国若对中资银行动手,只会加速这个进程;
更现实的是,美国还指望中国在债券市场“买单”呢,真要撕破脸,美债压力恐怕更大。
说白了,这个“金融大棒”不是谁想抡就能抡得动的。
这并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借题发挥拿中国说事,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总是中国?
美国打压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威胁世界”,而是中国真的动摇了美国在全球的单极霸权地位。从制造业到新能源、从基础设施到科技创新,中国的一步步崛起,都在逼近美国的“战略舒适圈”。
所以,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开始,就对中国施压上了瘾:关税战、科技战、金融战……手段变来变去,但核心目标只有一个——拖慢中国发展速度。
在一个分裂的美国,种族矛盾、贫富差距、政治极端化,让这个国家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而这时候,一个“外部威胁”就成了凝聚人心的最简单办法。
中国,被他们塑造成了“制度对手”“贸易对手”“价值观敌人”,成了转移矛盾的“挡箭牌”。
所以哪怕没有新理由,美国政客也能“凭空制造敌意”,就像这次法案一样——没有证据也能立案,没有援助也能制裁,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一次的“涉华法案”,看似又是一场风暴,但本质上是美国“虚张声势”的惯性操作。中国要不要怕?完全没必要。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几点:
我们必须加快对外依赖的“降温”进程,特别是在美元、SWIFT、关键技术上加快国产替代。
外交层面,继续坚持公开、透明、合法的原则,用事实回击污蔑,反击要有节奏,也要讲究时机。
最重要的是,别被带节奏,不为挑衅所动,也不怕真正的较量。
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一个霸权国家可以随意定义游戏规则的时代。美国越是急于封锁,越是显得慌张;越是频繁出招,越说明它的底气在消耗。
就当下的中美态势,美国不敢将对俄罗斯的那套金融制裁套到中国身上,中国不是俄罗斯毫无还手之力,除非特朗普想要重启比4月份更大规模的关税战。虽然这可能只是逼迫恐吓中国的筹码,但我们不能高估美国的底线,加快去美元化,减少对美贸易依赖,这才是今后的重点。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