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寿命缩至15个月,火锅业连锁化提速,小众品类逆势增长

现在餐饮行业早就不是随便开家店就能赚钱的年代了,2025年刚过八个月,全国餐饮收入3.6万亿元,看着不少,但增速比去年少了3个百分点,6月和7月更是慢得可怜,增速才刚过1%。

一边是消费端越来越谨慎,超半数人要么减少餐饮开支,要么保持不变,另一边是1603万家餐饮企业挤在同一个赛道里,竞争激烈到白热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火锅这个国民品类也没能独善其身。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6175亿元,虽然还在增长,但门店总数已经开始减少,客单价也在悄悄下滑。

更让人揪心的是,现在餐饮店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2015年还能平均活2.1年,到2024年就只剩16.9个月,2025年怕是要缩到15个月。

现在开一家火锅店,就跟闯通关游戏似的,稍有不慎就会提前出局。

细分品类逆势崛起,小众火锅跑赢大盘

如此看来,火锅赛道的存量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并非所有品牌都在挣扎。

数据显示,2025年2月,川渝火锅、北派火锅这些传统品类门店数都在下降,小火锅和云贵火锅却逆势而上,门店数分别涨了6个点和18个多点。

一开始我以为小火锅只是满足单人食需求,后来发现它的优势远不止这些。

小火锅客单价不高,场景还特别灵活,不管是上班族的午餐,还是一个人的晚餐,都能适配。

呷哺呷哺就是靠着这个路子,把小火锅开进了写字楼和商场,生意一直很稳。

而云贵火锅的崛起,靠的则是差异化的地域特色,酸汤锅底的独特风味,让吃惯了麻辣火锅的消费者眼前一亮。

这些小众品类的成功不是偶然,现在消费者吃饭,早就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追求新鲜体验。

小火锅解决了“一人食尴尬”的痛点,云贵火锅满足了“尝鲜”的需求,刚好踩中了当下的消费趋势。

更重要的是,这些品类避开了与头部品牌的正面博弈,在细分赛道里站稳了脚跟。

四大趋势领航,火锅品牌的破局密钥

很显然,存量时代的火锅竞争,不再是单纯的规模比拼,而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红餐网联合创始人樊宁提到的“求新、求鲜、追求性价比、重视体验”四大趋势,正是火锅品牌的破局关键。

求新方面,品牌得在食材和口味上多下功夫。

本来想传统麻辣锅底已经够经典了,但后来发现消费者早就吃腻了。

现在不少品牌开始挖掘地域特色食材,比如云南的野生菌、贵州的蕨根粉,还开发出无花果鸡汤、菌香竹荪这类特色锅底,新鲜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产品迭代速度也得跟上,季度更新已经不够,月度上新才能留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求鲜则是基础操作,却也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点。

食材新鲜是火锅的灵魂,现在很多品牌都搞起了现屠鲜切、明厨明档,让消费者亲眼看到食材的处理过程。

小龙坎的鲜切牛肉明档区,怂火锅的每日鲜运食材宣传,都是在传递“鲜”的信号。

这种可视化的操作,比单纯说“我们食材新鲜”管用多了。

性价比和体验的平衡,考验着品牌的运营能力,性价比不是低价竞争,而是让消费者觉得“花得值”。

不少品牌通过集中采购、产地直供降低成本,同时优化服务流程,缩短等位时间,升级自助调料台。

如此看来,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同等价格下的价值提升。

重视体验则是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现在年轻人吃饭,特别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地摊火锅的松弛感,露营风火锅的原生感,都是在打造独特的体验场景。

这些场景让消费者在吃火锅的同时,还能获得社交话题和情感共鸣,毫无疑问,这会大大提升品牌的复购率。

连锁化的加速,让火锅赛道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头部品牌靠着供应链、品牌力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品牌如果没有差异化优势,很难生存。

但换个角度看,存量竞争也在倒逼行业升级,那些注重产品、服务和体验的品牌,终究会脱颖而出。

餐饮行业的存量时代,对火锅品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市场不再野蛮生长,而是进入了精细化运营的阶段。

不管是细分品类的突围,还是四大趋势的践行,核心都是围绕消费者需求展开。

未来,只有真正读懂消费者,持续创新,才能在存量博弈中活下去,还能活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美食   小众   品类   寿命   火锅   品牌   消费者   存量   赛道   趋势   需求   性价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