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意外!AMD卖10%股份给OpenAI,英伟达1000亿押注AI

周三黄仁勋接受CNBC采访时,一提到AMD和OpenAI那笔交易就直言“没想到”。

他说AMD居然在公司还没完全站稳的时候,就把10%股份卖给OpenAI,这操作在AI芯片圈里确实够特别。

不过吐槽归吐槽,黄仁勋最后也补了句“这很聪明”,这话里的门道其实挺多。

先说说这笔交易到底是怎么回事。

OpenAI和AMD周一签了协议,OpenAI承诺未来几年要从AMD买价值6千兆瓦的芯片,里面还包括AMD马上要出的MI450系列。

作为交换,OpenAI能拿到AMD最多1.6亿股的认股权证,行权条件要看芯片实际部署量和AMD股价。

要是OpenAI把这些认股权证全用了,差不多能拿到AMD10%的股份消息一出来,市场反应特别直接。

AMD股价周三一天就涨了不少,这周累计涨得更多;黄仁勋说完那番话后,英伟达股价也涨了2%。

AMD股价涨成这样不意外,能绑定OpenAI这种AI巨头,相当于拿到了长期稳定的订单,投资者肯定看好;但英伟达股价还能稳涨,也能看出它在行业里的底子多厚,就算有AMD这么个对手冒出来,基本盘也没乱。

AMD和OpenAI的“股份换芯片”,聪明在哪?

黄仁勋说“惊讶”,是因为按行业常规,芯片厂商很少在还没完全壮大的时候就出让这么多股份;但说“聪明”,其实是看透了这笔交易的双赢逻辑。

本来想这交易是不是AMD太冒险,后来发现OpenAI现在营收涨得特别快,对芯片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它需要稳定的供应商,不想被单一厂商卡脖子;而AMD一直在追英伟达,缺的就是OpenAI这种能帮它打开市场的大客户。

用股份换长期订单,相当于把双方绑在一起,AMD能借OpenAI的名气和需求站稳脚跟,OpenAI也能拿到稳定的芯片,比单纯的买卖关系牢固多了。

聊完AMD的操作,再看英伟达这边,黄仁勋可不是光看热闹,自己也在AI圈砸了大价钱。

英伟达上个月说,计划未来十年给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OpenAI则要建一个用英伟达系统的、需要10千兆瓦电力的数据中心,这规模差不多要用到400万到500万个GPU

黄仁勋说这笔投资和AMD那笔不一样,因为这样英伟达能直接给ChatGPT的开发者卖产品,相当于把核心客户抓得更紧。

他还坦言,OpenAI现在还没凑够钱,得靠收入、股权或者债务来筹,但英伟达愿意等,甚至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在早期追加投资”。

这话其实挺实在的,谁能想到AI发展这么快,早期投的钱现在看肯定赚翻了,不过现在投1000亿也不晚,毕竟OpenAI的需求摆在那,这笔投资早晚会变现。

英伟达投xAI、CoreWeave,为啥专盯马斯克这些玩家?

除了OpenAI,英伟达还参和了xAI的最新一轮融资。

xAI是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这次想筹大概200亿美元,英伟达打算投20亿。

黄仁勋说他对这个机会“非常兴奋”,还开玩笑说想给马斯克更多钱,甚至直言“几乎所有埃隆参与的事情,你都想参与其中”。

不光是xAI,英伟达还投了AI数据中心运营商CoreWeave,黄仁勋说这是近期“非常出色的投资”之一。

英伟达这投资眼光挺准的。

马斯克做xAI,不管最后成不成,热度和技术储备都在,投进去能蹭到他的生态;CoreWeave是做AI数据中心的,刚好能消化英伟达的芯片,相当于自己建了个“芯片使用场景”,不用光等着别人来买,比单纯卖硬件靠谱多了。

聊完现在的投资,黄仁勋还提了个老话题,英特尔,说“英特尔33年来一直想消灭我们”。

这话听着挺夸张,其实是有来头的。

早年间,英特尔是计算机行业的老大,不管是消费级还是专业级市场都占主导,而英伟达那时候还小。

英特尔曾经和英伟达合作生产CPU芯片组,后来改成自己设计,还因为专利许可的事闹过纠纷,最后是英伟达赢了。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黄仁勋说英伟达和英特尔最近达成了新合作,还夸英特尔CEO陈立武推动了这事。

他说这次合作是双赢,英伟达能借英特尔进入庞大的消费市场,英特尔也能靠英伟达进入主流数据中心市场,设计x86CPU。

很显然,以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现在AI时代讲究协同,大家都明白,合作比对抗更划算,毕竟市场这么大,一个人吃不下。

现在AI圈不光是抢客户、砸投资,还有个大问题摆在面前,电不够用。

黄仁勋说,今年尤其是过去六个月,计算需求涨得特别快,AI推理模型要用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多,需求也跟着呈指数级增长,相当于“两个指数级增长撞在一起了”。

他还说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GPU需求特别高,直言“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建设的开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端”。

但需求上来了,电力就成了瓶颈。

10千兆瓦的电力,差不多相当于800万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或者纽约市2024年夏季的峰值用电需求。

黄仁勋说,中国在能源建设上比美国快多了,美国得赶紧在电网之外建新的发电设施,比如用天然气,以后可能还要用核电,不然跟不上AI的需求。

搞不清以前怎么没觉得电是问题,现在才发现AI数据中心这么耗电,要是能源跟不上,再厉害的芯片也转不起来,这可能比抢市场还关键。

黄仁勋还说,数据中心自己发电可能比等着并网快,而且能避免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电价,甚至建议“几乎所有可能的能源生产方式都该投资”。

这话挺实在的,AI要发展,能源得先跟上,不然再大的野心也落不了地。

总的来说,现在AI芯片圈热闹得很。

AMD靠“股份换芯片”的玩法打破了英伟达的垄断格局,英伟达靠大笔投资巩固自己的生态,连和英特尔的33年恩怨都变成了合作。

但热闹背后,需求暴增带来的能源缺口是个绕不开的坎。

未来谁能在这个行业里赢,不光要看芯片技术多厉害,能不能搞定电力问题也很关键。

毕竟这场新的工业革命,没能源可转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英伟   意外   股份   押注   英特尔   芯片   需求   数据中心   股价   能源   市场   这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