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头发一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染一染,遮一遮。但“染发致癌”这个说法,也不知道吓退了多少人。
有人说没事,有人说风险大,到底该信谁?哈佛大学追踪了12万人,足足研究了36年,答案终于出来了。
到底真相如何?染不染,这次心里可要有数了!
染发剂价格差异巨大,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很多人认为贵的染发剂更安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贵便宜的染发剂,核心成分其实差不多。它们都含有双氧水用来分解黑色素,也都有苯丙胺帮助染料渗透进头发皮质层。
那贵的凭啥贵呢?
高价染发剂常打"纯植物"牌,听着很天然健康。但别被忽悠了,植物成分照样能引起过敏,有时甚至比化学成分更容易让人过敏。
有的品牌号称"无氨配方",用乙醇胺、氨甲基丙醇代替氨,听着高大上,实际上高浓度使用照样伤头发。
贵的染发剂可能在使用感上胜出一筹:气味更好闻,质地更顺滑,使用后头发手感更好。但安全性方面的差别,绝对没有价格差那么大。
市面上很火的"一洗黑"洗发水要格外小心。它们本质上还是染发剂,而且多数没有正规批号。
长期使用这类产品,健康风险非常大。便宜没好货,这话在"一洗黑"产品上特别适用。
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在1976年启动了一项规模庞大的研究,旨在揭示染发与癌症的关系。
这项研究选择了12万名美国女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0到55岁之间。
为什么选护士?因为护士有医学背景,填问卷更专业准确。
研究者每两年向这些护士发放一次问卷,询问她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染发情况。
这些护士真不容易,坚持了整整36年的随访。超过90%的参与者一直跟进到最后,最终有117,200名护士的数据被纳入分析。
这种高完成率在科学研究中极为罕见,也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在漫长的36年里,研究人员记录下了所有参与者中出现的癌症病例:
20,805例实体恶性肿瘤、1,807例血液肿瘤、22,560例基底细胞上皮瘤、2,79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以及4,860例癌症死亡。
这些数据为分析染发与癌症的关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项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这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顶级期刊之一。
基于那12万护士的数据,研究人员终于可以告诉我们:染发与某些癌症风险确实有关。但别慌,具体数据是这样的:
染发会让基底细胞癌风险增加5-6%,尤其是浅色头发的女性风险更高。
听着吓人,但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中最常见也最容易治愈的一种,很少转移,治愈率接近100%。
乳腺癌风险会增加2-9%,并且每染发50次,风险增加1-2%。卵巢癌风险增加9-21%,与使用剂量也呈正相关。
最惊人的数据是霍奇金淋巴瘤,深色头发女性的风险增加了289%!这个数字确实让人震惊。
不过研究也发现了意外收获:染发反而会让脑癌风险降低28%,肺癌风险降低6%。
这是不是意味着染发还能预防这些癌症?别高兴太早,这可能只是统计关联,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男性朋友也别松懈。美国癌症协会追踪了28,795名50-69岁男性吸烟者长达28年,发现使用氧化型永久染发剂的男性前列腺癌风险增加了77%。
有意思的是,研究没发现染发与脑肿瘤、结直肠癌、肾癌等其他常见癌症有明显关系。‘
这也说明染发剂的致癌性是有特异性的,不是对所有癌症都有影响。
染发剂里到底哪些成分可能导致癌症?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几个嫌疑犯。
头号嫌疑人是苯二胺(也叫对苯二胺/PPDA),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3类致癌物。
染发时,苯二胺能通过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长期在体内蓄积后可能增加白血病、膀胱癌、乳腺癌的风险。
要特别注意的是,黑色染发剂中苯二胺含量最高,尤其加热使用时危险性更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染完黑发后会感到头皮发麻、刺痛。
染发剂中的非那西汀也很危险,它作为安定剂被添加到染发剂中,长期接触可能损害肾脏。
一些劣质染发剂还可能含有重金属,长期使用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说到致癌物分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染发剂职业暴露"列为2A类致癌物,主要针对美发从业者;
而染发剂本身被列为3类致癌物,与茶、咖啡、糖精同级。这说明普通消费者的风险相对较低,而美发从业者风险更高,需要做好职业防护。
了解了染发的风险,还想美美地染发怎么办?放心,科学家们也给出了安全染发的建议。
控制染发频次很关键。一年最好不要超过2次全头染发,补色时只染发根,避免全头重染。
染后护理也很重要:避免强光暴晒,不用太热的水洗头,正确吹干头发。
选择染发产品时,一定要认准"国妆特字"标识,这是国家认可的合格产品标志。
仔细看成分表,尽量避开非那西汀等风险成分。不同品牌的染发剂别混着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染发前的准备工作不能省。染发前48-72小时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做个小测试,看看有没有过敏反应。
有些人群最好别染发:孕期、哺乳期女性,头面部有伤口的人,免疫力低下者,刚生过大病的人,年老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好的人,过敏体质者,以及有癌症病史的人。
哈佛这项跟踪了36年的大规模研究告诉我们,染发确实会增加某些癌症风险,但整体风险并不算高,尤其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
只要选择正规产品,控制染发频次,做好防护措施,享受美丽的同时也能保护健康。
特殊人群还是要谨慎,美丽固然重要,但健康永远第一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可靠信息来源: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哈佛研究报告、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数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分类标准、国家药监局染发剂安全指南、中国疾控中心健康科普资料。
[1] 《长期用染发剂的人都怎么样了?一项随访36年12万人研究得出结论》. 生命时报 2020年10月11日
[2] 《几十块和几百块的染发剂,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命时报 2023年03月22日
[3] 《染发剂致癌吗?几十块和几百块的染发剂,究竟有什么区别?》. 科普中国 2023年02月05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