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3日,WTT中国大满贯女单1/8决赛爆出大冷门——国乒名将石洵瑶以0-3完败韩国华裔选手朱芊曦,无缘八强。这场失利直接导致女单四分之三区彻底失去国乒选手身影,韩国的朱芊曦与另一位击败蒯曼的申裕斌顺利会师,国乒提前无缘包揽女单四强。要知道,石洵瑶可是世青赛女单冠军,目前世界排名第12,正处在冲击主力层的关键阶段,为何会在主场被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国乒17人报名参赛仅4人进八强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梯队隐患?
石洵瑶与朱芊曦的比赛,从一开始就透着被动。首局石洵瑶还没找到节奏,朱芊曦就靠着极快的摆速和精准的落点控制抢占先机,比分从2-0一路拉开到8-2。石洵瑶试图通过加力进攻打破僵局,可回球要么出界要么被朱芊曦轻松防回,最终11-3,朱芊曦轻松拿下首局。这一局里,石洵瑶的进攻失误多达5次,面对朱芊曦的快节奏,她的衔接明显跟不上,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局石洵瑶调整战术,尝试放慢节奏打相持,开局确实咬住了比分,3-3、5-5交替上升。可每当比分胶着,朱芊曦总能用突然的变线打破平衡——一次正手快带直线得分,一次反手拧拉斜线得分,很快将比分拉开到9-6。石洵瑶拼尽全力追了1分,朱芊曦却没给她更多机会,一记角度刁钻的发球直接得分,11-6再下一城。这一局,石洵瑶虽然减少了失误,却始终没能找到破解朱芊曦快节奏的办法,只能跟着对手的节奏走。
第三局成了石洵瑶的“挣扎局”。她加强了正手进攻的力度,一度将比分追至7-8,可关键分处理上还是暴露了经验不足的问题。朱芊曦抓住石洵瑶急于追分的心态,故意放慢发球节奏,随后衔接反手快撕,直接打穿石洵瑶的防线,9-7领先。眼看局势不妙,石洵瑶叫了暂停调整,可回来后依旧没能突破对手的压制,朱芊曦连得2分,11-9锁定胜局,整场比赛石洵瑶几乎没打出过一次像样的连续进攻。
同一时段的另一场比赛,国乒小将陈熠也没能顶住压力,0-3输给了代表中国澳门参赛的世界冠军朱雨玲。首局陈熠还能靠着年轻的冲劲与对手周旋,可朱雨玲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腻的台内控球,很快以11-4拿下。第二局成了关键,陈熠一度以8-6领先,眼看要扳回一局,朱雨玲却突然改变节奏,用短球控制陈熠的进攻距离,再抓住回球失误突击,连得5分反超,11-9拿下这局——赛后朱雨玲也坦言,这局胜利是整场比赛的关键。第三局陈熠心态明显受影响,失误增多,朱雨玲乘胜追击,11-7轻松获胜,首次闯进中国大满贯女单四强。
相比之下,国乒主力的表现则稳定得多。王曼昱对阵日本主力早田希娜,全程掌控节奏,11-6、11-4、11-5直落三局,每一局都没给对手太多机会,展现出“外战稳如狗”的特质;王艺迪则实现了突破,面对此前难啃的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她打得坚定又从容,11-8、11-3、12-10零封对手,成为近期国乒首个能以3-0完胜桥本的选手。可主力的稳定,恰恰反衬出爆冷的刺眼——石洵瑶、蒯曼等冲击层选手接连在外战中失利,让国乒的“人才厚度”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这次女单赛场,国乒足足报名17人,最终却只有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4人晋级八强,13人惨遭淘汰,且没有任何新人冒尖。反观对手,韩国靠着朱芊曦、申裕斌两位选手(其中朱芊曦还是华裔)就拿下两个八强席位,还成功在一个分区形成“包夹”;代表中国澳门的朱雨玲虽不算对手,却也从国乒小将手中抢走一个四强名额。这不禁让人疑问:国乒看似庞大的参赛阵容,为何一到外战就只剩主力撑场面?
石洵瑶的失利并非个例,此前蒯曼输给申裕斌,同样是在关键分上顶不住压力。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在国内比赛中能与主力周旋,可一遇到风格迥异的外战对手,就容易暴露节奏适应慢、心态不稳的问题。而朱雨玲的成功则证明,经验和战术调整能力,往往比单纯的冲击力更重要——可国乒目前的梯队里,这样能在“非主力”位置上持续发光的选手,实在太少。
如今女单四强已经确定两个席位归属韩国和中国澳门,剩下的两个名额将在孙颖莎、王艺迪、陈幸同和朱雨玲之间产生。国乒虽仍有机会冲击冠军,却已失去包揽四强的绝对掌控力。这场大冷门或许该给国乒提个醒:17人报名的“厚度”若换不来外战的“硬度”,再多的参赛名额,也难掩新生代成长缓慢的隐患。
你觉得国乒新生代要怎样才能打破“外战软脚虾”的标签,真正扛起冲击主力的大旗?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