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凉,不少慢性肾病患者在这个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负担加重。医生常提醒,气温变化本身就是对肾脏功能的一种挑战,因为冷空气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肾脏本就脆弱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尤其是晚上,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往往是放松的,但也最容易忽略细节,导致肾脏再次受伤。
首先要说的是饮食问题。
慢性肾病患者晚上吃东西,本来就需要特别注意。
殊不知,有些食物看似普通,却可能成为压垮肾功能的隐患。
高盐食物就是典型代表。
肾脏是代谢钠离子的主要器官,如果晚上吃得过咸,会导致体液潴留,第二天起床就容易出现浮肿、血压升高。
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如果每天钠盐摄入超过6克,肾功能下降速度会明显加快。
而很多人习惯晚上来点咸菜、卤味,殊不知这正是最该避免的。
再者是高蛋白食物。
很多人觉得多吃蛋白质能补身体,但对慢性肾病患者而言,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代谢的压力。
晚上如果吃大量肉类、豆制品,短期看似没什么问题,但长期下来会让肌酐升高,加速肾功能恶化。
医生提醒,肾病人群应以优质蛋白为主,控制总量,每公斤体重每天大约0.6-0.8克就够了。
尤其是晚上,更不宜暴饮暴食高蛋白。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就是甜食。
糖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影响代谢,还可能让体重增加,间接加重肾脏负担。
晚上吃甜点、喝奶茶,对普通人可能只是长胖,但对肾病患者来说,很可能成为引发血糖波动和血脂异常的导火索。
很多研究都表明,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控制糖分比很多人想的更重要。
当然,酒精更是禁忌。
不少人习惯晚上小酌一杯,认为能活血助眠。
但对肾病人来说,酒精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损伤肾小球,导致尿蛋白增加。
尤其是长期饮酒,慢性肾病的进展速度比不饮酒者快两倍以上。
所以医生会反复强调:晚上千万别再想着喝酒助眠,反而是在损伤身体。
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也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熬夜是大忌。
夜间是肾脏自我修复和代谢废物的重要时间段,如果长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与蛋白尿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
换句话说,想护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点睡。
其次,很多人晚上喜欢大量喝水,觉得这样能冲刷尿液。
其实这是误区。
肾功能不全的人,夜间饮水过多反而会导致水分潴留,出现心慌、气喘甚至夜间憋醒。
医生建议,睡前半小时少量饮水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
还有人喜欢晚上剧烈运动,认为白天没空,晚上补上就好。
但殊不知,剧烈运动会增加代谢产物,产生大量乳酸和尿素氮,肾脏要额外工作去排泄,反而增加了负担。
对肾病患者来说,晚上适度散步、轻微拉伸即可,避免高强度活动。
另外,随意用药也是一个大问题。
晚上很多人感觉腰酸背痛,就随手吃止痛药,殊不知不少止痛药对肾脏有毒性,长期使用会直接诱发药物性肾损伤。
尤其是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药物,医生一再强调要慎用。
对肾病人来说,随意吃药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笔者看来,慢性肾病患者最需要做到的,其实是建立起稳定的生活模式。
晚上避免高盐、高蛋白、高糖和酒精,同时不熬夜、不乱喝水、不剧烈运动、不乱吃药,看似简单,却能大大减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国内外的随访数据都显示,规律生活习惯的肾病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往往比不注意的人推迟好几年,甚至十几年。
总的来说,天气变凉的时候,身体本来就容易受寒,血管收缩让肾脏更脆弱。
这个时候更要注意晚上生活的细节。
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但在医生看来,真正决定肾病走向的往往就是这些细节。
在笔者看来,护肾并不是一味依赖药物,更多是靠日常自律。
有人会觉得太麻烦,但想一想,如果能靠一些简单的习惯延缓透析的到来,甚至避免严重并发症,何乐而不为呢?
你说,是不是比什么都值得?
[1]尚瑞华,李谦,郭明好,等.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25.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