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李鹏总理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记录描述自己人生经历的书《李鹏回忆录(1928-1983)》,书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他在那个时期的人生经历,这本书里面配了有130多张照片,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第一次公开发布的。
在那里面,他和两个儿子的合照是最吸引人的,这张照片是1965年,李鹏在东北工作之余回到北京,他和两个儿子一起拍的,可以看到照片里的李鹏总理年轻帅气,很有精神,两个孩子也非常的聪明可爱。
李鹏总理出生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与革命精神的家庭,1928年10月20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革命的火种在中华大地悄然蔓延,他的父亲李硕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
父亲在李鹏年幼时不幸为革命而牺牲牺牲,让年幼的李鹏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但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母亲赵君陶,这位坚强的女性,在丈夫牺牲后,独自承担起抚养子女的重任。
赵君陶带着年幼的李鹏和腹中未出世的女儿,一路艰辛回到上海,在那艰难的日子里,赵君陶咬牙坚持,生下了女儿李琼。
可当时局势动荡,敌人四处追捕革命者,为了安全,1932年秋天,赵君陶只能带着这一对年幼的儿女,回到四川老家,
回到四川后,赵君陶靠着教书来维持生活,同时悄悄为党做地下工作,她一边要照顾好李鹏和李琼的生活,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一边还想着怎么把革命的道理和精神传递给李鹏。
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可赵君陶对李鹏的教育一点也不含糊,只要有机会,就给他讲革命的故事,教他要有正义感,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李鹏慢慢长大了,1939年下半年到1940年上半年,李鹏在重庆育才学校社会科学组读书,在学校里,他接触到好多进步的思想和革命理论,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投身革命的想法。
1941年3月,才13岁的李鹏,下定决心要去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延安可是革命的大熔炉,能在那儿学习和锻炼,对李鹏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到了延安后,李鹏一边学科学文化知识,在延安的那段时间,李鹏还参加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讲过去的故事。
后来李鹏总理在书中澄清了一个谣传,就是他并不是周总理的养子,因为周总理夫妇两个人都是非常的善良。
他们对所有的烈士的子女都非常的关爱,这并不是对某一个人特殊的照顾,书里面说到:我们都称他们周伯伯、邓妈妈。可以看出周总理夫妻的善良。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他有一次遇到了毛主席,他们一起聊天,知道他在看三国演义之后还询问他的感悟,毛主席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对他大加赞扬。
他还去周总理家做过客,因为忘记把看过的书放回原来的地方,被周总理批评,他虚心接受,并且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
慢慢地,他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心里也有了为革命胜利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延安的生活条件艰苦,可李鹏从不喊累。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强,还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这也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党组织一声令下,李鹏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奔赴前线,他先是在晋察冀电业公司当技术员,后来又到哈尔滨油脂厂,担任协理和党支部书记。
1948年9月,党组织安排李鹏去苏联留学,他到了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在苏联的日子并不好过,语言不通,文化也不一样,学习压力特别大。
但李鹏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每天刻苦钻研,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55年,李鹏学成回国,当时国内正大规模搞经济建设,特别缺专业人才,李鹏没有贪恋大城市的好条件,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工作。
他先后担任丰满发电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后来又成了阜新发电厂厂长,在丰满发电厂工作的时候,李鹏经常跑到生产一线,和工人、技术人员打成一片。
他把在苏联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了好多技术难题,让发电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管理水平也上去了,厂里的领导和职工都对他赞不绝口。
他的爱情故事也是非常的浪漫,1957年元旦之夜,吉林市举行了一场联欢会,李鹏在舞会上第一次见到了朱琳。
多年后,李鹏回忆起朱琳出场的那一刻,依然历历在目:“第二排走出来一个姑娘,大概20多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朱琳从容不迫地站到台前,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准确的意译和优美的发音,让李鹏不禁眼前一亮。
自元旦夜的邂逅后,李鹏的心中便种下了朱琳的影子,他常常回想与朱琳共舞时的场景,期待着下一次相遇。
为了更多地了解朱琳,李鹏通过一位熟识的苏联专家,打听到了朱琳已从厂部专家翻译室调到专家招待所的消息。
1957年三八节前夕,这位苏联专家要回吉林,李鹏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精心准备了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托专家带给朱琳。
那封信虽简短,仅写着“祝你三八节快乐”,却饱含深情,随信的两件礼物也意义非凡,一件是上海出品的幸福牌钢笔,在当时算是比较高档的书写工具。
另一件是李鹏在苏联时,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给他的纪念章,这份独特的礼物,承载着李鹏的心意,跨越距离送到朱琳手中。
两三周后,苏联专家从吉林回到丰满,李鹏迫不及待地询问朱琳收到礼物的情况,专家告知他,虽然朱琳没有直接答复,但收下礼物这一行为,就已经表明了她的心意。
李鹏得知后,心中满是欢喜,他感受到朱琳对自己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在苏联专家的鼓励下,李鹏决定主动出击,去看望朱琳。
一天傍晚,李鹏乘坐吉普车前往吉林市江北专家招待所,两人面对面坐下,开始深入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李鹏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家庭背景,朱琳也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点滴,这次交流,让他们对彼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两颗心也靠得更近了。
两个小时的时光转瞬即逝,李鹏不得不与朱琳告别,临走时,朱琳说:“我以后有机会,到丰满你那里去看看。”这句话让李鹏满心期待,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彼此都萌发出了爱慕之情。
不久之后,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中央派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朱琳跟随代表团来到丰满。
而薄一波亲自点名李鹏陪同参观,参观结束后,朱琳来到李鹏住的招待所,这一次,他们的交流更加深入,朱琳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童年趣事、成长经历,李鹏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包括父亲李硕勋为革命牺牲的事迹,以及母亲赵君陶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过往,这次谈话后,他们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爱情的种子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
958 年 7 月 10 日,李鹏和朱琳在北京领了结婚证,办了场简朴婚礼,从此开启了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
婚后李鹏常出差,两人靠写信维系感情,字里行间满是牵挂。1959 年初,朱琳怀孕在公交车上出了意外,羊水破裂,情况十分危急,多亏送医及时,朱琳才转危为安,顺利生下大儿子李小鹏。
当时他们在丰满的生活条件挺艰苦,住房简陋,没地做饭,也没浴室,但夫妻俩齐心协力,日子虽难却很温暖。后来,女儿李小琳和小儿子李小勇也相继出生,一家五口很是幸福。
李鹏对子女要求严格,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前,还跟孩子们约法三章,让他们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李鹏和朱琳携手走过许多岁月,共同经历风雨,始终相互陪伴,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大家心中的永远的佳话。
2003年3月,李鹏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依然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他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喜欢读书,写作,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2019年7月22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是一位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好总理,他的事迹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文摘报:李鹏与周恩来夫妇的交往 2014-07-12
新华网:李鹏新书:有人传我是周总理养子 这不正确 2014-06-30
人民网:邓颖超的最后人生:临终前叫"李鹏" 2013-01-14
齐鲁晚报——对子女约法三章,不能替人传信 2019年07月24日
中国青年报——《李鹏回忆录(1928~1983)》没有写作班子 2014年07月01日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