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在全球半导体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安世(Nexperia)的最新决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2025年10月23日,安世中国宣布恢复供货,但有个大变化:所有订单只能用人民币结算。
从荷兰政府的干预到中国子公司独立运作,这一事件凸显了全球供应链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个变化将会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宣布将对安世公司进行治理接管,这一决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
荷兰政府表示,此举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主要是担忧安世的关键半导体技术可能流向非欧盟国家,尤其是中国,这可能对欧洲的技术主权构成威胁。
安世公司自2018年被中国投资者收购以来,尽管保持着欧洲本土化运营,但荷兰政府对中资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控制始终存有隐忧。

荷兰政府通过《货品可得性法案》直接介入安世的管理,将中国投资方控制的董事席位冻结,迫使安世在治理层面做出调整。
这一行为意味着荷兰政府不仅是简单的监管,而是通过法律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控制结构。
安世的中国子公司在管理权限上开始出现明显的断层,荷兰总部的命令难以传递到中国区,而中国子公司则因其地域特性和市场需求,开始独立运作。

事实上,这一干预行动代表的是欧洲在面对国际竞争加剧时的技术保守主义倾向。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半导体技术的控制与生产已经成为国际博弈的重要筹码。
荷兰政府此举被视为,对中资企业在欧洲高科技产业渗透的防范,但这一措施的后果却让人始料未及。
安世的供应链开始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最终导致了中国子公司自主恢复供货的局面。

随着荷兰政府对安世的干预,安世中国子公司在短短几周内出现了明显的“自我割裂”现象。
安世中国的管理层发现,荷兰总部不仅无法及时提供有效支持,甚至连基本的指令与更新也未能到达。
中国市场的需求依旧强烈,尤其是在国内汽车行业对于安世芯片的需求持续上升,而总部的支持则逐渐陷入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安世中国子公司决定采取自我恢复供货的措施。
这一恢复供货的决定不仅仅是在供应链操作层面的变化,更是金融结算体系的彻底重构。
安世中国宣布,从即日起,所有的订单将只接受人民币结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事实上,这一调整不仅仅意味着货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安世中国通过这一措施主动切断了与荷兰总部的经济联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供应链和财务结算体系。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通常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和结算体系都高度一体化,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外汇政策和税务法规。
安世中国这次的操作,不仅仅是将结算币种从美元或欧元转为人民币,更是在实践中实现了供应链的本地化。
中国子公司在不与荷兰总部协调的情况下,启动了本地采购、生产、销售、回款的全流程操作,直接影响了原有的全球供应链结构。
在财务操作上,安世中国的这一调整影响深远。所有客户的支付方式由之前的美元或欧元结算,转为人民币支付。

对于以往习惯于跨境美元结算的客户,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结算方式,企业和客户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构建适应人民币支付体系的财务流程和审计机制。
由于人民币结算的直接性,安世中国的回款账户也转移至中国境内,所有的资金流转都被纳入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这使得总部无法再实时了解其财务状况或进行有效的审计。

安世中国的这一操作并非是一次简单的企业决策,它还涉及到全球客户的选择与供应链走向的重新调整。
安世在全球的供应链本身就有极高的依赖性,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市场。
许多长期合作的汽车厂商和电子公司原本通过总部进行全球采购和结算,但现在随着人民币结算的强制推行,企业和客户面临着必须在本地和全球之间做出选择的局面。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安世的这一调整意味着中国区开始逐步摆脱总部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独立且高度本地化的运营实体。

原本由总部控制的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财务结算等操作,现如今都由中国区自主决策和执行。
欧洲客户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两难选择,他们可以继续通过总部进行采购,但这将意味着无法获得急需的芯片。
他们也可以选择通过中国区直接采购,但这就必须重新适应人民币结算的流程,包括税务合规、支付结算和供应链管理。
许多欧洲汽车厂商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采购路径,重新设定采购合同,并重新审视与安世的合作协议。

一些客户甚至不得不重新与中国子公司进行谈判,签署新的合同条款,确保能够继续按时获得所需的芯片产品。
这一事件还标志着全球供应链的再造,尤其是在半导体行业。
随着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认识到,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更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干扰,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局面。
跨国公司内部的资源和运营体系,可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重新调整。

安世中国子公司恢复供货、实施人民币结算的事件不仅仅是一次供应链的简单调整,更深刻揭示了跨国企业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国家干预、金融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多重挑战。
荷兰政府的干预虽未能完全阻止中国子公司自主运作,反而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本地化趋势,突显了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金融体系的转型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塑,将是未来全球化经济中不可忽视的趋势。
安世事件的启示或许正是,企业在应对全球挑战时,必须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战略,以应对未来更多不可预见的外部冲击。
参考信源:
《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启动〈货品可得性法〉干预安世半导体公司》 —— 荷兰政府官网,2025年10月12日
《荷兰政府接管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称治理结构存漏洞》 —— 美联社,2025年10月13日
《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恢复向本地供货,结算币种统一为人民币》 —— 路透社,2025年10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