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洗衣机爆红背后的“懒人经济学”

还记得家里只有单筒洗衣机的日子吗?洗内衣要手搓,洗小孩衣服怕交叉污染,洗大件还得等半天。这些麻烦,如今被多筒洗衣机慢慢解决了。

从奥维云网统计的2025H1洗护零售市场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到:洗衣机实现销售额476亿元,同比增长11.5%,销量2103万台,同比增长16.3%,而多筒洗衣机产品线上渗透率也非常猛,从3月的3.2%冲到5月的9.5%,成了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这不是偶然。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洗护”“高效省事”的需求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行业也在找新方向,摆脱过去的老问题。从行业痛点、京东与品牌的合作以及未来的共生逻辑,可以透视到多筒洗衣机爆红的背后那些真相。

一、洗衣机行业的“老麻烦”遇上消费者的“新要求”

洗衣机产品是消费者家庭中必备的洗涤家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洗衣机的百户保有量已经达到98.2台。洗衣机普及率的提高,也形成了庞大的洗衣机市场存量,标志着洗衣机行业进入成熟时期,同时也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如何激活存量市场中消费者的替换购买需求,是整个洗衣机行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质上,这需要企业开发出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先看消费者的“新需求”。现在流行说的“懒人经济”,早不是过去“好逸恶劳”的意思了。大家愿意花钱换便利,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上:陪孩子玩一会儿,给自己留半小时看书,而不是守在洗衣机前分拣衣物、等洗衣完成,这就是“精致懒”的核心。

与此同时,大家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变得更高。

比如,对洗衣的要求也从“洗干净就行”变成了“洗得健康、洗得省事”:内衣要单独洗,避免细菌;孩子的衣服要分开洗,不怕残留;贵重的羊毛衫、真丝裙,不能洗坏。根据美的给出的调研数据,年轻人更重视洗护健康,83%的年轻人每周分类洗涤超3次,其中80%坚持内外衣、袜子分洗。

而且,很多用户是愿意为健康生活买单的。《电器》杂志社联合京东家电家居共同发布的《2025中国家电健康趋势白皮书》显示,2025年已有83%的消费者愿为真实有效的健康技术溢价买单。

然而,传统单筒洗衣机很难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混洗污染”:内衣和外套一起洗,袜子和T恤扔进一个桶,总怕细菌交叉感染。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的调研数据更直接——72%的妇科炎症患者,都有错误的洗涤习惯,其中手洗内衣菌落残留量超标的比例占68%。

这意味着,就算手洗内衣,如果方法不对也有健康隐患,更别说单筒洗衣机的“一锅洗”了。除了污染,单筒洗衣机还有不少麻烦:洗少量衣物嫌浪费,洗多了又要等很久;有的机器运转起来噪音大,半夜洗衣怕吵到邻居;体积大的机型,小户型根本塞不下,只能放在阳台占地方。这些问题,不是靠提升转速、加大容量就能解决的。单筒的结构摆在那儿,硬伤就是硬伤。

这些细分场景,单筒洗衣机做不到,多筒洗衣机却刚好能接住。

它凭借其分筒设计的物理优势,为每个洗涤需求提供了专属的解决方案。比如,主筒可负责清洗大件的床单被罩等日常衣物,而附加的迷你筒则专门用于洗涤内衣、袜子或婴儿衣物,通过物理隔绝从根本上杜绝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多个筒可以同步运行,实现洗涤程序的“并行处理”,比如一边主筒洗着厚重衣物,另一边小筒正在对贴身衣物进行高温除菌洗。这不仅节省了用户分批等待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分类洗、同时洗、健康洗”,精准命中了现代家庭对高效、健康与便捷的复合型需求。

最关键的还是行业的老困境。之前家电行业有个通病:爱比参数。

企业一门心思堆参数,却很少问用户真正需要什么。结果就是,大家陷入价格战,利润越来越薄,产品却没解决用户的实际麻烦。以滚筒洗衣机为例,Gfk中怡康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国滚筒洗衣机销量从1158万台增长到1580万台,单价却从3323元下降到3021元。

直到多筒洗衣机出现,行业才慢慢醒过来:比起比谁的参数更牛,不如抓准用户的“健康需求”“场景需求”——毕竟用户买洗衣机,是为了解决生活麻烦,不是买一堆冰冷的数字。

行业困在老路子里,消费者的新需求又没处落地,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搭座桥。京东,就成为这座桥的搭建者。它没只做“卖货的”,而是拉着品牌一起,从产品设计到销售服务,把用户的痛点一个个变成了爆款的亮点。

二、京东牵线品牌:从用户需求出发,把“痛点”变成“爆款”

京东没走家电销售的老路子——不是把机器摆上货架就等着卖,而是拉着海尔、小天鹅、卡萨帝这些品牌,从产品设计到售后,全链路找解法。核心就一个:用户要什么,就去做什么。

首先就是用大数据+ C2M反向定制,让产品“贴紧”用户。京东有海量的用户数据,能清楚看到大家的顾虑。这些需求京东没藏着,而是直接传给品牌,用C2M反向定制让产品从设计阶段就跟着用户需求走。

比如,针对用户“额外接水电”的痛点,让品牌做“一体水电”设计,不用额外打孔布线,直接接原来的接口就行。针对价格高的用户反馈,就和品牌一起控制成本,让多筒洗衣机的价格覆盖更多人群,从几千到上万都有,不管是租房党还是上班族,都能选到合适的。

这样做出来的产品,自然受欢迎。看京东上的用户评价就知道:海尔的用户说:“三桶设计,衣物分区洗,杜绝细菌交叉感染,大桶洗大件,小桶洗内衣袜子、超贴心”。小天鹅的用户反馈:“智能减震很给力,洗衣服很安静没噪音”“除菌净螨少残留的功能又升级了,宝宝衣服也能机洗”。卡萨帝的用户则说:“四筒设计太方便了,智控星环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这些真实评价,不是商家的广告,而是用户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这也印证了,从需求出发做产品根本不用靠“猜”,自然能打动人心。

光有定制还不够,京东还搭了完整的产品矩阵,从性价比到高端让用户有更多选择。高端线比如小天鹅小乌梅3.0 洗烘套装,定价万元级,在京东首发28小时就卖了过万套。性价比线比如Leader三筒洗衣机,首发28小时销量直接破万,成了年轻人的“入门款”。还有卡萨帝、松下这些高端品牌,主打四筒、智能控制,满足追求品质的用户。

同时,品牌也跟着搞技术创新:小天鹅的“水魔方”水流,不用加热就能去掉顽渍,省水又保护衣物;Leader的“AI 动平衡”技术,解决了多筒洗衣机噪音大、占地多的问题。这些创新不是炫技,而是刚好戳中用户的痛点——要安静、要护衣、要省事。

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京东平台近期已上市及即将上市多款多筒洗衣机新品:9月8日的98松下三筒洗衣机、9月15日的海尔双烘三筒洗衣机、9月25日的小米三筒洗衣机、9月30日的美的三筒洗衣机,以及松下的阿尔法高奢四桶洗衣机G5。这些产品覆盖不同价格段,从性价比机型到高端旗舰,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

现在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产品再好没人知道也没用。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好产品,京东还做了全链路的营销和服务。营销上,它打造《乘风破浪的总裁》等破圈节目,让品牌总裁和用户直接互动,讲产品背后的设计思路;还拉着品牌高管去工厂直播,让用户“云监工”,看机器是怎么生产的,技术亮点在哪里。

服务上,京东深化了“送装一体”和“以旧换新”:用户买了多筒洗衣机,京东直接派人上门安装,不用自己找师傅;家里的旧单筒洗衣机,还能折价抵钱,算下来能省不少。这就降低了用户的决策门槛——不用怕安装麻烦,不用心疼旧机器浪费,自然愿意尝试新东西。

自今年3月至今,京东已首发超过30款三筒和多筒洗衣机,包括海尔、小米、美的等网红爆款,价格从千元级性价比机型,到万元级的高端多筒洗衣机,累计销售量超20万台。据了解,截至今年底,还将有超过10个行业头部品牌的多筒和三筒洗衣机,选择京东进行全网首发。

把痛点变成爆款,只是京东和品牌合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让多筒洗衣机从“昙花一现”的网红产品,变成“长期热销”的品类,推动整个行业往前走——这就要看双方的共生逻辑了。

三、不止卖爆:京东与品牌的共生逻辑,推动行业走得更远

家电行业里,单款产品卖爆不稀奇,难的是让整个品类活起来、火下去。京东和品牌的合作,没停留在“卖货赚钱”的层面,而是一起把多筒洗衣机的“小市场”做成“大蛋糕”——不是你多我少的零和博弈,而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都能分到甜头。

首先是产研协同,破解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早期多筒洗衣机有两个坎:一是尺寸太大,小户型的橱柜装不下,只能放阳台,占地方;二是价格太高,动辄上万,年轻人买不起,只能望而却步。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多筒洗衣机永远只能是“高端玩具”,成不了大众产品。京东看到了这个问题,拉着品牌一起优化:针对尺寸问题,把机器高度改成 850mm 的标准款,刚好能嵌进大多数家庭的橱柜,不用额外改造;针对价格问题,京东通过规模化采购压低成本,还拿出补贴,让多筒洗衣机的入门价降到几千元,覆盖了租房党、年轻夫妻这些群体。这么一改,用户受益了,品牌也打开了市场——多筒洗衣机从 “少数人的选择” 变成了 “大众选项”,整个品类的盘子都大了。

其次是用“四通八达”战略赋能,让品牌省事,用户省心。

京东有个“四通八达”战略,说简单点就是帮品牌打通“人、货、场、数” 四个零售环节:

“人通”是精准触达用户,比如把多筒洗衣机推给刚有孩子、关注健康的家庭;“货通” 是加快库存周转,优化供应链协同;“场通”是实现多渠道引流,不管是京东APP、直播间还是线下门店,都能看到多筒洗衣机的身影。至于“数通”,其实企业可合规使用京东大数据与AI工具,整合数据资源,提升C2M研发、用户增长及运营决策能力。

这套体系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构建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任闭环。

最重要的是,京东推动行业从“卷参数”转向“卷需求”,找到了健康发展的方向。

之前行业打价格战、堆参数,结果是企业没利润,用户没好产品,陷入恶性循环。而京东和品牌的合作,给行业指了条新路子:盯着用户需求做产品,而不是盯着对手。这样一来,用户得到了能解决麻烦的产品,生活品质提升了;品牌不用再打价格战,靠差异化产品能赚到利润,有更多钱投入研发;整个行业也从“内耗”转向“创新”,慢慢活过来了,进入稳健、健康的发展通道。

这才是多筒洗衣机能持续爆红的根本,不是靠一时的营销,而是靠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

根据QYR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双筒分区洗衣机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11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2.6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6%。随着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品牌会在未来挖掘到更多增量。

多筒洗衣机的爆红,不是偶然的“懒人经济”爆发,而是京东带着品牌,把“用户需求” 放在核心,一点点破解行业困局的结果。

它不是一款产品的成功,而是一种行业新玩法的验证:只要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从产品设计到服务都跟着需求走,就能做出让用户满意、让行业受益的好东西,也能真正推动行业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数码   懒人   洗衣机   经济学   用户   品牌   需求   行业   产品   健康   衣物   消费者   海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