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古城——从隃麋到千阳(陕西千阳县的历史变迁)

千阳县,古称隃麋,今天的千阳县所在是否就是古代的隃麋县所在呢?本文将结合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梳理千阳县的历史脉络。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座陕西西部的小城在汉代居然是生产优质墨的地方,据《汉官六种·汉宫仪》:“尚书令、仆、丞、郎每月赐予渝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记载西汉晚期全国政区的《汉书·地理志》中,隃麋属于右扶风,“有黄帝子祠,莽曰扶亭。”

清代经学大家阮元的《揅经室集》收录了《焦山定陶鼎考》及《置西汉定陶鼎于焦山媵之以诗》两文,记载他曾得到的铜鼎,该鼎鼎盖有隶书铭:

隃麋陶陵共厨铜斗,鼎盖并重十一斤”,小字四写作“汧第卅五”。

器身亦有隶书铭:

隃麋陶陵共厨铜鼎一,合容一斗,并重十斤”,小字十六写作“汧共厨铜鼎,容一斗,重八斤一两,第廿一。”

阮元所收录的铜鼎铭文

阮元收藏的铜鼎印证了《汉书·地理志》的可靠性。

时间来到东汉,隃麋县仍然存在,只不过成为了光武中兴名将耿況的封地。《后汉书·耿弇传》详细记载了耿況封侯的经过以及后代传承:

“及王莽败,更始立,诸将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权,辄改易守、令。況自以莽之所置,怀不求征,亦不自安,遣舒弟国入侍。帝善之,进封況为隃麋侯。……及况卒,谥烈侯,少子霸袭況爵。……隃麋侯霸卒,子文金嗣。文金卒,子喜嗣。喜卒,子显嗣,为羽林左监。显卒,子援嗣。尚桓帝妹长社公主,为河东太守。后曹操诛耿氏,唯援孙弘存焉。”

千阳县尚家岭宫殿遗址出土的战国秦瓦当

桓帝时耿授取桓帝妹长社公主为妻,可知隃麋国至汉桓帝时仍存。

反映东汉中晚期全国政区的《续汉书·郡国志》也记载:“隃麋,侯国。”

中平二年(185)大名鼎鼎的《曹全碑》记载了曹全的“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

故宫博物院所藏隃糜侯相印

只不过到了中平六年(189),隃麋县分属新设置的汉安郡。

三国时期,隃麋仍然存在,曹操征马超,《三国志》:“使晃与夏侯渊平隃麋、汧诸氐,与太祖会安定。”《晋书》记载太和五年(231)诸葛亮北进天水,司马懿“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

但是到了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隃麋作为地名似乎已经不再使用了。

《隋书·地理志》记载:“汧阳,旧置汧阳郡,后周罢。”

初唐时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称:“隃麋,县名,属右扶风,故城在今陇州汧阳县东南。隃音踰。”

唐代中期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汧阳县,本汉隃麋县地,因今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周武帝置汧阳郡及县,寻省郡,以县属陇州。……吴山县,本汉隃麋县地”。

上述三条记载说明,隃麋不再作为地名后,其地在北周时期短暂的设立过汧阳郡汧阳县,随即省并,并将汧阳县的隶属关系改为隶属陇州。并且,李贤注表明,秦汉隃麋县与隋唐宋汧阳县并不在一地。

尚家岭遗址出土的秦汉瓦当

那么今天的千阳县是唐宋的汧阳县吗?明末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汧阳县“明嘉靖二十六年以水患,又移今治。”

《明实录·明世宗实录》:“嘉靖二十七年,凤翔府汧阳县为水所没,抚臣谢兰以闻诏发太仓银五万两于巩汉二府,充赈、徙汧阳县治于城东三里外。”

结合上述两则史料可以看出,明嘉靖年间的水患导致了唐宋时期的汧阳县徙城于今地,唐宋时期的汧阳县应在今千阳县城西三里之外。

武家磨村遗址处于千阳县西北部,千河北岸、冯坊河西岸的台塬上,地势北高南低,梯状阶地。该遗址东距冯坊河约420米,南至毗庐寺北约20米,北临千阳县殡仪馆,西临断崖。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根据三普资料显示,该遗址北侧发现过残高1米,宽8米,夯层厚5-10厘米的城墙残迹,但今遗址内未见城墙遗迹,在遗址东侧靠近千高路的断崖上能看到文化层,厚约70厘米,中间夹杂有唐代布纹瓦片残片、宋代雨点纹、刻画纹陶器残件。结合文献推测,此处应为唐宋时期的汧阳县城。

明代嘉靖以后的千阳县城

那么汉代的隃麋县在何处呢?

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记载陇州“汧阳县,东八十里。本汉隃麋县地也,以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属右扶风。阚泽县道记云:隃麋县因原以为名,今县东古城是汉理之所,晋省。后周天和五年于今县西十里马牢故城置汧阳县及汧阳郡,以在汧山之阳为名,寻废郡,以县属陇州。建德四年移于今理。”

初唐时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称:“隃麋故城在今陇州汧阳县东南。”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记录了位于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东1公里处有汉代隃麋县故城遗址,位于城关镇城内村城关中学东侧的千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城址平面略呈方形,边长500米。遗址西至城关中学门前的水泥路,东至农耕小路,北至城关中学北墙,南至草莓大棚处。遗址内未发现有城墙残迹,未见有理想文化层,在遗址南侧草莓大棚前的农耕路两旁仍能看到散落在耕地中的汉代绳纹板瓦、筒瓦的残片。城址旁立圆首碑1通,碑阴写有明嘉靖三十五(1556)年由陕西右参政胡松题写“汉隃麋县”;碑阴由陇州军粮厅代理汧阳县事方玉润于光绪三年(1877)题书“古隃麋泽”。

今天的千阳县依然位于汧河北岸,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此,隋唐时期更名汧阳县也是很合理的,从秦至今,县名经历了隃麋—汧阳—千阳的变迁,县治也先后有三处,但都在今日千阳县城附近,足可见古代城市选址的眼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历史   千阳县   千阳   陕西   古城   遗址   扶风   后汉书   城关   故城   定陶   唐宋   汉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