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当前,AI智能眼镜产业正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小米入局后市场表现亮眼——发售仅半个月,其首款AI眼镜在京东和淘宝旗舰店总销量即达4万副。高盛认为,小米入局标志该行业进入主流品牌竞争阶段。
在此阶段,AI眼镜的技术演进路径逐渐清晰。日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AI智能眼镜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目前全球AI智能眼镜行业处于以拍照摄像为主的L2智能辅助级阶段。但随着显示、感知、交互算法、电池等技术整合程度及系统和AI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AI智能眼镜将会在2027年进入L4智能协同阶段,实现对智能化、轻量化和长续航等功能属性的兼顾,真正从全方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就眼下的发展趋势来看,高盛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给出了一个相似的判断,即AI智能眼镜在功能和初期发展趋势上与TWS(True Wireless Stereo,即真无线耳机)趋同,后续有望复刻TWS。
数据显示,中国AI/AR眼镜市场预计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这一增长速度与TWS耳机在2017-2023年间64%的年复合增长率高度相似。也就是说,AI眼镜正处于技术普及的临界点。
《白皮书》进一步在三个维度上分析这种相似性。在需求端,亮着的用户需求相似,同为便携且多功能、多场景应用的穿戴设备,迎合消费者需求;在产品端,两者的市场培育阶段相似发展初期均属于智能穿戴新兴产品,通过行业爆品发布打开市场,而后随着众多品牌跟进,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市场推广和消费者认知逐步提高;在技术端,两者均可借助AI技术持续实现智能化功能拓展和交互方式多元化创新。
此外,《白皮书》提到,目前AI智能眼镜仍面临着交互体验不足、隐私与伦理争议、算力、续航与重量构成的不可能三角矛盾等行业痛点,但预计伴随着技术创新与进步,相关的消极影响将逐渐降低。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