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深圳从渔村变身经济重镇,上海浦东崛起为金融中心,现在轮到海南了。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正式启动,这日子选得有讲究,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47周年。封关不是封岛那么简单,而是把海南打造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模式。
说白了,一线是海南与境外之间,放开贸易投资;二线是海南与内地之间,管住进出货物;岛内则是自由流通。这套制度设计,让海南从政策准备阶段迈向实质运作,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封关后,进口零关税商品覆盖面从原来的21%跳到74%,涉及6600个税目,意味着更多海外商品能低成本进来。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销往内地也免关税,这对企业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
贸易管理更宽松,人员车辆进出便利,监管模式高效精准,不会影响普通人去海南旅游或办事。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封关是开放起点,不是终点,未来还会持续优化政策。
海南自贸港建设从2018年起步,2020年总体方案出台,到现在硬件软件都就位,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等文件已发布。这一步步走来,海南不是简单复制别人,而是根据自身条件玩出新花样。
封关运作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构建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体系。进口零关税负面清单管理取代了正面清单,商品范围大幅扩大,从德国汽车到泰国榴莲,都能直接进岛流通。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统一15%,叠加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全球资本涌入。
举例说,7月跨境资管试点细则出台,境外投资者必须用人民币购买海南资管产品,资金闭环管理。这不光是贸易结算,还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同比增长53%。
海南正变成人民币蓄水池,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可能未来以人民币定价,规避美元波动风险。广西一家糖企已经试水,从泰国进口甘蔗,在海南加工成白糖出口马来西亚,全程人民币结算。
封关后,四大变化很明显:零关税政策更优惠,贸易措施更宽松,通行更便利,监管更精准。大多数货物和所有人员物品交通工具进出岛仍按现行规定,不会多出麻烦。
海关总署公告明确,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已落地,企业享惠门槛降低,取消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限制,岛内自产货物增值也算在内。这套政策不是空谈,而是针对全球产业链重塑设计的。
当西方卡脖子高端技术,东南亚抢低端代工,国内产能过剩时,海南用零关税吸引制造回流,用人民币国际化突破金融封锁。冯飞作为海南省委书记,多次强调封关是新起点,他调研时指出,要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视野看问题。
岛内现在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觉得封关会带来不便,另一种看到机遇。实际看,封关后海南与内地往来保持便捷,旅客体验还会更好。商务部公告的禁限清单覆盖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确保安全合规。
整体来说,海南自贸港不是封闭实验田,而是对接全球资源的桥头堡,背靠14亿内地市场,面向东盟6.5亿消费者,双向辐射格局很务实。
很多人一说海南自贸港,就爱拿香港比,以为是下一个香港。其实不然,海南不是复制香港模式,而是超越它,玩出自己的特色。
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转口贸易港,产业发展以金融服务为主,税收低但空间小。海南则是全域开放,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是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定位。
中央12号文件明确海南是三区一中心: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这和香港不同,海南有更大土地面积,资源禀赋强,适合发展免税购物、医疗保健、国际物流。
税制上,海南企业个人税率15%,和香港相当,但零关税覆盖更广,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让制造业集聚。比起香港,海南的优势在于双循环:既连内地大市场,又辐射东南亚。
马来西亚企业已经在海南设厂,产品免税进内地,同时出口东盟。香港的优势是资金自由兑换和对冲机制,但海南加速金融开放,外资可设独资基金公司,跨境资管试点让离岸人民币回流。
专家分析,海南自贸港与香港互补大于竞争,不会取代香港,而是形成协同效应。香港可以为海南提供金融服务,如离岸人民币股转债发行、私募基金市场。
屠海鸣等评论员指出,海南是香港竞合新伙伴,两地可在资金人才流动上合作。相比新加坡,海南侧重实物贸易和航运,税率更有竞争力。新加坡个人税最高22%,香港15%,海南匹配得上,还加了零关税组合拳。
梁海明认为,海南和香港各有优势,海南金融市场放宽,外资独资机会多。整体看,海南自贸港建设不削弱香港上海广深地位,反而增强全国开放格局。海南的独特之处是制度集成创新,赋予更大立法自主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规则。
这不是简单比拼谁更低税,而是看谁能嵌入全球价值链更深。封关后,海南将成为全球首个离岸在岸双循环经济体,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试验场,也给世界中国方案。
封关启动后,海南的零关税政策将大爆发,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让74%税目免税,商品从境外直达岛内白菜价。企业加工后销内地免关税,成本降30%,跨国公司像捡馅饼一样涌入。德国宝马零部件零关税运来,在洋浦港组装销往内地,这模式重塑产业链。
美国喊制造业回流,海南用零关税低利率组合拳布局,劳动力成本仅东南亚三分之一,成为吸铁石。海南炼化项目加工丙烷生产高端化工,增值超30%免税销内地,降低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成本。全球采购海南加工内地销售,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版图。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海南从试验田变主战场。跨境交易闭环,每笔都铺路人民币。境外投资者用人民币买资管产品,马来西亚投资基建、新加坡配置房产,都得人民币结算。去美元化战略支点,海南蓄水池作用强,未来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就像美元绑石油。
杜帅评论,这次试点是封关前哨,压力测试金融规则。跨境资管为离岸人民币回流新渠道,推动国际化。封关不是终点,而是新国门,破解三大困局:西方技术封锁、东南亚代工抢夺、国内过剩产能。
海南用政策吸引高端制造,突破金融壁垒,对接资源。一带一路超级节点,东盟企业设厂辐射周边。迟福林指出,建立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是当务之急,确保封关顺利。
封关后,免税购物天堂升级,离岛免税额度10万,品类45大类,游客消费更爽。制造业回流战场,产业链集聚快。人民币战场,从结算到定价,海南引擎作用大。
47年轮回,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枢纽,中国开放破局点在海南。抓住这机遇,财富分配新格局。深圳渔村变特区,海南椰林沙滩将生财富神话。历史车轮向前,下一个神话就在这片热土。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重大标志性工程,中国领导人强调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2025年是扩大开放之年,封关转型全面。
有关部门宣布,封关不是封岛,进一步扩大开放。一系列文件公布,加工增值免关税放宽门槛,享惠主体名单由海南省定,覆盖全岛进口需求。商务部43号公告禁限清单,确保进出口合规。
海关159号公告,货物进入内地补缴税收后,按国内流通管理。封关后,海南继续保持与内地便捷往来,各类主体进出享更好体验。未来,海南将成为制度型开放新标杆,财新观察指出,让海南站到开放一线。
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终于要发挥王牌作用。这张王牌,不是下一个香港,而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开放新引擎。机遇与挑战并存,谁先上车,谁就抓住财富神话。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