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常说现在网红多,但大多是跳舞带货的流量玩家,能被央视反复点名的没几个。
来源网络
今天就给大伙唠唠这四位 “不像网红的网红”,他们没追着流量跑,却凭真本事刷屏央视新闻,每一个都让人打心底佩服。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哥们居然以传统文化创作者的身份去观礼阅兵了!
评论区当时就炸了,不少人纳闷:一个网红咋能站上国家盛典的舞台?南翔自己调侃说 “从厨子转行做非遗”,这话背后藏着他五年的转型路。
早年间他叫 “南翔不爱吃饭”,简介里写着 “祖下三代御厨”,一开始专复刻国宴菜,就说那道 “开水白菜”,高汤里一煮,菜叶缓缓绽开,在网上火过一阵。
南翔
可争议也跟着来,有人说他铺张浪费,有人质疑菜品不正宗,南翔没辩解,转头花了一整年复刻《红楼梦》里的冷香丸 —— 就这一步,他彻底变了,不再是单纯的 “厨子”,而是成了 “历史味道的复原者”。
后来他一头扎进非遗圈,为了重现失传的漆器工艺,专门跑到湖北恩施拜师,匠人做漆器要接触特殊材料,他浑身过敏、眼睛肿得睁不开,还说 “没经历过这份苦,就不懂珍惜手艺”。
他镜头里拍的也不是网红打卡地,而是黄土高原上震天的安塞腰鼓,是舞者赤膊掠过火焰的探花舞,是钢铁与火花碰撞的火虎表演,还有快失传的盒子灯、羽毛风筝。
这些非遗以前要么藏在博物馆,要么在乡野里慢慢消失,南翔用年轻人爱听的话、爱看的镜头,把它们 “盘活” 了,阅兵观礼就是国家对他最好的认可。
观看阅兵报道
这大哥的故事全是烟火气里的温暖,起因是一个叫小米的姑娘,为了吃他的炒粉,路上出了车祸,出院后躺床上就盼着这口,朋友们想给她惊喜,找到遥仔,说想让他去小米家楼下炒一次粉。
米粉老板
你琢磨琢磨,那时候正是饭点,炒粉摊最忙、最赚钱的时候,要带着锅碗瓢盆跑一趟,换谁都得犹豫,旁边大妈都替他着急:“这不是亏本买卖吗?” 可遥仔就迟疑了一下,一口答应了。
原来请他的朋友是百万粉丝的博主,视频发出去,网友全被这份暖到了,更馋那碗炒粉,以前遥仔还能闲下来打打游戏,后来摊位前天天挤满人,锅铲子都快抡冒烟了,你看有时候一份真心换的不只是感谢,还有藏在烟火气里的好运。
排队买米粉
网友都叫他 “网红馆长”,这称呼可不是白来的,他带着故宫文创一年卖了 10 个亿!更牛的是,600 年紫禁城,就两个人走遍了 9000 多间房子,一个是他,一个是他秘书。
2011 年故宫挺难的,失窃案、错字门、文物损坏,负面新闻不断,单霁翔就是这时候接了 “烂摊子”,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敢 “得罪人”:申请取消外宾车辆进故宫的特权,上面说 “这是十几年的外交惯例”,他没退。
单霁翔
2013 年法国总统奥朗德来,按规矩车辆能直接进,单霁翔咬咬牙,让保安把午门关了,就一句话:“所有人都得步行。” 奥朗德下来一看,反而被故宫的气势折服,后来连 81 岁的印度总理辛格来,也得走着进。
他在任 7 年,干的实事多了:搞 “无烟故宫”,加女性卫生间和休息椅,把故宫开放区域从少数宫殿扩到 80%,让大家更加见识到了这座“古城”的威严壮阔!
故宫
可故宫缺钱啊 —— 门票收入全交国库,国家拨款不够,只能自己想办法,后来马化腾点醒他:“故宫是个大 IP!” 他才琢磨过来,开始做文创:浮雕小镜子、凤冠冰箱贴、盲盒玩偶,最火的还是故宫日历。
这日历可不一般,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有了,不少名人都喜欢,这不就是免费的宣传嘛,游客也有了实用的“纪念册”。
故宫日历
2026 年的日历更特殊,因为 2026 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 100 周年,除了日历,还多了本盖章册,总共 100 枚章。
就说乾隆狩猎图的章,得小心翼翼盖 8 次才完整;还有郭沫若 1971 年题的 “故宫博物院” 骑缝章,全是工作人员加班手盖的。
单霁翔
日历里选了 300 多件书法名画,日期都是从书法里拓的,还能用手机扫 AR 看动画,不同季节闻着还有不同的香味,现在下单还送限量徽章、书签,不管自己留还是送人,都特别有意义。
其实说到底,真网红从不是流量堆出来的。
南翔守着非遗,遥仔捧着烟火气,单霁翔护着文化尊严,他们没想着上热搜、被表扬,可这样的人,就该被一次又一次记住、点赞。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