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吃剩西瓜 中毒住院花5400元隔夜西瓜还能不能吃?

三伏天里,西瓜成为了许多家庭必备的消暑美食。吃不完的西瓜,许多人会简单用保鲜膜包一包,放入冰箱第二天再接着食用。前不久,一则“全家吃剩西瓜中毒住院花5400元”的新闻引发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这隔夜西瓜是再也不敢吃了。

报道提到,吉林的张先生花10块钱买了半个西瓜,吃剩下的1/4放冰箱两天后接着吃,结果半夜全家人都开始吐苦水,凌晨3点挂急诊,检查结果显示为轻微食物中毒引起的肠胃炎。

美国食品安全指南提示,切开的水果包括西瓜,如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增加,从而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容易在切开的水果表面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将西瓜切开后在高温下放了2个小时甚至更久,意味着致病菌已经大量增殖了,此时再放入冰箱冷藏也没有太多意义。

如何安全食用西瓜

1. 尽量现买现吃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建议每次购买适量的西瓜,尽量在当天食用完毕,减少剩余部分的储存时间。

2. 正确储存方法 吃不完的西瓜如果需要储存,应立即将其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室,且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繁殖。

3. 避免交叉污染 储存西瓜时,应将其与生鲜食品隔开,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存放西瓜的冰箱应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4. 注意食用前检查 在食用储存的西瓜前,应先观察其外观和气味。如果发现西瓜表面有异味、变色或黏滑感,说明已经变质,不应食用。

天热食物易变质,这些食物也是“中招”高发区

除了西瓜以外,还有一些食物热天也容易变质,市民朋友要注意识别。

首先是奶制品,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水分,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高温加速了细菌的生长,使奶制品迅速变质。

识别方法 观察颜色是否变黄或分离出液体,闻气味是否有酸味,质地是否变得黏稠。

其次是肉类和海鲜。肉类和海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些成分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产生有害的微生物。细菌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在高温下繁殖迅速。

识别方法 颜色变灰或变绿,发出腐臭味,质地变得发黏。

此外,豆制品也容易变质。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水分,特别适合细菌生长。高温加速了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

识别方法 观察颜色是否变暗,闻气味是否有异味,质地是否变软或发黏。

国家公共营养师 宁继艳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养生   西瓜   全家   细菌   高温   冰箱   奶制品   沙门氏菌   质地   蛋白质   方法   致病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