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养生体系中,节气更迭与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规律紧密相连,白露作为由夏入秋的关键节点,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空气中湿度渐低,“燥邪”与“寒邪”易交织侵袭人体,此时借助饮食的调理作用,可针对性润燥生津,帮助身体适应季节转换,预防秋冬常见病症,实现“天人相应”的养生目标。
白露吃三白
• 百合【吃出好心情】
百合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营养滋补,可助力缓解秋燥,清香气味让人放松。
食谱:【木耳炒百合】
• 白萝卜【养出好气色】
俗话“秋吃萝卜赛人参",秋天的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锌元素及水分,既开胃、又助消化,清热生津,可补充肌肤营养,保持气色红润。
食谱:【肉末蒸白萝卜丝】
• 白豆腐【养出好体格】
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元素。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食谱:【肉末豆腐抱蛋】
白露喝三白
• 白露汤【润秋燥】
俗语“一份白露汤,秋日乐无疆。”白露汤主要由银耳、苹果、雪梨以及少许枸杞组成,喝下它,顺应时节润秋燥,能够把你的身体养得棒棒的。
食谱:【银耳雪梨汤】
• 白露茶【生津解渴】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只要是白露节气摘下来的茶叶做成的茶都可成为“白露茶”。自“白露”开始至10月中旬是茶树生长佳期,天气渐凉,夜间水汽在茶树上凝结成露,此时采摘的“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可润肤、除燥、很好地保护嗓子。
食谱:【桂花乌龙茶】
• 白露酒【甘甜温热】
江浙一带有自酿白露米酒的风俗。旧日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的白露米酒待客。白露米酒甘甜温热,能助人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有的物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食谱:【米酒】
白露十样白
十样白【白露十样白,老来腿不摆】
“十样白” 是指十种名字中带“白”字的草药食材,常见的有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子、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等。不仅食材要带“白”字,鸡或鸭也得“白”,一定要选择乌骨白毛的老鸡或者老鸭。十样白+鸡/鸭煲汤,滋补健体。
食谱:十样白乌鸡汤
白露吃三样
秋梨【养出水灵颜】
雪梨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铜、硒等营养物质。可滋阴润肺、缓解秋燥。
食谱:冰糖雪梨
龙眼【养出灯泡肌】
白露有吃龙眼的风俗,这是因为白露之前,龙眼个大味甜,果肉饱满,颜色洁白,含有葡萄糖和蔗糖、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钾等,能补血益气、养心养颜。
食谱:龙眼银耳羹
秋藕【养出好气色】
莲藕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钾、锌、镁等元素,尤其是含铁量高,对于一些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吃藕是很有好处。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蕞养人”
食谱:荷塘小炒
白露按三穴
•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前侧,当膝盖髌骨下缘向下4横指(约3寸),距前胫骨旁开1横指处。
功效: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气血生产,对肺部健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 尺泽穴
位置:位于肘横纹内侧端的鹰嘴突下凹陷处。
功效:清肺热、调节肺功能,适合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问题。
• 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前区,当喉结下,胸骨上切迹上方,颈部中线上的凹陷处。
功效:按摩此穴可以缓解喉咙痛或干燥等症状。
白露时节,自然界阳气进一步收敛下沉,阴气渐生,人体易出现“燥而兼寒”的生理失衡状态。一方面,燥邪耗伤肺津,导致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另一方面,寒气侵袭经络,易引发关节酸痛、胃脘冷痛、手脚冰凉等问题,尤其对于本身气血不足、阳气偏弱的人群,更易出现免疫力下降。此时调理,既能滋阴润燥、滋养肺脏,又能驱散寒邪,为后续抵御寒冬筑牢健康防线。
来源 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 郝利芳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