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买美国杂粮,沉默6天后,美驻华部门发文:中国是“敌国”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就因为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美国驻华大使馆直接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对中国开火。

8月18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发文,称中国是“敌国”。而细数它之前的对华言论,不禁令国人愤怒。

不过,中国的回应,势必要让美国认清少在他国领土上为非作歹!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买谁家的大豆、买多少,直接牵动国际市场的神经。

而最近咱们调整了采购策略,减少了对美国杂粮(尤其大豆)的进口,转而加大了从巴西等市场的购买量。

这个调整其实不是突然发生的,近几年中国一直在推动进口多元化,说白了,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一调整,美国大豆农可就坐不住了。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直接致信总统特朗普:美国豆农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大豆价格跌、生产成本涨,农民快撑不住了。

他强烈要求政府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把大豆议题放在最前面。

为什么他们这么慌?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2018年之前的七年里,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卖到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

哪怕在2023到2024财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接近2500万吨大豆,远远超过对第二大市场欧盟的490万吨。

用他们协会自己的话说:“没有一个市场能跟中国比。”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最大客户”正在转移订单。

而巴西这几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自2010年以来,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增长了280%以上!

除了贸易政策影响,美国豆农还面临气候灾害、成本上涨等各种挑战,用内外交困来形容也不为过。

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政府不是想着如何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反而在最新的税改法案中计划未来十年拿出600亿美元补贴农业,被很多人批评是“让纳税人为农民买单”。

而真正让这件事炸开锅的,是美方随后的反应。

在中方调整采购策略后,美方沉默了6天,美国驻华大使馆突然在微博发文,竟然直接称中国是“敌对国家”,还无端指责中国向美国输出所谓“对青年的非法电子烟产品”。

这还没完,8月20日,他们又老调重弹,散布所谓中国新疆“强迫劳动”的谎言。

这种操作,已经不是普通的外交摩擦,而近乎于情绪化的舆论攻击了!

美国从大豆协会的焦急到驻华使馆的失态,这一连串反应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单纯的经济损失问题,而是暴露了美国三个“不敢承认”的真相。

第一,他们不敢承认:自己输不起中国市场。

咱们说实话,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互惠互利。

中国买美国大豆,是市场行为,不是施舍。但现在美方似乎觉得,中国必须一直买、大量买,一旦减少采购,就是“不友好”,甚至成了“敌国”。

这种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意味着我们拥有选择权,可以选美国,也可以选巴西、阿根廷,甚至俄罗斯、非洲。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

而美国大豆协会之所以急得跳脚,正是因为他们心知肚明: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替代中国。

墨西哥每年买不到600万吨,还不到中国的零头。失去中国订单,对美国农业将是沉重打击。

但美方不敢公开承认自己依赖中国市场,反而试图用政治标签来掩盖经济焦虑,把中国称作“敌国”,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转移,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不过这招,在国际贸易场上可行不通。

第二,他们不敢承认:甩锅中国解决不了自己的结构性问题。

美国农业面临的问题,真的全怪中国吗?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不可能。

气候灾害导致收成不稳定、生产设备成本上涨、大型农企垄断资源排挤小农……这些都是美国农业内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特朗普政府拿出600亿美元补贴,看似是在救农,实则是在掩盖问题。

补贴能补一时,能补十年吗?更何况,这些补贴最后进了谁的口袋?大概率是那些大规模农业集团,普通家庭农场能分到的寥寥无几。

这种“贴钱硬撑”的策略,根本没法真正提升美国农业的竞争力。

而中国转向巴西进口,除了贸易环境考虑,也是因为巴西大豆性价比更高、供应更稳定。这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美方不反思自己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稳定供应链,反而一味指责中国“不买我东西”,这不是甩锅是什么?

第三,他们不敢承认:对华政策已被国内政治绑架。

最值得警惕的是,美国驻华使馆这次直接使用“敌国”这种带有强烈冷战色彩的词汇。这释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对华政策正被美国国内极端政治情绪所绑架。

大豆协会写信,是出于行业利益;但使馆发帖,却是意识形态操作。他们选择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从电子烟到新疆问题,明显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制造对立。

这种操作,更像是在迎合美国国内某些政治势力的叙事,而不是真正服务于两国人民的利益。

事实上,美国大豆协会在过去几年已多次反对对华加征关税,强调与中国达成协议的重要性。这说明美国农业界是清醒的,知道合作才是出路。

但如今,政治声音压过了理性声音,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一场大豆贸易调整,让美国暴露的不仅是经济依赖,更是心态失衡。

国际贸易本就不是零和游戏,有买有卖、有来有往才是常态,动不动扣帽子、贴标签,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而中国有句老话:“和气生财”,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美方如今最需要的,或许是放下身段,正视市场规律,拿出诚意来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骂着中国的街。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08-22:美驻华使馆竟称中国是“敌对国家”,这已不是它第一次“胡说八道”了…

界面新闻:2025-08-21:中国市场不可替代,美国豆农呼吁特朗普优先考虑大豆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财经   敌国   杂粮   美国   发文   中方   天后   沉默   部门   大豆   中国   巴西   美方   农业   市场   政治   协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