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谁都不知道,在建筑工地上的一堆泥土里居然藏着一件改写古蜀文明研究史的国宝。
后来被命名为“商周人面鱼鸟箭纹金王冠带”的文物,就这样被扔在路边的泥土中被无视了整整一个月。
谁也没想到这个巴掌大的金带,会成为连接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关键证据,最终成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1年2月,成都金沙村小区施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突然从泥土中滚出几件墨绿色的东西。
施工队长跳下驾驶室查看,发现是几块带着花纹的玉器,他当即叫停施工,察觉这个东西不大对,于是拨通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电话。
接到消息的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土坑中已经散落着数十件玉器和象牙残片。
参与过三星堆发掘的老专家陈显丹蹲在坑边,突然抬头对身边的人说——通知所里,全员待命!
接下来的抢救性发掘中,考古队陆续清理出大量文物,
不仅有长达 1.8 米的象牙、雕刻精美的玉琮,还有造型奇特的金面具,这些文物的风格让在场的专家们想起了15年前的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发掘现场
但发掘工作并不顺利,3月初的成都阴雨连绵,雨水不断冲刷着发掘现场,给文物保护带来极大困难,
考古人员不得不搭起塑料棚在泥泞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
由于人手不足,所长提出先重点保护大型器物,次要区域可暂缓清理,这个决定差点让那件关键的金冠带永远埋在土里。
难得放晴的一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张擎结束了祭祀坑的清理工作,决定到之前暂缓清理的区域走走。
他从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过二十多次重要发掘,对古蜀文明有着深入研究。
张擎带着学生沿着工地边缘的小路巡查,路边是被推土机翻过的土堆,混杂着砖块和混凝土块。
金沙遗址发掘出的文物
他知道古蜀人有在祭祀后掩埋宝物的习俗,有时重要文物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走到一个土堆旁时,阳光反射出的一点金光引起了张擎的注意。
他蹲下身拨开表面的泥土,发现了一个暗黄色的带状物体,戴上手套轻轻取出后,这个长约 20 厘米的东西突然卷曲起来,露出了上面的纹路。
是黄金!张擎仔细观察着,心跳不断加速——他在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见过几乎一样的图案!
张擎一边用软纸包裹金带,此时他还不知道这个被忽视了30天的文物,会解开困扰考古界十几年的谜团。
当年三星堆遗址发掘时就留下过很多未解的谜团,其中有个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古蜀国都城,三星堆出土的玉器数量少得反常,尤其是象征权力的玉礼器远不及同时期中原遗址的数量。
当时有学者推测,可能是三星堆人在迁徙时带走了玉器,但一直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张擎发现的金冠带送到实验室后,修复专家立即进行了清理。
在显微镜下上面的图案清晰地展现出来:人脸线条流畅,鱼的鳞片和鸟的羽毛都刻画得极为精细,箭头的形状与三星堆金杖上的完全一致。
更重要的是,图案的布局方式——以人脸为中心,鱼、鸟、箭头环绕 —— 与三星堆金杖的构图逻辑完全相同。
这不是普通的装饰品,古蜀人用图案传递权力信息,这个金冠带和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可能是同一个王族的标志。
这个发现让考古界振奋不已,如果两者属于同一王族,那么三星堆玉器稀少的原因就有了合理解释,
很有可能随着政治中心从三星堆迁至金沙,玉器等贵重物品也被带到了新的都城,这件金冠带成了证明这一推断的关键证据。
制作这条冠带工艺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需要将金块反复捶打延展。
金带最薄处相当于三张A4纸的厚度,在没有金属模具的情况下,仅凭工匠的手感就能将黄金捶打至如此均匀,其技术难度不亚于制作三星堆的青铜神树。
金沙的金冠带和三星堆的金杖
更令人惊叹的是图案的制作工艺,图案是用尖锐工具在金带上反复刻画而成,线条最细处仅0.1毫米,需要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
这种微雕技术在同时期的中原文明中极为罕见。
这些发现让人们对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认为古蜀是蛮夷之地,但金冠带展现的工艺水平证明,这里曾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和技术传承。
在后续的研究中,专家们发现金冠带上的图案可能与古蜀人的天文历法有关:
鸟代表太阳,鱼代表月亮,箭头可能象征星辰运行的轨迹,这一发现为解读古蜀人的宇宙观提供了新线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以后,这件金冠带被放在太阳神鸟展厅的中心位置。
为了让观众看清上面的图案,博物馆采用了特殊的灯光技术,在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将图案放大投射到墙上。
如今每天都有游客在展柜前驻足,听讲解员讲述这个路边捡来的国宝的故事,
这件曾经在泥土中被忽视30天的文物更让人们意识到:历史有时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着被发现、被解读。
或许考古的魅力就在于此,人们永远不知道下一脚会踩到什么,也永远想不到一件小东西能讲述多么宏大的故事。
《成都金沙遗址考古报告(2001-2005)》,文物出版社,2009 年
张擎:《金沙遗址出土金器研究》,《考古学报》,2006 年第 2 期
《三星堆与金沙:古蜀文明的两个高峰》,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年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 —— 商周金冠带》,2015 年
《中国考古学年鉴 2002》,文物出版社,2002 年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