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的人,会越来越少吧


2020年,贵州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说了句名言:

“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因为他们还没长大。

二十多岁的小孩子还不懂事,不知道要喝好酒。”


言下之意,等年轻人长大了、懂事了,会自然而然地爱上喝茅台。



可最近这些年,你会发现不止是年轻人不喝茅台,其他年龄层的国人好像都没啥动力消费茅台。


从2020年到2024年,茅台成品酒的库存量持续增长。


几乎每年都有一堆卖不出去的酒留在库房或者经销商手里。特别是去年,成品酒的库存量同比增长了27%,比以往几年来得都要高。


(图自《国际金融报》)


更能反映市场态度的是价格。


2021年,一瓶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大概是3800元;

今年双11,你到电商直播间花1499就能买到。


按照酱酒专家的说法:“2500元是茅台的繁荣线,2000元是警戒线,1500元则是生死线。”


1499的到手价,这不已经击穿生死线了么……


所以,不少茅台经销商自嘲说:

“自家祖坟上的青烟,快冒完了。”


那个躺着赚钱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了。



感受到市场寒意的,可不只是茅台一家。


十月底,白酒上市公司交出了近十年来最惨烈的三季报。


除了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头部酒企净利润上涨了一丢丢。


其他白酒品牌,清一色地惨兮兮。



各路分析师看了一圈,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白酒没有消费场景”。


即便是中秋、国庆这种特别适合喝酒社交的时节,大家普遍对白酒没啥消费欲。





上网随便看看网友的发帖,也能感受到各个年龄层的人对于白酒的“嫌弃”:



比如某些老饕,随着年龄增长,喝不动了。


于是果断宣布退出酒场,不喝了。



类似的个案不在少数。


经济学家李迅雷曾经做过计算,发现近年来白酒的主力消费人群(30-55岁的人群)减少了2800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估计未来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扩大。




除了老饕们的聚会畅饮,商务宴请也是白酒的核心消费场景。


它是社交的润滑剂,也是生意的催化剂,所以不管是地产商签约、金融人聚餐,还是企业间谈合作,桌面上总要安排几瓶白酒。


从前,某些企业招人还会考察酒量,问应聘者能不能做到:


“喝完八两酒,再回工位加个班,写个报告?”


可现在大环境不一样了,生意场对白酒的需求也不像从前那么强了。



地产商不想往日那样日进斗金,有的还负债累累,自然没动力大吃大喝。


金融业忌惮监管,不敢去酒桌上谈生意了。比起酒桌上的交情,大家更看重合规性。


这两个超赚钱的行业都不喝了,其他行业当然也不遑多让。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大家没那么多预算拿来请客喝酒。


能谈的合作直接在微信群里谈,谈不下来的生意,大概率靠喝酒也解决不了。




白酒销量萎缩,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体制内不敢喝了”


这事儿不用多解释,大家都懂。



以前,很多人花上千元买贵价白酒,不是为了自己品鉴,而是为了拍领导马屁。


现在,爱喝酒的上位者基本都进去“喝茶”了。


就算你绞尽脑汁给领导送“人情世故”,人家也不敢领这份情。



与其送酒,还不如陪领导打两把掼蛋。


既安全,又能锻炼大脑。




原本,婚宴也是喝白酒的好地方。


据说中国人办一场中型婚宴通常需要消耗白酒5-10箱。


要是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凑齐了,办场大型婚宴,那就需要消耗十箱以上白酒。


所以一项2022年的统计告诉我们:


“当时白酒宴席的市场容量高达2300亿元-2500亿元,占白酒行业总收入的40%左右,其中婚宴消费占比50%以上。”


可现在的鬼故事是: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


2014年中国的结婚率是9.6‰,十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4.3‰。


腰斩的,不仅是年轻人建筑“围城”的欲望,更是白酒潜在的消费场景。



另一方面,年轻人即便结婚,也不爱在婚礼上铺张浪费。


用飞天茅台撑场面的婚礼变少了,用一百多元的福阁白兰地宴客的席面变多了。


更能整活的同学,直接用奶茶敬酒:



用喜茶和霸王茶姬招待来宾的新人,也越来越多。



数据也能为我们提供些参考:


统计显示,霸王茶姬从2024年1月到9月,为婚庆、交友等群体场景提供了大约150万杯现代茶饮。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五粮液的一项调研。


他们调研了1000名20-35岁的消费者,发现:


“选择喜宴全桌无白酒的新人比例,从2020年的5%,涨到了2025年的17%。”


老同志们觉得,婚宴不安排白酒约等于不上档次。这么做会丢面子,还会丢朋友。


年轻人的想法却是:


“不愿意陪我喝奶茶的亲友算什么亲朋好友?


这种亲友,断了也罢。”




说实话,这届年轻人是真不爱喝白酒。


《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不适合喝白酒。



比起口感辛辣的白酒,大家更爱喝葡萄酒和果酒。



茅台董事长看到这种现象,给出了一个新的判断。


他认为:

“年轻人不是讨厌喝白酒,而是不喜欢酒桌文化。”



这个判断还是很契合实际的。


酒桌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其中有很多糟粕。


尤其是高度数白酒里承载的服从性测试,普遍让人反感。



经历过测试的人,应该体会过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你坐在桌上,想不喝酒。


但是你的旁边的同事起哄要你喝,你不喝。


你的同事附和着要你喝,你不喝。


最后,你的上司说不喝就是不给他面子,铁青着脸看着你,你还能不喝吗?


显然只能收起委屈,一脸顺从地把酒咽下去。


对上位者来说,看人喝酒的感觉真的很好。



可对被试者来说,这种被权力碾压的感觉真的很恶心。



说到底,酒精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柳叶刀》曾经发布过一项研究成果,提到:


“人即使是最少量的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损伤。


而长期酗酒则会造成更严重后果,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如果你只是自己爱喝,愿意承担这些健康风险也就算了,但最好不要劝别人,特别是强迫别人喝酒。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酒的,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半斤半斤地喝白酒。


且不说“喝醉”本就是一件伤身又难受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人在醉酒状态极容易发生意外。


有时候是,从高度坠落掉进电线丛里:



有时候是当街发酒疯,破坏社会治安:



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因为醉酒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还有一些女孩子醉酒失去意识后,极容易遭到侵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希望大家喝酒都是出于“我想喝”、“我爱喝”、“喝酒使我快乐”的心态去喝酒,而不是被逼着喝远超自己酒量的酒。


喝到吐,喝到挂,喝到被人抬回家,第二天爬起来眼球充血头疼欲裂,终究不是好事。


也希望我们的企业、高校都能少点劝酒文化,少点服从性测试。


让饮酒成为爱好,而不是一种施压的工具。


让美酒成为一件让人快乐的奖励,而不是让人恐惧的“刑具”。


否则哪天被醉酒的下属反噬,就糟糕了。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美食   白酒   茅台   年轻人   婚宴   服从性   飞天   场景   老饕   库存量   贵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