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暑气虽未消,但阳气渐收,万物内敛。此时养生的关键在于,调养脾胃、滋阴润燥……时令变化,如何健康养生呢?
立秋养生有“四宜”
宜增酸
立秋后饮食应以“增酸”为原则,以收敛肺气。《黄帝内经》言:“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乌梅、山楂、橄榄、葡萄、苹果、柚子、石榴等为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保养肝脏,可适当多吃。
秋季燥气正旺,容易损伤肺脏的阴气和津液,立秋时应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枸杞子、百合、糯米、大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液生津,以升阴气,以养华盖之肺。
宜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中说,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进入立秋后,夜渐长昼日短,应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早睡可以养阴敛阳,早起可调畅肺气,符合秋季滋阴养肺的养生之道。
宜酌加衣物预防感冒
秋季养生宜预防感冒——秋季早晚的温差较大,一些抵抗力或适应性较差的人,很容易患感冒。预防感冒宜酌加衣服,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天凉时宜酌加衣服,睡觉时应盖好被子。在气候突然变化时,避免出现在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防感染。预防感冒还应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子、梨等含维生素C多的水果。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早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宜适度运动
秋季人体处于内养收敛阶段,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微汗为宜。过度运动会汗出过多,导致人体津液的丢失,所以要尽量避免。运动方式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运动,动作舒缓,柔中有刚。秋季早晚稍凉,不宜过早晨练,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锻炼。
立秋养生有“三避”
避免吃辛辣食物
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温燥。中医认为,秋对应肺,肺喜润,不喜燥。所以当秋燥侵犯我们肺部的时候,人体容易出现干咳少痰、口干咽干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肤色比较暗沉等问题。
如果此时再吃一些辛辣食物,则对养肺不利,比如辣椒、烧烤等。
避免吹凉风
虽然此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还没有出伏,暑热没有完全消散,有时气温还是比较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还在,此时不能过度贪凉,应避免直吹空调、电风扇。
对于比较敏感的面部、脖子等处,不妨用丝巾遮挡一下,避免冷风直吹。
避免盲目“贴秋膘”
“贴秋膘”是通过增强营养,把春夏生长阶段消耗的体能进行补充,并且为严冬积蓄能量的一种体现。
但“贴秋膘”不光是要吃肉,还要饮食要均衡、营养结构要合理。除了肉类,还包含果蔬、蛋类、奶类、谷类、豆类等。在肉类里面,除了瘦肉,一些牛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这些都可以少量食用。
一些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比如豆类和菌类。豆制品中不仅含有优质蛋白并且含有豆固醇,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此外,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都可以作为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 不宜“贴秋膘”人群:
①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②本身肥胖、营养过剩,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不宜贴秋膘;
● 适宜“贴秋膘”人群:
①形体偏瘦,平时食欲不佳的人适宜贴秋膘。
②由于慢性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者可以贴秋膘。
推荐食谱有“六道”
雪梨百合饮
食材:雪梨、百合、冰糖。
做法:把上述食材加入水中,熬制后饮用,可以清热润燥。此外,还可以放凉后加入蜂蜜饮用,适合经常干咳、嗓子不舒服的人群。
菊花乌梅甘草饮
食材:1克甘草、2朵菊花、1枚乌梅。
做法:将上述食材用开水冲泡后饮用,不仅能够起到疏风缓急、宣肺利咽的作用,还能改善气道高敏反应,适合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人群。
百玉润燥汤
食材:9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梨。
做法: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中用水煮,煮好后添加适量甘蔗汁,即可饮用,可以润肺养阴、生津止渴。
玉竹麦冬老鸭汤
食材:鸭肉500克、瘦肉100克、玉竹2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陈皮3克、姜3~4片、盐少许。
做法:将鸭肉和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焯水;玉竹和麦冬用水泡10分钟;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煮沸,煮约40分钟至1小时。这道汤不仅能滋阴润肺、补气,还能温养脾胃。
蜂蜜拌藕片
食材:蜂蜜、藕。
做法:将藕洗净切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放入适量蜂蜜即可。藕性味甘凉,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是凉血生津润燥的良方。
罗汉果雪梨汤
食材:罗汉果、雪梨。
做法:将罗汉果洗干净,再加两个雪梨切好放到锅中,加入净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30分钟,温度适宜时,即可饮用。
综合自央视新闻、CCTV生活圈、人民网科普、养生中国
整理:竺嘉茹
编辑:史焕焕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