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请从事废旧塑料尼龙的回收,它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好生意!

“渔网也能卖钱?

”去年在赣榆码头,老周把攒了三个月的破网拖去回收点,当场拿到一千三,比卖一趟小黄花还划算。

消息一出,整个镇子都炸了:原来扔在角落发霉的尼龙网,现在按公斤计价,比废铁还金贵。

政策把渔网从垃圾升级成“资源”。

省里每吨补贴两百,只要凑够五万吨年处理量,白捡一千万。

做塑料颗粒的老赵连夜扩产,仓库堆成小山,工人两班倒,机器热得能摊鸡蛋。

有人笑他赌政策,他回一句:赌?

这是捡钱,弯腰就行。

捡钱也要技术。

中科院那套AI分拣,摄像头一扫,98%准确率,五倍人工速度,连颜色接近的混纺都能揪出来。

另一边,恒力把旧网“回炉”成己内酰胺,卖价两万八,性能跟新料肩并肩,下游抢着签长单。

最魔幻的是海大教授的“海藻版”尼龙,泡海水里一年能降解六成,传统网绳只有5%,以后丢海里也不心虚。

老外也盯上了。

GRS认证像通行证,47家中国厂拿到手,直接进阿迪、宜家仓库。

越南老板最夸张,今年进口再生颗粒增长八成,汽车厂拿来造卡扣,价格比原生料低一截,性能却不掉线。

老外算盘打得精:碳关税眼看要落地,用再生料直接省税钱。

国内玩法更花。

上海工博会上,一台3D打印机吐着黑丝,材料全是破渔网,强度65兆帕,船厂拿它现场补螺旋桨缺口。

金发科技更狠,把再生尼龙和碳纤维捆一起,电池壳体轻掉四成,新能源车能多跑十几公里。

青岛海边,艺术家把两吨染成荧光绿的废网挂成海浪,拍照打卡要排队,门票钱又反哺回收站。

算总账:全国渔网回收率五年从35%飙到63%,相当于每年少往海里倒12万吨塑料。

赣榆一个区就养出六千名分拣工,福建浙江跟着学,培训名单排到今年底。

老周现在不捕鱼,专收网,名片印的是“海洋环保合伙人”,听着比船长还气派。

有人担心风口过去怎么办?

做轮胎帘子布的南通回力已经给出答案:把颗粒拉丝,做成帘子布卖给轮胎厂,溢价25%,订单排到2026。循环经济协会放话,到2025年,汽车里三成尼龙都得是再生料,千亿市场刚开闸。

老周听不懂千亿,他只知道:破网别扔,囤着,价格指不定下个月又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尼龙   普通人   废旧塑料   渔网   赣榆   帘子布   单排   恒力   金贵   颗粒   老外   仓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