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进口消防车2400万!中国连航母都能造,为何却造不出消防车?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中国花2400万从芬兰买了辆消防车!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问,我们连航母都能自己造,火箭也能送上天。

怎么造个消防车还得花这么多钱从国外买?

天价消防车到底牛在哪儿

这辆几千万的消防车是芬兰博浪涛公司造的101米级云梯消防车。

光看数据就知道这玩意儿不一般,车重62吨,长16.9米,用的是全球独一份的等离子焊接技术。

最厉害的是它的云梯,能伸到101米高,差不多就是37层楼的高度。

灭火的时候水能喷到150米远,就算遇到8级大风,它的动态平衡系统也能稳住。

高空作业平台不会晃,还能装800公斤的东西,一次能送4到6个被困的人和救援设备下来。

而我们国内的常规云梯消防车,对比之下差距一下就出来了,大多只能伸到50到60米。

就算是试验阶段能到101米的车型,在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上也比不上人家。

除了云梯,这车的底盘也很厉害,6轴智能底盘带先进的调平系统,就算路面坑坑洼洼,车身也能稳如平地,根本不用担心高空作业的时候会歪。

还有全景热成像和云端通信的功能,就算火场里全是烟,也能精准找到火源和被困的人,还能实时传数据,给消防员救援帮了大忙。

造高端消防车难在哪儿

我们国家的消防车确实和国外的有些差距,也不是我们不想自己造,大家可别以为消防车就是卡车加个水箱那么简单。

高端消防车可是把机械、液压、电子、材料这些好多学科的技术都揉在一起的精密玩意儿,要造好它,还是有很多难题要解决的。

首先就是底盘了,它得撑住101米云梯伸开后的巨大力量,还得稳,德国曼恩、瑞典斯堪尼亚这些国外品牌,做底盘做了上百年,技术积累太厚了。

他们的高性能越野底盘又稳又能承重,有的技术还是从军用导弹车上改过来的。

而咱们国内早期的消防车,好多都是用普通载货车的底盘改的,抗扭能力和耐用性都不够,高空作业的时候总让人担心会出问题。

另外就是液压系统,要把水送到百米高空还得控制好方向,这就需要解决高压密封、毫秒级响应这些难题。

博浪涛的液压系统特别耐造,从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都能正常工作,云梯升降速度能到每秒0.8米,

可我们国内的液压系统,在持续高压输出的稳定性上还差一截,好多关键零件还得靠进口。

再加上云梯用的是航天级的特种铝合金,又轻又结实,焊接的时候用等离子技术,焊缝强度比传统工艺高30%,这些细节上的工艺我们还没完全突破。

而且人家把各个系统整合在一起的技术,我们短期内也学不来。

航母和消防车,根本不是一回事

好多人觉得能造航母就该能造消防车,其实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航母是国家战略级的装备,关系到国家安全,能集中全国最顶尖的资源去研究,不在乎短期能不能赚钱。

主要是要突破技术难关,带动整个工业体系升级,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能在航母上取得突破,就是举全国之力干出来的。

但高端消防车不一样,它是民生领域的特种装备,得跟着市场走,还得算经济账。

首先市场需求就小,根据中国消防协会的数据,每年97.36%的火灾,用三十米以下云梯的消防车就够了,普通国产消防车完全能应付。

需要一百米以上云梯的火灾才占0.5%左右,全国一年也用不了几辆,企业要是花好几亿研发一款高端云梯消防车,开模费就得好几亿,一年就卖个位数,成本都收不回来,谁还愿意干。

而且国外的消防车产业都发展百年了,博浪涛从1893年就开始做,攒了海量的实战数据和专利,从研发、测试到售后一套流程都很成熟。

可我们城市化起步晚,也就是最近这些年超高层建筑多了,才急着要高端消防车,技术研发的时间太短,没那么多积累。

其实我们不是造不出消防车,中低端市场早就被我们自己的企业拿下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这些企业。

今年国产消防车就造了1.2万辆,技术自给率超过七成,像水罐车、泡沫车这些常用的车型,六成以上都是国产的。

就算是高端领域,我们也有突破了,中联重科造的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比进口的还高,能登高、能喷水、还能喷泡沫灭火,打破了九十米以上消防车只能靠进口的局面。

徐工借鉴人家的动态平衡技术,也造出了78米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性能和国外的差不多,价格却只要人家的60%。

这次买博浪涛的消防车,是综合考虑了好多因素做出的结果,高层火灾太急了,研发一款成熟的高端消防车得5到8年,远不如直接进口来得快,能早点用上保住人。

而且买3辆才花7200万,要是自己研发,得投好几亿,还不一定能成,而且进口点高端装备,也能在贸易上平衡一下顺差,符合国际贸易的规矩。

我们不是整体技术不行,而是在高端特种装备这个细分领域还有短板,不过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突围,国家层面给了不少支持。

进口高端应急装备能免税,还鼓励企业搞研发,工信部把高端消防车纳入特种装备自主化专项,给中联重科、徐工这些企业的研发项目给钱,帮他们快点把技术落地。

除了中联重科的113米云梯车,三一重工造了大跨度的举高喷射消防车,中车集团搞出了高速轨道消防车,北方重工攻克了全地形消防车的技术,各种场景需要的高端消防车都在研发。

虽然有些还在测试,但已经能和国外品牌相比较了。

产业链也在慢慢完善,一汽、东风开始专门研发消防车底盘,不用再看国外的脸色,国内的液压企业和高校合作,在高压密封技术上有了突破。

有些零件已经能替代进口的了,根据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数据,国产消防车的可靠性从十年前的85%涨到了今年的92%,和进口的差距越来越小。

结语

我们是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从建国初期连消防车都造不出来,到现在中低端消防车全靠自己,高端领域也在慢慢突破,中国消防车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国制造从弱到强的缩影。

以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高端消防车的需求也会慢慢增加,等市场规模够大了,凭着我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早晚能自己造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消防车   航母   中国   云梯   底盘   技术   浪涛   装备   国外   企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