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生的孩子和不认生的孩子哪种更聪明?真相来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玩耍,不过,当孩子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却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有些孩子非常怕生,看到陌生人就躲得远远的。

有些孩子却不同,不但不害怕陌生人,遇到同龄的小朋友还主动的交朋友。

而家长们对于孩子认不认生的看法,多是“性格”问题,并不会觉得这会影响到孩子的聪明与否,但事实并非如此。

认生的孩子跟不认生的孩子哪种更聪明?真相来了

“唉”,看到孩子面对同小区的小伙伴都畏畏缩缩,小伟爸爸非常的无奈。

小伟爸爸本来是带着孩子下来遛弯的,看到小区的儿童乐园里有很多孩子在玩,看起来与小伟的年龄相差不大,于是小伟爸爸就想要让小伟一起去玩。

但是,到了跟前的时候小伟爸爸才发现,自己的孩子看到同龄的孩子,虽说很想过去玩,不过却似乎存在很大的疑虑。

小伟爸爸尝试着让小伟过去,小伟还是畏畏缩缩的,小伟爸爸就有点着急了,直接命令小伟过去。而小伟爸爸的语气一强硬,小伟就更不去了,并且直接表示“我不想和他们玩”。

但小伟爸爸能够看出来,其实小伟并不是不想玩,而是不想被爸爸训导。

对此,小伟爸爸真的很无奈。其实,孩子之前就比较认生,见了一些不常见的长辈,都“不敢”打招呼。

当时小伟爸爸以为孩子只是对大人这样,没想到对同龄的孩子也是怕生。

当小伟爸爸担心的将小伟的情况告诉孩子妈和老人们时,却被一致认为是“内向”。但小伟爸爸总觉得这样不好。

果不其然,小伟在上了小学之后,成绩总是不温不火,虽说不差,但也到不了班级前列。为此,家里的长辈都觉得这是遗传,孩子生来没那么聪明。

不过,小伟的堂哥可不是这样,小伟的堂哥是叔叔家的孩子,和小伟同一个班,但是他的成绩却很好,几乎次次都是班里的前列。所以,这应该不是什么遗传问题,毕竟都是一家人。

而小伟的堂哥和 小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小伟的堂哥非常的“外向”,从来不认生,并且和小伙伴们玩的时候,也总是非常主动,占有主导权。

比如果小伟找堂哥 玩的时候,刚好邻居的几个孩子也过来玩,小伟的堂哥就能够很好的将两拨人聚集在一起玩。

而在一开始玩的时候,由于两拨人的玩法一件不一样,所以发生了争执,但是小伟的堂哥就很快的将争执给消除了。

并且能够很好的劝说对方“听自己的”,这让小伟非常的崇拜堂哥。但要是让小伟学堂哥,小伟是不管怎么样都学不会。

难道说,真的是“认生”让两个孩子存在了成绩上的差别?还别说,不认生的孩子,确实普遍比认生的孩子更加聪明。

为什么不认生的孩子更加聪明?这3点原因令人无法反驳

①自信更强、积极性更高

不认生孩子,一般都具备较强的自信和积极性,正因为自信,所以孩子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能够成功,才会有原始动力。而积极性高,可以促使孩子主动的和别人交流。

而自信和积极性,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自信的孩子,在遇到不会的难题时,才会想办法去攻克难题,而不是不知所措。

积极性高的孩子,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建立较好的学习态度。所以,不认生的孩子会更加聪明,学习更好。

②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

不认生的孩子,一般人缘都很好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是会经常遇到一些成长问题的,其中就有很多关系到孩子智力发展的问题。

比如孩子对于某个知识点不了解,这时候就能够勇敢的去寻求他人的帮助,不会因为认生而羞于求助。同时,不认生的特点也会让孩子拥有很多的求助对象,从而获得有效的帮助。

同时,由于孩子不认生,朋友也往往会比较多,而当孩子身处某种困境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孩子主动提出求助,就会有人前来帮助,让孩子能够顺利的度过难关。孩子成长过程中,助力的人越多,孩子自然越聪明。

③思维更加敏捷,大脑活跃程度高

不认生的孩子一般思维都比较敏捷,因为他们能够快速的处理与人交流的各种信息,比如应该说什么、怎么做,别人给予的回应孩子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等等。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认生的孩子将会获取更多锻炼神经、大脑的机会,从而让不认生的孩子大脑更加活跃,自然就更加的聪明了。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交际行为会给孩子一种高频的大脑利用率,而大脑用的越多,那么自然就会越灵活,思维也就更加敏捷,孩子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聪明。

孩子认生怎么办?家长可以试试这3种办法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一般受到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当孩子出现认生情况时,多半是家长的示范作用没有做好。所以,要想让孩子不认生,家长首先就需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比如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尽量带上孩子,让孩子看到家长是怎样与别人交流、互动、开启话题、进行回应的,孩子感受的多了,自然就会进行潜意识的模仿,慢慢的就会开始不认生了。

当然,我们在带孩子进行社交的时候,也要选择正确的社交场合。

比如大人准备和朋友一起去夜场,那么这样的场合属于成人场合,我们就不能够带孩子去了。

不过,如果大人去参加聚会、去参加婚礼等等,这些场合都是适合孩子去的,我们就可以带上孩子。

为了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大人在进行交际行为之后,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让孩子进行社交实践,只有言行相结合,才能够给与孩子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知识

孩子有时候认生,其实是缺乏社交知识,比如孩子很想和对方玩,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认生的性格。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知识,比如一些打招呼的话等等,让孩子在产生社交欲望的时候,有话可说。

很多家长对于社交知识的教授不太上心,总是认为“那么简单,孩子能不会?”

比如见到熟人之后一句“你好”、“上午好”、“吃了没?”等等,都是随口的一句话,大人觉得这种程度的社交知识是不需要教的,孩子自己就应该会的。

但是实际上,孩子在没有接受到教育之前,不管这个知识在大人看起来有多么的简单,孩子都是不会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握认知之外的知识。

所以,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要知道孩子出生之后就像“一张白纸”,孩子的任何知识都是需要进行教授才行的,孩子从来不会任何没教过的知识。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自己根本没教过孩子打招呼的话,但是孩子就会了,那不就是不教就会吗?

其实,家长并没有想过,自己没教过,那么别人教过没有?环境教过没有?书籍或是其它媒体教过没有?

✔多带孩子出门,增加孩子的交际机会

虽说现在人们大多住在高楼大厦,但是建议家长们有时间一定要带孩子多外出,这样孩子才有更多接触他人的机会,才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才会变得不认生。

如果孩子经常宅在家里,根本没有机会和其他人交流,就很可能会非常认生。

经常出门的孩子,能够拥有更多接触其他人的机会,不出门呆在家里的时候,永远对着的都是自己的父母。

并且,带孩子出门不仅仅能够获得更多的交际机会,更能够让孩子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与不同的人实现交际实践。

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的时候,遇到了同龄人,那么孩子的交际目的就是一起玩。而带孩子去旅行时,让孩子去买东西结账,孩子的交际目的就是商业活动。

与孩子一起乘车,让孩子规划路线或与司机沟通,交际目的就是交通行为等等。

不同的交际目的,需要不同的交际方式,考验了孩子不同的交际知识,让孩子能够掌握不同的交际方法。

所以,一定要多带孩子出门,在外面孩子的交际能力将会获得更好的锻炼,和更快的增长。

结语

孩子认生并不是孩子的错,所以家长们在看到孩子胆小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呵斥孩子,而是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慢慢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变得不认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育儿   认生   孩子   真相   爸爸   家长   社交   知识   聪明   目的   机会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