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19年,上海张静江公馆的庭院里,14岁的陈洁如在张家做客,她身着素色旗袍,正与朱逸民、张氏姐妹在石榴树下嬉戏。
这位出身绸缎商之家的少女或许不曾想到,命运的转折点正在悄然降临。
当时蒋介石随孙中山、戴季陶造访张府时,一眼看到了这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彼时蒋介石34岁,正处在政治生涯的蛰伏期,而陈洁如的清丽脱俗,让蒋介石一见钟情。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年轻时候的陈洁如,其实说实话还是有几分姿色的,眉清目秀,年轻貌美。
这段相差20岁的恋情从一开始便充满戏剧性,蒋介石以近乎偏执的执着展开追求:每日守候在陈家弄堂口,托人转交情书。
他经常守在张家大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盼着陈洁如出现,等陈洁如现身。
还有一次,命运弄人,两人在张家不期而遇,狭路相逢,蒋介石立马紧紧逼上去,非要陈洁如当场表态,到底答不答应和他在一起。
陈洁如被逼得没办法,心里又慌又乱,最后实在拗不过,只好勉强答应蒋介石,可要娶陈洁如,也得过了丈母娘这一关。
陈洁如的母亲也不是好糊弄的,她专门请人去调查蒋介石的情况,发现蒋介石不仅已经有了一妻一妾,而且还没有个正经稳定的职业。
陈母觉得蒋介石这人靠不住,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当下就一口回绝了蒋介石的求婚。
但蒋介石哪肯轻易放弃,他开始动起了脑筋,四处找关系,他找到了张静江,又通过张静江搭上了孙中山这条线。
他不停地跟陈母表明心意,说自己是真的想明媒正娶陈洁如,陈母架不住他这么软磨硬泡,再加上有张静江和孙中山在中间周旋说和,最后还是勉强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
蒋介石一看陈母松了口,赶紧跑到陈洁如面前,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已经和原配妻子以及侍妾彻底断绝了关系,还深情款款地许下承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1921年12月5日,16岁的陈洁如,在众人的注视下,成为了蒋介石第三任公开承认的妻子,这张是两人的“婚契”,上面不仅有蒋介石和陈洁如的照片,另有张静江、戴季陶签名。
婚后第三天,按照咱们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新婚夫妻得去拜见女方娘家的长辈。
蒋介石和陈洁如这对新人早早地就出发了,下午3时半左右,他们的轿子稳稳地停在了溪口,陈洁如下了轿,抬眼望去,只见一座气派非凡的老式房屋矗立在眼前。
就在房屋大门前,站着一位妇人,她身形略显矮小,但气质温婉优雅,浑身散发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
蒋介石赶忙快走几步,来到妇人身边,满脸堆笑地跟陈洁如介绍说,这就是原配毛福梅,陈洁如听了,大大方方地跟毛福梅打了招呼。
1922年,蒋介石和陈洁如正沉浸在溪口的蜜月时光里,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可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广州的电报打破了这份宁静。
蒋介石接过电报一看,原来是孙中山先生发来的,让他赶紧返回广州,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陈洁如心里也满是难过,来到毛福梅面前,拉着她的手,非常舍不得的向她道别。
随后,蒋介石和陈洁如收拾好行李,乘船离开了溪口,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上海,在上海的一处住所里,陈洁如第一次见到了蒋经国。
蒋经国当时还是个半大孩子,瘦瘦高高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看到陈洁如,有些腼腆地叫了声“上海妈妈”。
后来,蒋经国十多岁的时候,和弟弟蒋纬国一起被送到了上海,兄弟俩先是在万竹小学读书,后来,他们又转到了浦东中学继续求学。
陈洁如对蒋经国那真是疼爱有加,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蒋纬国有时候也会跑到陈洁如的住处来玩,他嘴巴可甜了,一口一个“庶母”地叫着。
陈洁如每次听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拿出好吃的点心和好玩的玩具来招待他。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蒋介石每次从广州回到家乡,身边总会带着陈洁如,陈洁如不仅是他生活上的伴侣,还以秘书的身份,形影不离地随侍在他左右。
她把蒋介石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蒋介石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
而毛福梅呢,她就像一座沉稳的大山,以不变应万变,她深知蒋介石的身份和处境,所以对陈洁如一直都十分礼让,两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
陈洁如本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心里清楚毛福梅是蒋介石的原配,所以一直对她怀着深深的尊敬,对待蒋经国和蒋纬国这两个孩子,她更是倾注了满满的爱。
她经常带着孩子们去逛街,给他们买各种漂亮的衣物和好玩的玩具,孩子们每次收到礼物,都会开心得又蹦又跳,对这个陈家姆妈也越来越喜欢,整天都围在她身边转。
自从两人结为夫妻后,日子虽说也有过不少甜蜜时光,可美中不足的是,两人一直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何香凝来找陈洁如,两人一拍即合,打算去广州平民医院看看就在这时,她们碰上了一位姓萧的侨眷产妇,了解到才知道,这产妇前面已经生了八胎,每一胎都是女孩。
这一回,好不容易又生了个孩子,结果还是个女婴,在那个重男轻女观念还比较重的年代,这产妇心里头别提多绝望了,便打定主意要把这个刚出生的女婴送人。
何香凝和陈洁如跟着产妇进了病房,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小床上的婴儿,她思来想去,决定跟蒋介石商量商量,把孩子抱回家养。
在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后,陈洁如给女儿取名“陪陪”,和英语里的“婴儿”(baby)读音相近,又想着要是这孩子以后能带来个弟弟陪伴她,那就更好了,于是就先给孩子取名叫“陪陪”。
陈瑶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蒋介石对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后来还亲自给她取了个名字叫瑶光。
在两人离婚之后,瑶光就跟着养母陈洁如一起生活,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陈洁如决定让瑶光随自己改姓陈。
早在蒋介石和陈洁如感情正浓、打得火热如胶似漆那会儿,命运的齿轮就悄然开始转动,蒋介石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于孙中山先生的宅邸里结识了宋美龄。
蒋介石这人,本就是个野心勃勃、见异思迁的主儿,一见宋美龄,那心就像脱缰的野马,开始心猿意马起来,得了陈洁如这块“陇地”,又惦记上宋美龄那片“蜀地”。
当时就有不少明眼人看出蒋介石这花花肠子,纷纷指责他“好色”,说他见一个爱一个,实在是不地道。
不过,蒋介石对宋美龄如此着迷,可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姿色迷人,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蒋介石深远的政治野心。
蒋介石心里清楚得很,宋家在当时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家背后不仅有庞大的家族势力,还和西方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是能和宋家联姻,那对他以后在政治上的发展,简直就是如虎添翼,能让他在权力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蒋介石只能狠下心来,开始谋划如何让陈洁如离开自己,好为宋美龄腾出位置,一场围绕着权力、爱情和婚姻的风云大戏就此拉开了帷幕。
蒋介石的花言巧语一套一套的,为了能让陈洁如乖乖离开,他编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劝陈洁如去国外进修,说让她出去学五年。
要是陈洁如不同意,他就摆出一副痛不欲生、要死要活的架势,在蒋介石的花言巧语下,陈洁如只好表示退让。
陈洁如和蒋介石破裂,是1927年8月,蒋介石东渡日本前夕,8月1日晨,蒋介石单独来到陈洁如母亲家,以作告别。
蒋介石让陈与张静江女儿一起坐船去美国,陈洁如开始不答应,在陈洁如母亲的斡旋下,蒋介石发誓以5年为限,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否则天打雷劈,放逐海外,永不回来。
说起来,蒋介石和陈洁如的婚姻,只有6年时间,大部分岁月在南方的广州度过,他们的关系开始于上海,亦结束于上海。
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世纪婚礼背后,是陈洁如被迫签署的离婚协议书,这份用英文撰写的法律文件,将七年的婚姻简化为“政治联姻的阶段性产物”。
更讽刺的是,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宋美龄在给罗斯福夫人的一封信中,竟把陈洁如轻飘飘地描述成“蒋公早年的秘书”。
仿佛陈洁如和蒋介石曾经那七年相濡以沫的夫妻生活,从未存在过一样,只留下这么一个干巴巴、冷冰冰的称呼
陈洁如到美国后,许多记者一度尾随,企图挖掘新闻,陈洁如一行以“无可奉告”搪塞。
同年12月1日,蒋介石如愿以偿,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而这场婚礼,也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久之后,蒋介石便顺理成章地复出,重新坐上了权力的宝座,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
而次年春天,他才派出江一平律师与陈洁如洽谈离婚条件,此时的陈洁如早已经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被迫同意与蒋分手,正式离婚。
陈洁如与蒋介石离婚后,杜月笙曾送她一笔巨款,因此,她出国后,物质生活不成问题。
但是此后的陈洁如,从此再未踏入婚姻殿堂,把全部精力化作自我成长的强大动力。
在留美的五年多时光中,刻苦钻研英文,甚至还养起了蜜蜂,和学习了各种园艺,还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
1933年,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赴美之前,她放心不下年幼的养女,便把她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照顾。
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往昔的回忆一点一点在脑海中想起,但这里有她牵挂的亲人,她还是归来了,回到上海后,陈洁如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期间给蒋介石写过几封信,蒋介石批给她5万元。
1971年1月21日,陈洁如因中风在香港养和医院离世,让人意外的是,这位终身未嫁的女性积累了丰厚财富,最终养女瑶光为她操办后事并继承了遗产。
央视网——红颜命薄: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2011年11月28日
南海网新闻——揭秘:蒋介石用刀相逼求婚 讨来艺妓老婆(组图)2010-12-24
更新时间:2025-05-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