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留给年轻人的四句忠言:穷时守住三件事,富时明白一个理

文|春和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出入有私人飞机、随手投资就是几个亿,李兆基的“钞能力”让无数人向往。

可昔日别人16岁还在学校啃书本,他却已经在码头扛大包、在杂货店端盘子,受尽白眼。

从灰头土脸的打工仔,到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亨,他的逆袭之路堪称一部现实版“爽文”。

但比小说更震撼的,是他用勤劳、眼光和诚信书写的商业神话。

以勤为径,夯实成长根基

成功成名的李兆基看起来光鲜亮丽,住着超百平大房子,出入有豪车接送,在商业上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但他的年少岁月却格外地清苦贫寒。

16岁就因为家境不好辍学打工,在社会闯荡受尽冷眼。

因为年轻又没学历,他只能做卖力气的活。

辗转到有更多工作机会的香港,他做搬运工,在杂货店做帮工。

秉持着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他将人生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勤劳虽未必能让人大富大贵,但却能为人生兜底。

勤奋,是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的中华传统美德。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寓言故事,蜜蜂和蝴蝶在花园相遇,蜜蜂不断采蜜,储存起来为后续整个蜂群的生存发展努力。

蝴蝶每天晒太阳,饿了就在花园吃点,过一天算一天。

它看着蜜蜂天天工作,嘲笑蜜蜂这么辛苦不也和自己一样。

可当秋天来临花朵凋谢,曾经勤劳工作的蜜蜂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安稳生活,蝴蝶却死在了寒冬。

而年少的李兆基就这样守着“勤劳”的内核,赤手空拳在世间闯荡。

在不断地努力生活中,他也为自己寻找着出路。

很快,他首次看到了人生的机遇。

审时度势,把握时代机遇

在李兆基分享的成功经验中,学会看大局、看形势和看趋势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年少时的他在日复一日给人打工的辛勤劳作中,渐渐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正值20世纪50年代,社会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造就了大量的黄金交易,不少人开始购买金银保值,金铺生意十分火爆。

看到这个情况后,想做这个生意又并不了解实际行情的他,找来朋友一起商议去金铺当学徒。

在金铺学习的过程中,他迅速积累了大量人脉。

而在不久后,属于他的金店“永安金号”开了起来。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到收入不错的金店老板,他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但这还不够,他依旧用精准犀利的眼光在市场上寻找着更大的赚钱机会。

50年代后期,香港房地产开始兴起,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动态。

1958年,他与朋友合作创办了“永业公司”,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

没那么多资金开发新楼盘,他们用的是“收购旧楼,翻新后再售出”的盈利方式。

效果不错,积累了一定资本后,他们才开始了大规模涉足土地开发项目。

1963年,曾经的“永业”就成为了“新鸿基地产”,公司的首个大型住宅区“美孚新邨”开始了建设。

在时代发展中,看到大势所趋的他,凭借着自己不断在社会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吃上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到1975年,他成立自己的独立公司“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人生48载,年近半百的他成为了享誉全港的地产界大佬。

有了如此成就,他并没有就此退休养老,反而更加努力奋斗。

1997年亚洲风暴来袭,许多投资者抛售股票,撤资保资的时候,他以十分独到的眼光嗅到了商机,购入了大量股票。

2004年,他又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公司”,通过出色的资本运作,在三年间将500亿港元变成1700亿港元。

此举让他在投资领域声名远扬,成为备受瞩目的商业人物。

李兆基凭借着勤劳和对时代机遇的精准把握,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在漫长的商业征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诚信为本,塑造个人品牌

在他还是个金店老板的时候,他就秉持着“诚信”的原则。

当时他与何贤等一系列香港有头有脸的人合作,交易多年,他始终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货物、不拖欠款项,也不寻找理由让合作方不快。

如此经营模式,为他的商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交了钱拿不到房,这样的社会新闻多少会有网友为之痛心疾首。

生意做大了,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把消费者的利益抛之脑后的事情,对于李兆基来说是不诚信的表现。

后来的他抓住风口,进入房地产领域后,率先推出了“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

在降低普通人购房门槛的同时,他严格遵守与购房者签订的合同,不仅保证房屋按时交付,还保证房屋质量。

这样的经营理念,是他能够将生意越做越大的根本。

在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带领着员工开疆扩土风光无限。

20世纪70年代股市震荡,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现象,当时稳健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并没有拖欠员工工资,也没有跟随大流疯狂裁员,而是一个人扛着压力,维持公司运营,直至后来市场再次蓬勃。

人生风雨大浪之下,他始终坚持着诚信为本,这让他不只拥有了好口碑,更成为了商界人人称赞的大鳄。

然而,财富的积累并非终点,如何合理运用财富,实现更大的价值,才是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

李兆基在这方面,同样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出色的实践。

赚钱要成功,使钱也要成功

相信不少网友看过一些富豪在赚到大钱后,沉醉于纸醉金迷,纵情享乐,过着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生活。

但这样的人结局往往是,在某一场风暴中遭遇灾难,人生一夜崩塌,从高处跌落。

成功赚到钱后,守住本心,合理使用这些财产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依靠房地产和股市起伏成为人人羡慕的巨富之后,李兆基开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他成立了“李兆基基金会”将钱用在刀刃上。

2006年,他捐献3.3亿元开展乡村医生培训,超123万农民参与培训,最后培训出了1.1万余名乡村医生。

除此之外,他还捐建了900多所农村医疗站。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先后捐款近6亿港元,其中8000万港币建设的“广元市中心医院”,服务了共600万人口。

广元市中心医院

在教育方面,他也不遗余力。

2012年到2016年期间,他旗下的基金会出资1.2亿元,与教育部合作开展了“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

不仅如此,他还为复旦大学捐建了“李兆基图书馆”,并在各大高校设立奖学金。

李兆基中学

可这一切并没有就此停止。

2021年,他为郑州洪灾捐款1500万元,2023年又为京津冀及东北赈灾捐款2000万元,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时,他再次捐款2000万元。

从医疗救助到教育扶持,再到灾难救援,李兆基通过基金会,在多个领域持续践行着社会责任,将善意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结语

从寒门少年到商业巨鳄,李兆基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普通人的奋斗之路。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坚持,都在为未来铺路。

其实,这个世界从不缺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更值得我们仰望的,从来都是脚踏实地、心怀善意的奋斗者。

部分消息

是商业领袖也是慈善家,清华、复旦发文缅怀李兆基 | 澎湃新闻

多年蝉联亚洲首富的李兆基,给后人留下了这8条核心建议 | 蓝鲸新闻

1750亿李兆基财散人聚,家族添丁重奖2亿 | 21财闻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娱乐   忠言   守住   年轻人   商业   勤劳   人生   蜜蜂   广元市   社会   领域   公司   香港   港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