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详情。标志着我国手机将正式迈入“无卡时代”。
从SIM卡到Mini SIM卡,再到Micro SIM卡和Nano SIM卡,SIM卡一直在向“小”演变。无论体积如何缩小,它始终是一个需要小心翼翼保管的物理卡片。而这一切,都将随着eSIM手机业务的正式来临而改变。
手机无需插卡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但这并不是eSIM卡技术的主要价值点,它的影响可能远比消费者看到的更深远。
什么是eSIM?
eSIM被称为嵌入式SIM卡或者电子化SIM卡,它将传统的收计划卡通过电子化直接嵌入设备芯片,用户无需在设备上再插入实体卡就能开通使用电话通信网络服务,功能上和普通SIM卡无异。
eSIM不同于传统的SIM卡,它直接嵌入设备的主板,一般不属于任何一个运营商。
此前,eSIM技术在国内已经在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应用,此次获批意味着正式迈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
目前,宣布支持的eSIM手机的有苹果、华为、OPPO等厂商。10月17日,iPhone Air正式在国内开启预购,成为首款登陆国内市场的eSIM手机。就在前一天,OPPO也发布了国产首款支持eSIM的旗舰手机——Find X9 系列,这款新机将于10月22日正式开售。此外,华为等厂商的eSIM手机,也将陆续上市销售。
eSIM可以带来哪些便利?
传统SIM卡存在着卡槽影响防水、SIM卡和终端接触式连接的可靠性不佳等问题。而eSIM集成在手机内部,不需要在机身开槽,可以让手机等终端设备更轻薄,可扩展的内部空间也更大,还可以提高手机的防水等级。
从硬件角度来说,这种变化可以把成本降下来,尤其是对于一些可穿戴设备,比如手表、眼镜,智能项链、戒指等其他需要进行通信的工具,如果插入一个SIM卡,体积会很大,而使用eSIM会更加方便。
对手机来说,实体SIM卡会有损坏的情况,需要去营业厅补卡,eSIM则不太可能出现此类情况。使用eSIM后换号会更加方便,用户通过网上申请即可,通过这种“空中写卡”的方式,用户可以批量开通、灵活变更签约和变更运营商。不过,目前商用试验期间,三家企业暂不开放线上办理,用户可持eSIM手机到线下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业务。
此外,人们去一些地方旅行,也可以很方便地切换到当地的运营商,不像过去要开漫游,或者买张当地的卡。
eSIM的影响比消费者看到的更深远
无需插卡提升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便捷性,但这却并不是eSIM卡技术的主要价值点。它的影响可能远比消费者看到的深远。
首先是对手机设计和手机产业链的影响,去掉SIM卡槽后,主板空间可重新规划,布局更灵活。这些变化会影响到手机产业链,少一道装配工序,使手机制造工艺更简化,卡槽、卡托、卡针产业则面临淘汰,这是一个年出货量上亿的小型零部件产业,eSIM普及意味着这些零部件逐渐退出手机产业供应链,涉及几百家中小配套厂,其中甚至包括上市公司。eSIM出现意味着手机主板设计将内置eSIM安全芯片,从卡片到芯片,这将迫使手机主板和通信模组供应商调整设计方案,意味着强化了芯片厂商(如高通、联发科、华为海思)对通信控制的主导地位。
其次,eSIM卡的应用还将对运营商市场产生重大影响。eSIM激活、转网、绑定都可通过云服务完成,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来不用再去营业厅,削弱了运营商的入口优势,同时加强了手机厂商的影响力。传统SIM卡时代,卡由运营商掌控;eSIM时代,控制权可能部分转向手机厂商,未来运营商实体营业厅有可能逐步走向消亡。
此外,eSIM把用户身份“云化”,这意味着一旦出错或被篡改,可能造成号码身份被劫持,损失巨大,因此对数据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监管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eSIM安全机制。这也包括防止数据跨境外流,以及防止境外运营商体系干扰国内实名制。工信部的“试点商用”将是一次连带监管安全兜底的制度性创新。总之,eSIM商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数字身份体系的延伸。如何在“便捷”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是中国eSIM推广的最大挑战。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用户数据格式、SIM卡管理接口差异极大,从SIM卡向eSIM过渡,将是一个持久性工程。
从全球来看,中国eSIM手机整体比国外晚了五至七年,目前eSIM普及已超过100个国家,欧美日韩早已无卡化。尽管eSIM卡在中国仍在谨慎摸索阶段,但中国手机品牌出海必然要涉及eSIM卡技术,中国放开eSIM,也是与全球通信标准接轨的需要。
你会考虑办理eSIM吗?
评论区聊聊吧!
综合 | 央视新闻 人民网 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新京报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