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布鲁克林篮网和曾凡博签下一份训练营合同。但这不是他第一次远赴大洋彼岸打球了。
而曾凡博第一次追梦的经历,得失参半。
在哈尔滨出生的曾凡博,从小跟着打过黑龙江省队的曾庆秋一起练球,后者是他的父亲。但那只是基本的投篮、运球基本功,而不是青训队那样的专业训练。
曾庆秋给曾凡博只是做了一个篮球启蒙。直到11岁那年,一名从大城市来的职业队教练听说哈尔滨五中有个小伙子篮球打得不错,把曾凡博带到了北京接受全方位的专业培养。
这名教练叫安宏乐,是北京首钢三队的助教。
五年后,首钢男篮内部推出了一项计划,他们希望送一批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到美国,探索一条中国球员接受国际化青训的道路。
这项计划被命名为“雏鹰计划”,曾凡博正是其中一员。
湖人队是曾凡博赴美学习的第一站,但此湖人非洛杉矶湖人,而是佛罗里达洲橘子县的温德米尔预科学校男篮的队伍名(范子铭的弟弟范子宏如今也在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以体教双优闻名,而校园生活也和职业青训队的作息完全不同,曾凡博花了一点适应与国内全然不同的环境与生活节奏。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时钟大概走到5点,曾凡博就要听着闹钟的声音起床,因为六点钟就要准时开始早训。由于曾凡博的身份是高中生球员,那么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早训结束后,他就要简单的洗漱,迎接一天的文化课学习,直到晚上七点再回到球馆,进行额外的训练。
虽然佛罗里达是各种文化的大熔炉,但第一次离开祖国独自在海外生活,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不是那么容易。
“刚开始我觉得有点难,因为那个时候我在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和训练环境,身边也都是陌生人,需要时间适应”,曾凡博说他当时也想过打退堂鼓,但真正赛季开始之后,他也就逐渐适应了。
篮球成为曾凡博在异国他乡找到自己社会位置的方式,他在温德米尔的菜鸟赛季已经令教练对他刮目相看。
“他很听话,学东西也很快,执教凡博让我感到很快乐”,布莱恩-霍夫甚至惊喜地说,自己很少遇到曾凡博这种好苗子,“在高中赛场执教一名2米05的前锋,并不常见”。
没有确切的统计显示曾凡博菜鸟赛季的完整数据,但我从橘子县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中找到,曾凡博那个赛季前20场比赛打出了场均11.4分8.4篮板2.3助攻1.7盖帽的表现。
“教练梦寐以求的队员”,这是当时这篇报道对曾凡博的形容。
在温德米尔的第二个赛季,对环境更适应的曾凡博扮演了更重要的战术角色,场均得分也提升到了15.5分。另外他全能前锋的基本盘也没有丢,仍然交出了7.5篮板2.1助攻,以及可以取代中锋的2.6次盖帽。
当时的曾凡博是佛罗里达洲最好的高中生球员之一,ESPN和247体育都把他评为货真价实的四星高中生,以及纳入全美前100的范畴里。
ESPN一度把曾凡博排在全美第33的水平,而247体育则不认同ESPN的评估,把曾凡博放在第77的位置。
虽然是77位,但这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水平。
那一年,波杰姆斯基排在第72,他后来成为2023年的19号秀。去年的13号秀德文-卡特在第87,第117位还有个布莱克-韦斯利,他是2022年的首轮25号秀。
2020年7月,佛罗里达当地的两所大学向曾凡博发出了邀请信,其中包括创造过NCAA连冠传奇的佛罗里达大学。另外,阿拉巴马伯明翰分校、杜兰大学、乔治亚南方大学也对曾凡博相当感兴趣。
而4个月后,另一所篮球强校,冈萨加大学也邀请曾凡博成为他们的一员,曾凡博欣然接受。
但是,曾凡博加入冈萨加大学征战NCAA的计划并未成行。
由于曾凡博与北京首钢签订了职业合同,这份合同将在2020年12月生效,也就是曾凡博将会在那时起开始领取工资,而NCAA并不允许有合同在身的职业球员为大学球队打球。
也就是说,除非北京首钢和曾凡博解约,否则他就无法加盟冈萨加大学。但这对于北京男篮来说,显然是强人所难,而且首钢本就希望曾凡博能够早点学成归来,进入一线队增强球队实力。
而且新冠疫情的侵袭也让曾凡博不得不回到国内,这样一来首钢更不想放走曾凡博了。
但是,2021年6月,发展联盟点燃队的机会吸引了仍然想在海外打拼的曾凡博,随后双方出现分歧。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首钢虽然支持曾凡博去海外深造,去参加NBA选秀,决定给曾凡博一年的时间去闯。但曾凡博团队却要求首钢延长曾凡博赴美的期限,这导致双方在谈判桌上一度争执不下,无法达成共识。闹得篮协不得不下场从中调解,最后才经过一系列的协商,首钢同意放行曾凡博在发展联盟尝试一年。
不过,曾凡博当初在点燃队打得其实相当一般,22场比赛场均5分2.3篮板1.1失误,命中率只有38.5%,离谱的是罚球命中率跟运动战一样,都是38.5%......
发展联盟的糟糕表现影响了曾凡博参加选秀的计划,他退出了芝加哥联合集训,效仿偶像孙悦奔走全美不同地区单独为各式各样的球队试训,但他最后没有像孙悦那样用表现征服高管,在选秀大会挣得一个席位。
同时这次失败的经历也让曾凡博体会到,“学生球员和职业球员的区别”。而他需要从头做起。
2022年,曾凡博回到祖国履行他和北京首钢签订的合同,但伤病问题始终影响着他融入CBA的节奏,而且他也一直在战术定位的问题中挣扎——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持球前锋,但他的最优解是瑞士军刀。
曾凡博刚回中国的时候有点钻牛角尖,他很想让自己适配时兴的持球前锋审美,从而丢掉了自己的无球、防守基本盘,以及作为绿叶的姿态。
直到上赛季,也是曾凡博在CBA打球的第三年,22岁的他终于想通了,他是什么人,应该打什么样的篮球。
曾凡博应该打什么样的篮球?
在他11岁那年刚到首钢三队的时候,安宏乐已说,“我们希望他成为一名从一号位到五号位都能打的球员,当时大家都认为以他的身高是个内线,但我们却没有按单纯内线的方式去培养他”。
“三对三训练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后卫、一个锋线、一个内线组队。但曾凡博这组,我们会安排两个大个子球员,让曾凡博去处理球、支配球”。
2019年在球员工会组织的全美前100高中生球员的训练营中,在场边观赛的钱德勒-帕森斯则觉得,“防守突出、跑跳能力出色”的曾凡博首先应该从一名合格的锋线做起,然后再去想别的技能。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但想要越级挑战更高水平的联赛,先把地基打好也许是优先级更高的事情。而在一名NBA球员的视角下,他明白什么才是能在联盟立足的东西。
所以,许利民给曾凡博量身打造了适合他的无球战术,让他少拿球,多切入,利用曾凡博高大的尺寸去冲击篮筐,去制造篮下的错位霸凌。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运动战命中率从42%左右,突然拔高到52.6%的水平。
虽然曾凡博拿球少了,但他在进攻战术的参与度却一点儿没少,他20.8%的回合占有率排在本土同位置球员第7位,属于CBA最高的那一档。
再配合他越来越稳定的三分球,本土最强锋线便塑造出来了。
算上发展联盟的那一年,这是曾凡博当职业球员的第4年,他已经不再是当年对于职业联赛毫无头绪的愣头青,他认清了差距,接受了现实,并且把姿态放低,对于自己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曾凡博说去年的休赛期他打磨技术之余,也在加强自己的核心力量和对伤病的控制,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在职业赛场立足需要什么样的属性,而这是他过去在发展联盟没有概念的事情。
如果我们回看4年前发展联盟的曾凡博,和现在对比,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名球员。
我当初看了一些小曾在发展联盟的比赛,而我得出的结果是,他有意识,但单薄的身体无法支撑他与大洋彼岸的高水平球员对抗,即便那是发展联盟。
当初的曾凡博是花架子。但现在身体更强壮、无球内容更优秀、终结能力更强的小曾,是中国男篮第一战力。
所以,这一次曾凡博以临时合同加入篮网,虽然名目上没过去好听,可机会却比之前好得多。
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经过3年的打磨,曾凡博能力更强、觉悟也更高,此乃人和。
而下赛季的布鲁克林篮网是一支完全推倒重来的球队。要知道,他们今年选了五个新秀。这样一支以年轻球员、甚至大部分是新秀构成的球队里,论资排辈的优先级大概会被压缩到最低。
篮网队目前名单上大大小小各种合同的21名球员,其中11名球员年龄还不足23岁,另外有一半则是非保障状态,那么在这种球队打球,人人都值得被赋予机会,谁会冒出头都不足为奇。即便是一份不起眼的临时合同。
并且,篮网队的锋线竞争并没有想象中激烈。
小迈克尔-波特固然锁定主力位置,但排小波特后面的,要不就是像德雷克-鲍威尔这样的新秀,要不就是杰伦-威尔逊、泰瑞斯-马丁、托桑-厄沃马这样的非保障合同球员,能力和资历都没有完全压曾凡博一头。
所以,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人才市场竞争工作,谈不上谁已经保送上岸了。
即便退一步说,就算拼关系,那么在蔡崇信和中国这层关系之下,曾凡博也更像是关系户。
就算没有拿到双向合同,下属发展联盟的长岛篮网也可以作为临时的落脚点,为日后“重返”布鲁克林做准备。
而篮网高层一直都相当重视长岛篮网,将要在下赛季大力开发长岛篮网的品牌价值,负责商务的摩根-泰勒定了每场比赛吸引3000名球迷的上座率目标,并且渴望引进一些“名气十足”的球员。
那么,背后是整个中国市场的曾凡博,能给这支球队带来多大的量能不言而喻。此乃地利。
美国那边已经有球迷给曾凡博想好外号了,Fanbo = Fanboys ,妥妥的球迷宠儿。
还有,杰伦-威尔逊、泰瑞斯-马丁身高都没有超过2米,曾凡博所属的锋线生态位其实就和他们错开了。
穿鞋身高2米08、臂展2米10,并不像当初崔永熙那样被全方位压制。而去年9月,篮网和崔永熙签了一份双向合同。换句话说,小曾完全有底气在常规赛开始前,将手里的训练营合同转成双向合同。
甚至从篮球潮流的审美角度出发,曾凡博才是最适应NBA比赛节奏的中国新生代球员。
要知道,杨瀚森在CBA、国家队体现的影响力并不如曾凡博。
话说糙一些,在CBA因为打法原因给“后卫当工具人”、季后赛甚至都摸不到球的杨瀚森可以打NBA,那为什么曾凡博不可以呢?
而且,杨瀚森首轮被选中告诉我们一件事:NBA和CBA虽然仍有鸿沟,但人性总是容易让很多事情走向极端,比如在上升期过度乐观,又比如在低谷时过度怀疑——而过去几年中国篮球的至暗时刻,似乎让我们高估了彼此的差距,也低估了中国球员的可能性。
当初曾凡博冲击NBA没能取得成功,一方面是自身能力不足,从球技到觉悟上都没有达到NBA的标准,这是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和舆论环境的双重影响也确实导致曾凡博的留洋路磕磕绊绊,这是客观原因......
但这次,随着杨瀚森出乎意料在首轮被选中,成为又一个中美篮球沟通的桥梁,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
青岛队也非常识时务地做出表率,让杨瀚森放心打NBA。那么在这股留洋热潮的裹挟下,北京首钢也会给曾凡博更宽松的待遇,而不是像上次闹得那么难看。
首钢不也借许利民的口表态了吗?
“小曾如果出去闯,我希望他能在那扎根,甚至全队都去,那才好呢!”
而这大概就是环境赋予的天时吧?
那么,有天时、有地利、也有人和,就请别再说曾凡博只是在中国赛替篮网卖票的吉祥物了。
他这次“追梦之旅的第二章”,真的有戏!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