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和面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曾经在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人民的头上就仿佛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剑。
就在萨达姆被宣布处决的那一天,科威特上下举国欢庆。
都以为未来的国家会是光明的、是充满希望的,但是现如今真的如百姓们所愿了么?
2003 年 12 月 13 日,提克里特的一个农场里,美军特种部队正在密集搜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踪迹。
突然,一个士兵对着草丛里的地洞大喊:“出来!”
几秒钟后,一个头发像鸟窝、满脸胡茬的老头爬了出来,正是萨达姆。
他当时穿着一件脏夹克,手里攥着一把 AK-47,却没敢开枪。
被士兵按在地上时,他还嘴硬:“我是伊拉克总统,你们应该尊重我。”
可回应他的,是冰冷的手铐和士兵的嘲笑:“总统先生,现在你只是个战俘。”
这个地洞深不到 2 米,里面只有一个睡袋、一瓶水和几块饼干。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在宫殿里指挥千军万马的人,会躲在这种地方苟活?
后来,他被逮捕后,媒体曝光了他在狱里洗袜子的照片。
那个总穿着军装、眼神凌厉的萨达姆,穿着三角内裤蹲在水池边,手里搓着袜子。
这张照片让不少阿拉伯人觉得憋屈:就算是敌人,也不该这么被羞辱。
审判时,萨达姆倒是硬气,指着法官骂:“你们不过是美国的傀儡!”
他还撂下狠话:“没了我,伊拉克只会更乱。”
当时没人信,可后来的事,偏偏印证了他的话。他担心的 “乱”,比想象中来得更凶。
萨达姆统治时,伊拉克就像个高压锅。
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本来就有矛盾,可萨达姆用铁腕手段按住了盖子。
那时候,巴格达的居民不管信什么教,都能在一个市场买菜,孩子能在一个学校上学。
可2003 年,美军打着”自由”的旗号,推倒萨达姆雕像时,就像把高压锅的盖子猛地掀开,种族之间的仇恨再次被激发了。
2004 年,卡兹米亚清真寺被炸,300 多人死在血泊里。
什叶派人举着尸体游街,喊着要让逊尼派血债血偿。
2006 年,萨迈拉金顶清真寺被炸毁,这可是什叶派的圣地。
这下彻底炸了锅,什叶派民兵开始疯狂报复,挨家挨户搜逊尼派人。
逊尼派也不含糊,汽车炸弹直接往什叶派集市冲。
有个巴格达老人回忆:“以前邻居家孩子总来我家吃点心,后来他家门上挂了逊尼派的牌子,我家挂了什叶派的,见面都不说话了。有天夜里,我听到他家传来枪声,第二天就没人了。”
这个国家开始内斗,别的国家隔岸观火。西方说过要给伊拉克 “民主”,可选出来的政府只认自己人。
伊拉克更乱了,什叶派掌权后,一口气开除了 40 万逊尼派官员和军官。这些人没了工作,手里还有枪,干脆就投靠了反政府武装。
ISIS 后来能壮大,这些人功不可没。
然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打着 “自由” 旗号的战争,背后全是生意。
要说,伊拉克为何会天降横祸,那肯定是萨达姆差点砸了美国的饭碗。
2000 年,他在电视上拍桌子:“以后伊拉克石油,用欧元结算!”
二战后,美国定下规矩:买石油必须用美元。
各国为了买油,就得存美元,美国就能靠印钞赚钱。萨达姆想用欧元,等于要拆美元的台。
所以,美国说伊拉克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就是找个借口,将石油生意归为己有。
但更讽刺的是,美国忙了半天,倒帮了伊朗。
萨达姆在位时,和伊朗打了 8 年仗,就为争夺中东第一话事人的位置。
他一死,伊拉克什叶派政府跟伊朗好得像兄弟。美国等于花了几万亿美元,给对手送了个盟友。
而对科威特人来说,萨达姆的死,却是噩梦的结束。
科威特位于波斯湾顶端的 “新月地带” 附近,周边环绕着沙特、伊拉克、伊朗等石油大国,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出的重要节点。
萨达姆在世时,早就瞄准了这里。
1990 年 8 月 2 日,科威特人正在过周末,突然听到坦克轰隆隆的声音。萨达姆的军队一天就占了科威特,总统都跑了。
伊拉克士兵闯进老百姓家,把冰箱、电视往卡车上搬,连金项链都抢。他们还点燃了油井,黑烟遮天蔽日,白天都得开路灯。
萨达姆派了个叫 “化学阿里” 的人管科威特,这人杀人不眨眼,光是在科威特就杀了几千人。
直到 1991 年,多国部队把伊拉克人打跑,科威特才重获自由。
可只要萨达姆活着,科威特人还是睡不着觉。
他们国家小,打不过伊拉克。所以萨达姆被处决那天,科威特人放了三天烟花,有人还举着 “谢谢你,布什” 的牌子。
推翻萨达姆的政权这件事,有人重获自由,有人一无所获,有人白忙活一场,有人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
现在的伊拉克,40% 的人是 15 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会刷 TikTok,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可就是找不到工作。
巴格达有个大学生,投了 200 份简历,最后只能去开摩的。
他说:“我爸妈总说,萨达姆时期虽然严,但至少能找到工作,能吃饱饭。”
石油赚的钱,大多进了官员口袋。有报道说,伊拉克每年贪腐的钱有 200 亿美元。老百姓看病得去私人医院,学费贵得吓人。
有人说:“我们现在能骂总统,能上街抗议,这是自由。可自由不能当饭吃,孩子饿了,我拿什么喂他?”
萨达姆当年说 “没我伊拉克一文不值”,虽狂,却有几分道理。
伊拉克人想要自由,也想要面包,可现实却让他们二选一。美国用炸弹送来的 “自由”,没能带来好日子,反而让教派成了仇人,让青年没了希望。
其实,一个国家的好坏,不在于是不是 “民主”,而在老百姓能不能安稳过日子。伊拉克的故事告诉我们:别人给的自由,往往带着陷阱;自己挣来的面包,才吃得踏实。国家的路,终究得自己走。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