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敢正面刚中国的原因:141年前两国纷争,让我们暴露致命缺点

1884年为农历甲申年,日本军部参谋荒尾精化名“豫州商人”潜入汉口,于茶肆听闻一桩趣闻:北洋水兵因争买折扇与日本浪人发生争斗,被对方以柔术摔得鼻青脸肿。彼时这场市井闹剧被当作普通外交纠纷,但是好似一根针刺破脓包,原来历经二十年洋务运动,大清水师虽说购置了定远号铁甲舰,官兵基本的格斗已经处于下风

李鸿章筹建海军的时候便喜好算账,一艘定远舰的造价相当于江南制造局年产值的三分之二。但是账本未记录之事为,管带刘步蟾的德国教官曾抱怨中国水兵无法区分经纬仪与罗盘,彼时同期日本海军兵学校学生已经在用沙盘推演黄海海战。更为讽刺的是,1886年北洋舰队访日展示武力,长崎市民目睹定远舰巨炮震颤,日本小孩却围绕舰载小艇研究焊接工艺,这种对于技术细节的热衷,此后致使甲午战争期间吉野号射速比济远舰高出五倍,造成降维打击。

洋务派有自信是有道理的,张之洞的汉阳铁厂能够轧制钢轨,盛宣怀的电报局在十八省都有分布。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军工如同盆景一般,“枝叶繁茂但根系不相连”是致命的伤,他发现福州船政局造舰所用的钢全部依靠进口,而佐世保海军工厂能够自产装甲钢板

日本对华情报搜集的状态既病态又精密。荒尾精的“乐善堂”汉口分号里,货架上当归黄芪后面藏着测长江水文的绳尺,店员每月所交的《商事调查报告》实际是记录驻军布防的密档。这种全民都如同间谍一般的疯狂,源于明治维新初期的生存焦虑。1874年侵台失败后,大久保利通在《建国策》里写道日本要是像稻穗不向大陆扩张准得干枯

和清朝“中体西用”的矜持不一样,日本的改革如同换血一般。东京大学首任校长加藤弘之公开宣扬“强权即公理”,福泽谕吉的《脱亚论》直接将中国划分为“恶友”。这种哲学上的决绝,使得伊藤博文在签订《马关条约》时敢称“贵国是老夫子,今日学生竟得教训先生”

觉得甲午战败的原因在1884年就已埋下,那一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佩纶等清流领袖于天津酒楼上慷慨激扬地称“洋人腿直不能屈”且主战奏折写得较为华丽,但是无人去查福建水师战舰炮膛老化状况,直至法军炮弹将马尾船厂炸毁,才发现大炮射程不足敌舰一半

黄海海战前,那虚胖的自信达到了顶峰。丁汝昌接到日军动向急电的时候,京津官员正在给慈禧万寿节排练贺表。更为离谱的是,前线炮弹不足的警讯被户部郎中以“吉日不宜言凶”压了半月

日本能赢的关键或许就蕴含在很多不显眼的对比之中,北洋舰队所使用的威斯汀豪斯气压计需要聘请洋技师来进行调试,而日本“三景舰”的精密仪器已经能够由东京职工学校毕业的人员自行维护了;如同两国对待铁路的态度,清廷由于风水因素将吴淞铁路予以拆除,日本则正在借贷资金修建东海道本线,并且铁道局章程还明确规定军事运输比商事优先

洋务运动如同在旧袍子上绣金线,明治维新则是直接更换骨头;定远舰炮塔装甲接缝能够塞进硬币,吉野号乞开斯速射炮能够零件通用,这工业体系的差距比“天皇省膳费买舰”的励志故事更为关键

马关春帆楼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突然向李鸿章感慨,称他们国家洋务官员的考察报告很多是由自己同窗协助撰写的,此话或许是攻心之举,但却暴露出日本对华研究深入到如同毛孔般残酷的真相,但是清廷很多重要人物大多无法区分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区别

历史存在暗线。梁启超后来发现,甲午前后日本编译的《支那经济全书》,实际上是剽窃上海学者姚锡光未刊行的《东方兵事纪略》。原来在崩溃之前,就有清醒的人记录下病灶,只是声音被盛世的喧闹所淹没了

2014年打捞致远舰的时候,考古队员于舰长室发现嵌进钢板的怀表,指针停在17点06分,此与日本史料记载的济远舰率先逃阵时间相同。这种细节所带来的刺痛感,较宏观反思更为让人揪心,真正的落后,不在枪炮射程,在于每个齿轮的精度、每刻时间的重量

倒想起一个寓言式对照:伊藤博文在李鸿章遇刺后前往紧急探望,表面为关怀实际是施压,这一场景被日本史书美化为“侠义”,实际上本质还是狼对受伤虎的算计。或许141年后重读甲午,不要再纠缠“樱花与牡丹谁更美”的审美之事,应当看清:所有命运给予的危机,早已在每个被忽略的日常里敲响过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历史   日本   纷争   中国   缺点   年前   原因   北洋   明治维新   甲午   汉口   洋务运动   清廷   海军   水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