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淋漓时,别立刻做这些事!

夏季炎热

一场大汗淋漓后

有人习惯吃点冰饮

有人喜欢冲个冷水澡

还有人习惯对着空调吹

但贪凉一时爽

后悔伴终身

轻则让身体不适

重则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01.爱出汗,是身体虚吗?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度左右,就是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调控的。即使坐着不动,人体释放的热量也相当于60瓦灯泡。正因如此,皮肤每时每刻都在出汗,只是汗滴还未成型就蒸发了,这种情况叫“隐性出汗”。

当身体活动起来(比如运动、进食、情绪激动)产热增多,或者当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也会随之升高,倘若排汗机制失灵或超载,人就会发生中暑或热射病。专家表示,在相同环境下,出汗多少与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的发达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对散热要求也高,更容易出汗。比如,青壮年往往比老年人出汗多,孕期及产后比非孕期女生出汗多。

人体汗腺有200万~400万个,源源不断地将汗液输送到皮肤表面。每个人汗腺的数量和发达程度不同:汗腺多且发达的人,自然出汗多;先天汗腺少或者不发达的人,就会出汗少。手心、脚心、腋窝、脖子这四个部位出汗多,通常属于原发性多汗,是一种基因决定的多汗现象。

总的来说,对多数人而言,只要身体觉得舒适,出汗多或少都是健康的、正常的,不必担心焦虑。

02.大量出汗,做这些事很受伤

大汗淋漓后,别着急凉快,当心身体受不了。

■立刻冲凉或对着空调冷风直吹

汗水未干,冷水莫沾。出汗后最好用毛巾擦去汗液,或者换件衣服,待汗水消失再温水洗澡。大汗淋漓时若受冷水刺激,易形成“寒包火”的状态。

浙江48岁的李先生(化名)在出了一身大汗后,用冷水冲了个澡。6个多小时后,他逐渐感觉到胸闷,开始以为是中暑,没有重视。结果胸痛一直未缓解,伴随着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样疼痛,呼吸也越来越费力。到医院就诊发现,是急性心梗发作,心脏前降支血管完全堵塞了。

为什么冷水浴会引发一名壮年男子心梗发作?医生解释,在高温时人体的毛孔是处于开放状态,便于汗水的排出,有效降低人体的体表温度。但当开放的毛孔突然遇到冷刺激,就会突然关闭,不仅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危及生命。“我们常常能看到游泳的运动员,他们在下水之前会提前做一些准备运动,将泳池水拍拍四肢和胸前,也是为了提前适应水温。”

42岁的黄先生(化名)是一位厨师,骑电瓶车去工作的路上经历暴晒后汗流浃背,就赶紧站到了饭馆空调前。吹了不到10分钟,家人发现他捂着胸口蹲下,不住喊疼,连忙呼叫了120送医抢救。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解释,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血管内的斑块容易脱落,堵塞血管。

此外,长时间吹空调会影响排汗系统正常运行。高温天要给身体主动出汗的机会,不是特别闷热时,不妨关掉空调和电扇。

■ 大口猛灌冰水饮料

气温高时,很多人会喝凉水或冰水,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炎、腹泻。这种“骤冷”还可能使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栓塞等严重问题。

浙江28岁的王先生在烈日下行走,身上出了很多汗,热到不行,在路边买了一个冰淇淋解暑。第一口冰淇淋入口时,王先生感觉非常凉爽,接着又往嘴里送了一大块,却突然感到前额部往后抽筋一样疼痛,整个大脑被“冻住”似的,王先生赶紧到医院就诊。

接诊的医生介绍,有一种头痛叫“冰淇淋头痛”,与快速食用冰冷食物有关。一是将冷饮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对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二是运动或劳作后出汗,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诱发头痛。当一种冷物质接触到口腔顶部(上颚)或喉咙后部,导致这些区域的小血管收缩,然后迅速扩张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 湿衣服在身上自然干

出汗衣服也会跟着湿透,不要长时间穿着湿衣服,以免感冒。过多的汗液会刺激皮肤,如果衣服透气性较差,汗液浸渍可能会诱发马拉色菌毛囊炎、痱子。

■ 坚持待在高温环境中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中暑。已经大量出汗后,要及时避开“热环境”,进入一个相对凉爽干燥的环境中,缓解不适感。

03.出汗太多可能是病了

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手心脚心爱出汗,有可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常伴有嗓子干、失眠等情况。症状有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夜晚盗汗等。

大腿根部出汗,或许是肝经湿热所致,常伴有阴部潮湿、尿少等症状。症状有阴部潮湿瘙痒、尿少、尿黄、大便黏腻等。饮食忌辛辣、油腻、甜食,避免饮酒。

鼻头出汗,可能意味着脾虚。症状有抵抗力较差、气虚乏力、易感冒等。

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专家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 甲亢

身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 糖尿病

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 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和全身性多汗症。

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动较明显的时期,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更容易情绪烦躁、多汗。若是不严重,保持环境凉爽、衣服透气即可。

■ 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04.大汗后,这样做利于健康

■ 用毛巾擦去汗水

浑身大汗时稍微休息一下,等汗收了再用温水冲澡,也可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此时皮肤毛孔及毛细血管可迅速张开,有利于热量更好地散发出来。

■ 尽快换掉湿衣服

平时尽量穿纯棉透气的衣服,大量出汗后,有条件者要尽快把湿衣服换下来,避免着凉或引发皮肤疾病。

■ 及时补充水分

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水,不少人口渴时才想起喝水,但此时身体已经失水2%了。但要少量多次,也不要喝冰水和饮料,避免电解质失衡和胃肠痉挛。此外,还可以喝些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或薄荷柠檬茶。

先用温开水漱口,缓解口渴;10分钟后可分几次喝少量的电解质水,补充大量出汗丢失的盐分。半小时后可饮较多的水,以满足人体各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每次100~15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如果觉得不够解渴,过3~5分钟后再喝一点。

■ 适当吃点“酸”味,少吃辣食

吃一些辛辣刺激、肥甘甜腻的食物,更容易大量出汗。建议合理膳食,多吃果蔬,适当喝一点酸味饮料。平时出汗较多的人,多吃些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钙多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吃些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可以吃些酸枣、葡萄、山楂、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养生   大汗淋漓   汗腺   汗液   衣服   血管   身体   空调   高温   酸味   皮肤   体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