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第一杯茶,为何首选正岩大红袍《桂花仙》?

这款《桂花仙》大红袍,是一款已经连续上架了好几年,拥有粉丝无数的,正岩大红袍。

别人家拼大红袍,肉桂省用着的,高香小品种是大量注入的。

而这一款桂花仙,则大大不同。

它的主人家里,肉桂山场多如牛毛,是以,在大红袍中拼入大量的肉桂,跟“何不食肉靡”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

肉桂富户的思维,总是与常人不同。

而这种不自觉的炫富,倒是全了茶友们喜欢“肉桂味大红袍”的心愿。

而今年,这款花名唤作桂花仙的正岩大红袍,它除了继续保持浓郁的桂皮香之外,又有了新变化。

木质香异常明显。

木质香这么早就出现在一款武夷岩茶的盖香上,并非常态。是以,陡然闻到这阵子纯朴自然的木质香的时候,村姑陈亦是讶然。

原来这款拼配大红袍,拼入的水仙,竟然是十分有年纪的一款。

要知道,好的水仙是可以单卖,并且价格不菲的。舍得用有树龄的水仙来拼入大红袍中销售,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

足见这位制茶师,并非急功近利派,并非唯利是图派,他是有认真在做茶,是有认真在对待茶的。

并且,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的。

我喜欢这样的制茶师。

村姑陈只推荐这样的制茶师的作品。

2025正岩大红袍《桂花仙》

【品鉴笔记】

第一冲:

圆融的焦糖香,是这款武夷岩茶盖香的基调。

那种熟悉的,老制茶师专有的,深深蕴含在茶叶细胞深处的,手艺密码。

让闻过的人,只消闻上一次就会牢牢记住。让喝的人,喝过一回就永远不会忘记。

直到下一次,下一回,再次闻到,再次喝到的时候,还会记忆犹新,说,哎,对对对,是了是了,就是这个味道。

这就是老师傅的魅力所在。

是一种感觉,讲不清,道不明,只有舌头和鼻子知道。

盖香的第二层,是木质香。

木质香是老丛水仙和高丛水仙独有的标志性气息。普通的、没有年纪的水仙,是不可能有这种木质香的。

这说明这款大红袍,拼配的时候,制茶师是极认真的。

也说明这款大红袍,制茶师是极重视它,极尊重它的,就仿佛在尊重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每一次制茶。

有了这股木质香,大红袍的基调就出来了。

岩骨花香的骨,就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盖香的第三层,是轻盈的焦糖香和花香。

原本,这花香清冷着,但有了焦糖香的衬托,这花香居然就甜蜜起来,有了雨后那小小族的金黄花蕊里释放出来的幽香的样子。

金秋正是桂花香飘扬的时候,从街上回来,带了一衣裳的冷香,闻到茶叶的的桂花热香,两香交互间,竟然不知道,是冷桂艳,还是热桂艳。

汤色是晶莹的,通透的,橙黄。

那种很深的,很深的橙黄。

橙到在阳光下,它近乎一种透明的,深红。

汤水是柔的,细滑的,香软的。

像是江南的水,江南的柳,江南的烟雨,江南的秋月,朦胧着,柔情万种。

汤水中的滋味是丰盈的,有木质香在打着底,有花香轻盈似蝶,有焦糖香浑厚质纯,还有发酵生成的圆融风味,在调和着诸香。

细柔得,像一个梦。

第二冲:

花香清盈得像一只太姥山上野花丛中翩翩的蝴蝶,欢快地振动着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采摘着花蜜。

清甜的鲜果香,淡淡地冒了出来,尾随在这股花香的后面,像是给美丽的彗星拖上了一条尾羽,那样华美地,扫过天际。

焦糖香是第三个跑出来的,它在盖上仪然自得,仿佛一位成年的兄长,拥有无比的见识,豁达地看着兄妹们玩闹嬉戏。

最后又是花香出来,清盈淡雅的,收了个尾。

把诸香的尾调统一成了,素淡的黄色小花。

那在春夏秋冬,只要不是天气太热,都会簇拥着大片大片宽大厚实又柔韧无比的桂花叶片中间的,画龙点睛似地明黄明黄的,桂花。

这一冲的汤色,跟前一冲一样,近乎于深深的橙。

这是焙到足火的茶,所独有的一种汤色,是那炙热的炭焙房,那七彩的炭火生成的高温热度,慢慢侵入茶叶的细胞后,所生成的,绚丽的晚霞色。

夺目又生辉。

汤水的滋味是清盈的,不厚不重,不浓不酽,不薄不空,不轻不飘。

是正正好的柔美丝滑,是正正好的轻盈如绢,是正正好的婉转娇俏。

回甘是迅速生上来的,在舌上,如一曲悠扬的巴赫,悠长,深情,缠绵悱恻。

回甘里花香是清甜的,还有更轻微的果香,也是清甜的,连水仙的木质香,肉桂的桂皮香,也是清盈而清甜的。

仿佛把这些芳香,都浸入了一只水晶雕成的大碗当中,接着,又往这只晶莹剔透的碗里,加入了一大杯的鲜榨梨汁。

果甜与果香与花香与焦糖香与木质香与桂皮香与桂花香融为了一体。

泡在瑶池仙汤里,吃一只仙桃,也就这般的享受了。

第三冲:

桂皮香在揭盖的那一刻,如同一个顽皮的小童,挥舞着桂枝,跳出了盖碗。

桂花香却在桂皮香出来的那一刻,一个回眸的距离里,闪现于盖顶心处。

莹莹地,释放着清甜的花香。

而果香,清甜的小浆果的香气,也随之冒了出来,在桂花香与桂皮香之间间,灵动地冒着泡。

木质香因为过于质朴纯粹,在前述的芳香飘摇过市之后,它才沉稳地显露了出来,低调地,内敛地,彰显着雄厚的实力——高丛以上水仙的,粗壮木质部那宽广的木质香。

焦糖香仍旧存在,只是更淡了一些,更柔了一些,像被一团薄云遮住的月亮,光华柔润,并不耀眼。

汤色跟前两冲一样,并没有变化,还是那种深深的橙黄。

只是,汤水中的滋味感,变了。

此强彼弱间,木质香成为了主角,那种苍劲,苍茫,沉朴如连绵群山一般的伟岸,磅礴而来。

木质香转淡之后,是花香,桂花香与桂皮的辛辣感,交织而来。

桂花香在上,桂皮香向下。

于是,鼻端是清甜的桂花香,而喉间,桂皮的辛辣,在你不经意间,突然刺你一下,又一下,再一下。

而桂皮的辛辣感当中,喉咙处还有坑涧茶所独有的幽深清凉感,如新月般冉冉升起。

桂皮的辛辣。与坑涧的薄荷汤,便如此和谐地,共存了下来。

回甘同前一冲一样,迅速而猛烈地升起来。

津液也如洪水一般的涌出舌面,裹挟着花香,果香,桂皮香,木质香,焦糖香,酵香....

生成一曲宽广平和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中秋节   首选   桂皮   焦糖   花香   清甜   水仙   肉桂   江南   辛辣   橙黄   轻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