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赔光64亿,华谊兄弟的倒台,从背刺周星驰的时候,就早有预兆

“几乎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可以比得上巅峰时期的华谊兄弟”。

2009年,它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娱乐公司,手握冯小刚、张纪中、周星驰等一线巨星资源,市值一度突破800亿,风光无限!

创始人王中军,更是眼都不眨地拿下3.7亿的梵高真迹以及1.85亿的毕加索真画。

王中磊则坐拥多处上亿的豪宅,女儿的生日派对上,随便一瓶红酒就高达5万元。

但谁都未曾料到,这般辉煌的华谊兄弟,竟会因为与周星驰的一纸合同纠纷跌落神坛。

短短四年,华谊累计亏损64亿,市值蒸发近90%...

如今,再看华谊兄弟的倒台,才发现早在兄弟俩“背刺”周星驰时,便已初现端倪……

«——【·周星驰遭背叛·】——»

2013年的春节档,由周星驰和华谊兄弟联合拍摄的电影,《西游降魔篇》成了本年最大的“黑马”。

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狂揽12.46亿票房,创下了当时华语电影的多项纪录。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投资方华谊兄弟和周星驰团队却因为“钱”闹掰了!

要把这事说清楚,得先从双方最初的“合作条款”说起。

早在2011年,华谊兄弟就和周星驰的公司——比高集团签了合作协议,约定一起拍《西游降魔篇》。

当时华谊是主要投资方,负责出钱和后期的发行,周星驰这块儿就负责创作和拍摄。

按最初的约定,票房分成是分阶梯算的。

简单说就是,电影票房越高,周星驰团队能拿到的分成就越高。

比如票房在5亿以内,周星驰团队拿固定比例;超过5亿,那就是8000万;要是能冲到8亿以上,比例再涨一截。

当时双方都觉得这方案合理,毕竟票房好大家都多赚,也能激励周星驰团队把电影拍得更出彩。

可等电影上映后,票房远超预期,麻烦就来了。

本该分给周星驰团队的1.77亿,但最后到手还没一半多,于是他周星驰团队找到了华谊,让他们将剩下的8610万元补完。

但华谊对此却不认可,说自己是按协议实打实算的,你就该分到这么多。

双方各占各理,那问题出在哪了呢?

«——【·“阴阳”合同·】——»

其实问题就出现在“口头约定”合同上。

周星驰控股的崴盈公司称,周星驰与华谊老板王中军是口头商定,若票房超5亿,华谊要给额外票房分红。

之后,双方通过邮件就该分红问题商讨并形成了《补充协议二》。

周星驰团队觉得,既然有了口头约定,又通过邮件达成补充协议,那这就是有效的。

但华谊兄弟不认,他们强调《补充协议二》最终没有双方签字、盖章,不具备法律效力,且声称当时只是洽商,因分歧大没最终签署。

华谊还指出,即便协议成立,分红基数也不是总票房,而是他们实际取得的票房收入。

两边各执一词,谈了好几次都没谈拢,无奈之下,2014年初,周星驰团队一纸诉状把华谊兄弟告上了法庭,要求华谊支付拖欠的分成款,还得赔偿利息损失。

这案子一曝光,立刻在娱乐圈炸开了锅。

舆论一开始大多偏向周星驰,毕竟他是“喜剧之王”,粉丝多,大家看电影也都是奔着他取得。

所以,不少网友骂华谊“过河拆桥”——电影靠周星驰火了,赚了钱就不想多分,太不地道。

案子审了快两年,期间法院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可都没成功。

直到2016年,法院才给出了一审判决,判决结果是,华谊确实得给周星驰团队补一部分钱,但远没到周星驰团队要求的“数千万”,只有几百万元。

最终,华谊全胜,虽然官司打完了,但这事对双方的影响都不小。

«——【·华谊兄弟“倒台”·】——»

华谊“过河拆桥”的名声传开后,不少导演和演员在和他们合作时都多了个心眼,合作前会把分成条款抠得特别细。

且这已经不是华谊第一次与顶级创作者分道扬镳。

之前2010年,冯小刚就因为《唐山大地震》的分成问题与华谊产生龃龉,只是当时并未引发太大波澜。

而与周星驰相关的事件之所以成了关键转折点,恰是因为它发生在华谊发展的特殊节点。

当时华谊正试图从传统影视公司转型为“去电影化”,转而重金布局实景娱乐、游戏、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他们先后斥资19亿元收购游戏公司银汉科技、10.5亿元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10.8亿元收购Angelababy等明星持股的东阳浩瀚。

这些高溢价并购大多签有对赌协议,看似锁定了利润,实则埋下了巨额商誉地雷。

2016年,华谊兄弟的营业收入出现近10%的下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达4000多万。

2017年,虽然凭借《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等爆款电影,华谊兄弟的业绩有所回升,但这种回升只是短暂的。

从2018年开始,华谊兄弟的业绩再次急剧变脸,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值。

2018-2021年,华谊兄弟归母净利润累计净亏损超过64亿元,公司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为了缓解财务困境,华谊兄弟开始了自救之路。

他们又重回“电影行业”,2021年,华谊兄弟又推出了电影《你好,李焕英》,凭借贾玲优异的演技,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54亿。

电影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谊兄弟的财务压力,也让公司看到了希望。

之后,他们又开始大规模寻求股权融资,试图通过定增等方式来补充资金。

2020年4月,华谊兄弟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2.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自身的问题,这一定增计划历经多次修订后,最终于2024年8月宣告失败。

到2023年,华谊兄弟已经濒临退市边缘,总市值从巅峰时期的近900亿元缩水至不足50亿元。

实控人王中军、王中磊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不得不通过卖画、卖房来维持公司运转。

这也导致之前花高价购买的画和纪念品彻底砸在了手里。

如今回看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这事儿,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合作时把丑话说在前面,条款写得越细越好,总比赚了钱却闹得反目成仇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娱乐   预兆   兄弟   周星   票房   团队   电影   公司   西游   东阳   净利润   过河拆桥   口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