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种改良”:号召女性杂婚“借种”,强制改变后代基因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上世纪初,日本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种改良运动”,甚至号召本国女性与“洋人”结婚,“借种”生出高个儿混血娃,试图靠换基因“脱亚入欧”。

但这场持续了近百年的“身体实验”,最终只留下了一组尴尬的数据:2020年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72.1厘米,比1995年还降了0.8厘米,当年出生的混血儿中,超过60%因社会排斥沦为“隐形人”。

这场“换种计划”是怎么开始的?又为什么会彻底失败?

起因还得从1868年明治维新说起,那时的日本,刚被美国军舰“黑船”轰开国门,彻底看清了自己与西方的差距,蒸汽轮船、铁路、西装,样样都比日本先进,更让日本人难受的是,西方人看他们的眼神,像在看“未开化的人”。

这种“被看不起”的羞辱感,像根刺扎进了日本社会,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剪短发、穿西装、改历法,连天皇都带头吃牛肉,但日本人照镜子时还是犯堵,觉得他们的这小短腿咋看都看不顺眼。

这时候,一群日本学者站了出来,抛出个“科学”主意,就是“人种改良”,他们的理论很简单,日本人身高矮、体质弱,是因为“基因不行”,只要让日本女性和欧美人结婚,生出“高鼻梁、大高个”的混血儿,就能“优化”日本民族。

这理论听起来荒诞,却被包装得很“学术”,1884年,《时事新报》记者高桥义雄发表《日本人种改良论》,声称“黄种人智力优秀但体质孱弱,白种人体质强健但智力平庸,二者结合能生出‘完美后代’”。

更离谱的是,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们竟真的开会讨论,未来要设立“婚姻优选中心”,按“遗传标准”给日本女性配对“优质洋人”。

当时的日本社会,对这种“科学”理论深信不疑,横滨、神户这些“国际都市”,洋人俱乐部成了日本女性的“热门社交场所”。

这种“借种”风气,甚至蔓延到了民间,1910年,大阪一家纺织厂的女工集体罢工,要求厂方“给女工放假去教堂,多接触外国工程师”,1920年,京都的艺伎馆打出广告:“会外语的艺伎优先接洋客,说不定能嫁个金发丈夫。”

连日本政府都推波助澜,1924年,日本外务省出台《鼓励国际婚姻暂行办法》,规定“与欧美人结婚的日本女性,可优先申请出国签证”,1930年,厚生省甚至拨款建立“混血儿援助基金”,声称要“保障优生后代健康成长”。

但日本的“人种改良”计划,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首先,这些混血儿根本没被当成“优生后代”,二战结束后,日本各地出现了大量“驻日美军与日本女性所生的混血儿童”。

据统计,1950年全国这类儿童超过20万,但他们的命运却凄惨至极,学校里被同学骂“杂种”“父不详”,户籍上被盖上“特殊标记”,找工作时雇主一看照片就摇头:“我们不招‘外国人’。”

更讽刺的是,日本政府承诺的“援助基金”根本没到位,1952年,一位叫金泽美智子的混血女性在接受采访时哭着说:“我从小到大没穿过新衣服,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坐最后一排,说‘别把日本孩子教坏了’。”

其次,“基因决定论”本身就不靠谱,现代遗传学早就证明,身高受营养、环境、运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基因只占60%。

日本战后经济腾飞,青少年营养大幅改善,但1960年到2000年,男性平均身高仅增长了1.2厘米,这说明,光靠“换基因”没用,社会环境才是关键。

最根本的问题,是日本社会的“排外心态”。即便混血儿有日本国籍,也被视为“非我族类”。1972年,日本修改《国籍法》,规定“父母一方为日本人即可获得国籍”,但民间依然流传着“混血儿脑子笨”“性格奇怪”的偏见。

这场持续了近百年的“人种改良”,最终成了一场闹剧,1995年,日本政府终于承认“人种改良计划失败”。

厚生省发布的《人口白皮书》指出:“试图通过跨种族婚姻提升国民体质的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且加剧了社会歧视。”但此时的日本,早已付出了沉重代价:

首先就是文化撕裂,日本社会对“纯血统”的执念,导致混血儿长期被边缘化,形成了独特的“混血弱势群体”,同时政府为安置混血儿投入的援助资金,累计超过5000亿日元,却收效甚微。

再加上日本民族自信也出现崩塌,日本人越想“变白”,越照见自己的自卑,毕竟连身体都要靠“借种”改造,何谈真正的强大?

更讽刺的是,日本人的身高问题,最终靠的是“自我救赎”而非“换基因”,2000年后,日本推行“食育计划”,要求学校午餐必须包含牛奶、鱼类。

2010年,《健康增进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体检,控制肥胖率这些措施让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在20年内增长了1.5厘米,比“借种”管用多了。

日本的“人种改良”史,本质是一场“用身体焦虑掩盖文化自卑”的荒诞剧,他们以为“换基因”能变强,却忘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从来不是靠肤色、身高或血统,而是靠能否直面自己的历史、包容多元的文化、建立真正的自信。

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女性在社交软件上写:“想找个白人男友,生个混血宝宝。”但更多日本人开始反思,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是害怕自己的黄皮肤,还是害怕不被世界接纳?

常言道智者向内寻求力量,不知者才向外寻求,或许,真正的“改良”不是改变基因,而是改变心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努力变得更好。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纪实:日本 “人种改良” 计划,让女人跟外国人借种,多年后为何又矮了?,2024-12-03,中华网官网

近代以来日本人的种族认知,2020-11-15,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历史   人种   日本   后代   号召   基因   女性   混血儿   日本人   厚生   身高   社会   体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