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曾经以“高净值入场券”著称的商场,如今却被一家看起来像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私生子”的店搅得天翻地覆。这家店,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鹿岛”。
它的一件T恤卖19.9元,一个乐扣品质的玻璃饭盒9.9块,一束能点缀心情的鲜花杯只要6.9元。
图源:鹿岛
靠着这种“比白菜还便宜”的架势,鹿岛在短短几年内,年销售额干到了破40个亿,收揽了超过500万会员。
图源:鹿岛
有人说,它是“消费降级”时代的王者,是懂咱老百姓的“中式宜家”。但也有人说,它是“质量洼地”,是用低价编织的“精致穷”陷阱。
鹿岛的崛起,到底是消费者的胜利,还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骗局?
一面是“平替”
一面是“陷阱”
鹿岛的爆火,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A面:消费降级下的“理性之光”
鹿岛的出现,是市场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一次精准回应。
在经济承压的今天,捂紧钱袋子、精打细算,是一种“会过日子”的理性选择。
图源:鹿岛
鹿岛的存在,给了无数普通人一个用更低成本,维持体面生活的选择。它打破了“好东西一定贵”的迷思,告诉我们,生活品质不完全等同于商品的价格标签。
从这个角度看,鹿岛是消费回归理性的一个助推器。它搅动了死水一潭的零售市场,逼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放下身段,重新审视自己的价格、价值。这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消费者权益,无疑是一件好事。
B面:“质量洼地”与“精致穷”的隐忧
争议首先来自“质量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关于鹿岛产品质量的吐槽,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少用户反馈,衣服材质差、洗两次就变形、深色裤子严重掉色、小物件用不了多久就坏了……“质量洼地”这个标签,就像影子一样,始终伴随着鹿岛的低价光环。
图源:鹿岛
这就不得不提“精致穷”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些年轻人,虽然收入不高,但为了维持一种看起来“精致”的生活,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各种物品,最终陷入“穷”的困境。
而鹿岛这样的模式,在一些批评者看来,恰恰助长了这种消费观。它让你觉得,用十分之一的钱,就能买到和大牌看起来差不多的东西,于是你开始毫无节制地购买。
消费者看似用19.9元的T恤和9.9元的杂物省了钱,但从长远看,若这些商品因质量问题被迅速丢弃,反而可能因“买-扔-买”的循环消费而浪费更多金钱,陷入“用数量替代质量”的陷阱。
昔日的游戏规则
正在被改写
曾几何时,品牌就是一切。一件印着logo的T恤,价格能翻十倍。我们习惯了为设计、故事、“格调”买单。
那时候的商场,是精致白领的秀场,是中产家庭的后花园,价格是门槛,也是身份的象征。
但风向,说变就变了。
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那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野性消费时代,悄然落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接地气的“够用就好”。
图源:鹿岛官网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变。当消费者开始把目光从品牌的光环,转移到商品本身的价格和实用性上时,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就被重构了。品牌价值、段位,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消费者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会打开1688,去逛折扣店,为了几块钱的差价货比三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替”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谁能提供“平靓正”(便宜、好看、质量过得去)的方案,谁就能在这场混战中杀出重围。
鹿岛,就是那个嗅觉最灵敏,下场早,也干得最狠的玩家。
从西安小寨走出的“拼多多”
鹿岛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它的故事,得从2017年前后的西安小寨说起。
那时候它还只是一个带着“中式宜家”风格,在地方市场摸索的小公司。从一开始,它就牢牢抓住了两个核心词:实用主义和低价。
图源:鹿岛官网
它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需要你专程驱车几十公里去“朝圣”。像前段时间的LV巨轮餐厅。鹿岛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做你生活中的“顺路生意”。你可能刚在商场吃完饭,或者看完电影,下楼的时候路过,看到门口那一大片鲜艳的鲜花,顺路就走进去逛一逛。
进去之后,你发现东西便宜得离谱。一把雨伞、一个碗、一件打底衫,都是那种你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随手就能买”的东西。这种“顺路消费”和“随手买”的定位,精准地切入了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
图源:鹿岛
为了把这些“随手买”的用户留下来,鹿岛推出了会员制。门槛极低,二十块钱就能办一张终身卡。这二十块钱,可能你买两三件东西省下的差价就回来了。
这招非常高明,它用一个极低的成本,在你和店铺之间建立了一条心理纽带。下次你想买点啥,潜意识里就会想起:“我是鹿岛的会员,去那买能便宜点。”
靠着这套接地气的打法,鹿岛在下沉市场迅速站稳了脚跟。
图源:鹿岛官网
就这样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聚光灯下,成了人口中的线下“拼多多”。
“便宜”之后
鹿岛的进化之路
鹿岛的成功,是其抓住了消费趋势的红利,但当品牌标签被简化为“便宜”和“平替”时,其护城河便显得不够牢固。要从一个成功的“平替之王”进化为拥有用户忠诚度的“消费品牌”,鹿岛还需要过七七四十九关,向“雪王”拜师学艺。
首先砍价是本事,定价才是护城河。
说白了,鹿岛现在便宜,是靠“买手会砍价”。以后要想一直便宜,得把砍价变成“自己说了算”。
大家可以看到“雪王”自建农业公司、工厂、仓储,柠檬、奶粉、咖啡豆直采,跳过中间商省的不是一点半点。
“鹿哥”也可以把做衣服的工厂变成“自家厂”,原料、工价都按自家的来;家纺、织袜产地直接设仓库,货一分、牌一贴,就发店里。把极致省钱供应链印到骨子里。
其次把“打折卡”变成“自己人”的门票
原来20块买张卡,大家只为打折,买完就散。要想让人常回来,得把这张卡变成“自己人”的门票——进群能聊天、能抢新货、能参加线下活动,感觉像加入了个小圈子,不只是省钱,更是找同好。就像lululemon就是中产富婆的标签,买瑜伽裤只是入场券。
图源:鹿岛官网
最后有个能让人笑出声的“人设”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让人朗朗上口,“雪王”也让人过目难忘。
现在大众看“鹿哥”,就是“谁家便宜我找谁”。想要出圈,还得让便宜带上梗,便宜也能高级好笑。
把便宜讲成故事:别再说“我们价格低”,而是“我们帮你把日子过成段子”。让网友玩起来:在微博、小红书开话题 #100块改造出租屋#,大家晒 100 块钱从鹿岛淘的窗帘、地毯、收纳筐,比谁更会省。前段时间刷屏的毛坯房配上鹿岛的装饰只会比网红样板间更硬核。
图源:鹿岛
写在最后
鹿岛抓住了消费风向的转变,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满足了大众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用40亿的营收证明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平靓正”永远是硬道理。
图源:鹿岛
但它所面临的争议,同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低价和品质,是否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在享受“平替”带来的快感时,是否也应该警惕“质量洼地”和“精致穷”的陷阱?
消费降级,不应该等同于生活品质的降级,更不意味着我们要对粗制滥造妥协。真正的理性消费,或许是在价格和品质之间,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图源:鹿岛
对于鹿岛这匹市场黑马,您认为它会开创一个时代,还是很快被新的模式所“平替”?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