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民航1913.8万人次运输量的背后,是无数个像静姝这样的民航人在三万英尺高空的坚守,当乘客享受着云端的便捷时,空姐们却常常被简单定义为“递餐倒水的服务员”。
但正如受访者静姝所说:“如果你认为空乘的工作就是发餐发水,说明你很幸运,乘坐的航班都顺顺利利。”这个被标签化的职业,真实身份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专业与担当。
在很多人眼中,空姐是“靠脸吃饭”的职业,但静姝的经历证明,这份工作远非如此简单,高中时,静姝因《变形计》中农村孩子的困境萌生了当空姐的想法:“听说当空姐赚钱多,我想帮助有需要的人。”
但母亲坚决反对:“这是青春饭,老了怎么办?”即便被送去会计学校,她仍在两年后抓住航空学校的招生机会,通过严苛的选拔进入空乘专业。
航空学校的训练远超想象,7套制服对应不同课程,从化妆礼仪到急救跆拳道,甚至还要学咏春拳法。每天清晨的跑操、语数外的继续学习,让静姝一度怀疑“是不是进了体校”。
但比起会计课的枯燥,她觉得“太好玩了”,更让她意外的是,外貌在专业学习中逐渐退居次要位置,“这里帅哥美女太多了,但真正能留下的,靠的是过硬的技能。”
当空姐不是漂亮就够了,而是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乘客的误解无处不在。有人嫌餐食不好吃,有人因行李超标争执,甚至有人直白地索要联系方式,面对这些,静姝练就了“情绪管理大师”的本领:“很多人要的是情绪价值,多哄哄多道歉就好。”
但触及底线时,她也会坚决反击,航空餐食安全是底线,任何人都不能碰,薪资问题也是常被调侃的焦点,当乘客问起“年薪百万”时,她笑着回应:“10胎妈妈哪有时间赚百万?”事实上,空乘薪资由基本工资、飞行小时费和补贴组成。
疫情期间甚至只能拿最低工资,但她坦然接受:“这一行是‘靠天吃饭’,飞得多赚得多,也让我更珍惜每一次飞行。”在职业素养与个人尊严间寻找平衡,自己知道不是服务员,但不得不做好服务员,因为在航司的天平上,乘客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很多乘客不知道,空乘的首要职责是保障飞行安全。民航局明确规定:“客舱乘务员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客舱安全。”这意味着从旅客登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要时刻留意安全带是否系好、充电宝是否违规使用,甚至观察旅客的神色是否异常。
危险时刻,空乘会化身“人肉护盾”,2023年国航CA1524航班遭遇晴空颠簸时,空姐用身体护住乘客,两人一起被抛向天花板的故事,让静姝深受触动。她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截图:“飞得久的前辈说,这种事随时可能发生,但我们必须冲在前面。”
这些专业训练与应急能力,让静姝对“服务员”标签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飞行全程平顺,乘客自然只看到递餐的微笑。但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就是最后的防线。”
她正在准备头等舱乘务员考核,晋升路径明确:从经济舱到区域乘务长,职业生命周期可达30年。更让她欣慰的是,行业正变得更包容,航空公司开始招聘不同年龄、体型的员工,妆容发型规定也在放宽。
这种变化让她看到希望:“当职业回归本质,年龄不再是限制。我想告诉女儿,妈妈的工作不只是发餐,更是守护每一次平安起落。”
如今,中国民航年运输旅客量已从2010年的2.68亿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6.65亿人次,随着行业发展,空姐的形象也在蜕变:从被调侃“穿裙子还是裤子”,到被认可为专业的安全守护者;从“青春饭”的标签,到明确的晋升路径和职业尊严。
静姝的故事,是无数民航人的缩影,她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三万英尺高空书写着被标签遮蔽的真实人生。正如她所说:“当乘客走下飞机时,可能记不住我的名字,但会记得一段舒适安心的飞行体验。这就是职业的真正价值。”
从“花瓶”到“守护者”,空姐的蜕变折射出中国民航业的进步,当我们在云端享受便捷时,或许应该对这些默默付出的“空中安全员”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她们的工作,远不止于递餐倒水。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