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张靓颖演唱会摔下2米高台,才看清人性可怕,评论区让人愤怒

文|筱晓

编辑|筱晓

10月11日,西安演唱会上,张靓颖唱到《暗恋》高潮部分时,脚下突然一空。

本来还在高歌的人,整个人从两米高的升降台仰面摔落。

观众席的尖叫戛然而止,黑暗中只传来话筒砸地的刺耳回响。

可谁能想到,比身体砸向地面的声音更刺耳的,是事故后某些键盘侠的冷嘲热讽。

歌手坠落瞬间

事故发生在歌曲间奏的走位环节。

由于升降台边缘灯光昏暗、无警示标识,张靓颖的高跟鞋踩空后瞬间失去平衡。

现场粉丝拍摄的视频显示,她倒地后本能屈膝缓冲。

整个过程却始终紧握话筒,20秒内便撑着舞台边缘起身。

这个动作,像极了她的星路,跌倒后从不躺平,而是立刻抓住下一个发声的机会。

她忍着手腕淤青和腿部红肿,幽默安抚观众:“就像小时候被我妈打了一顿那种疼”。

甚至还坚持完成《哪里来的好人》等唱跳曲目。

演出结束后,她甚至发微博调侃自己,反复强调“北京演唱会肯定没问题”。

这种“拼命三娘”式敬业,背后是长期的身体透支。

今年8月,她曾透露体检显示“风湿性免疫力低下”,手掌脱皮流血的照片触目惊心。

事故视频发酵后,网络舆论迅速两极分化。善意与恶言“共舞”。

粉丝与理性网友的关切让人暖心,“隔着屏幕都感觉疼,希望平安”的评论大量涌出。

但另一方却充斥恶毒攻击:“自从刘德华升降台失误火了,明星都学着卖惨”。

更有人毫无依据地宣称舞台下有气垫,指责事故为“炒作”。

张靓颖摔伤后坚持演出,并非“硬凹吃苦人设”,而是不愿辜负观众。

台下有人攒钱数月购票,有人千里迢迢赴约,她不愿意粉丝遗憾离去。

但其实,这已是她职业生涯再次遭遇重大舞台事故,上一次更是摔得不轻。

2015年北京演唱会,她同样因升降台故障坠落,同样带伤唱完全场。

讽刺的是,艺人用健康换来的专业表现,在某些人眼中竟成了“博眼球的筹码”。

正如网友所言:“心里脏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

但那个握紧话筒的少女,从未松开过人生的主导权。

辉煌生涯艰难情路

张靓颖的敬业,可从来都不只是在舞台上,而是时时刻刻。

这或许与她曾经坎坷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5岁时,父亲因肺癌去世,母亲下岗,她被迫在成都酒吧驻唱谋生。

那时的她,每晚唱六首歌赚40元,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生活的重压让她早早学会独立,也锤炼出顽强的意志。

2005年,她凭借《超级女声》季军出道,以海豚音惊艳乐坛。

但鲜为人知的是,赛前的张靓颖,自曝每天只睡四小时。

白天在四川大学自考班学习,晚上练声,凌晨还要去酒吧赚生活费。

她早期因错过《超级女声》海选转战《我型我秀》却遭淘汰。

最终在冯轲建议下等待一年再战《超女》才脱颖而出。

这就像她后来唱的《终于等到你》,有些机会,需要熬过漫长的黑夜才能抓住。

出道后,她不断突破自我,2009年签约环球唱片进军国际。

2010年成为首位亮相格莱美的华人歌手。

但事业有成并不代表情路顺利,她与冯轲长达十五年的情感纠葛,深深影响了她。

当“我养你”变成“你服从我”,一切都在婚姻中变了味道。

2003年,19岁的张靓颖在酒吧驻唱时结识冯轲。

对方却隐瞒已婚身份,以“捧红她”为承诺接近她。

在冯轲的运作下,张靓颖通过《超级女声》走红,但财务和事业决策权长期被冯轲掌控。

2009年两人合开“少城时代”公司,张靓颖占股70%,冯轲仅10%。

但实际运营中冯轲逐步稀释她的股份,到2014年其持股升至60%,张靓颖与母亲仅剩40%。

表面是共同打拼,实则是权力的暗中转移。

张靓颖的收入全归冯轲账户,为母亲买了一条3000元的丝巾,却被冯轲骂的狗血淋头。

这种控制,就像她歌词里唱的“像困兽被困在牢笼”只不过牢笼是爱情的名义。

2018年离婚时,她几乎被迫净身出户,出道以来,赚的6亿资产竟然尽归冯轲囊中。

这段经历让她彻底清醒,离开少城时代后成立个人工作室,才重掌事业主导权。

却没想到,如今因为一场意外坠落,再次看透了人性的险恶。

越凄惨越被骂

张靓颖这次的意外受伤遭遇并非孤例,歌星开演唱会受伤的例子层出不穷。

近年来舞台事故频发,杨宗纬从两米高台跌落头部着地,陈奕迅踩空台阶摔倒。

举办方就像进行了一场默契的“赌博”,赌的是艺人不会出事,赌注却是他们的生命安全。

业内为缩短搭建时间、降低预算,常省略第三方安全审计。

张靓颖团队在彩排时已发现升降台异响,却被以“先演完再修”搪塞。

这种“赌运气”的心态,本质是将艺人生命安全置于资本利益之下。

高度超0.8米的舞台需装防护装置,但张靓颖事故中的两米升降台无护栏、无红外感应。

但同一巡演上海场安装了透明防护栏,西安场却“省”掉了这一关键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并无医护人员及时响应,张靓颖仅靠意志力支撑完成演出。

若主办方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与应急预案,本可避免带伤演出的二次伤害。

对比张靓颖离婚后自立工作室时,对舞台的严格把关,此次事故更显主办方的失职。

过去,艺人带伤演出被颂扬为“敬业”,如今,越来越多人呼吁“安全比演出重要”。

部分网友对艺人的苛责,本质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

将事故归因于“不小心”“太投入”,而非主办方失职,对艺人来说也并不公平。

结语

虽然张靓颖已经发布了声明报告平安,但还是有不少粉丝担心她的身体。

这样的意外一次是失误,两次就应该问责团队有没有好好考虑过安全问题了。

希望张靓颖早日康复,毕竟再出名的歌手也不是铁打的。

你喜欢张靓颖的歌吗,你会支持她的坚强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娱乐   愤怒   演唱会   人性   可怕   升降台   事故   艺人   舞台   演出   粉丝   话筒   敬业   主导权   女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