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丢失近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现在来看,哪些领土最为可惜?

晚清那段历史,当真是屈辱至极,不仅祖国被肆意践踏,

还割让了将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些领土如今有的已经收回,有的则已经变成了别国的手中之物,

那么站在现在回望过去,

这些已经沦为别人领土的地方,到底哪些丢的最可惜呢?

一场海战的失败,把台湾和澎湖列岛这样的大好地方,拱手割让给了日本。

这个屈辱性的事件,不仅是中国在海疆主权的重大损失,还改变了整个东亚的格局。

台湾在东南沿海,位置关键,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跳板。

澎湖列岛则像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守着台湾海峡,

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失去这两地,清朝的东南防线完全暴露,

日本拿台湾做跳板,进一步威胁大陆。

当时的一场惨败,暴露了当时清朝的重大问题,

不光是清政府有问题,整个国家的军队也出现了重大的缺陷。

海军舰队全军覆没,面对一个不管是国土还是人口都远远不如的岛国,

清朝竟然也无能为力,只能割让台湾全岛和附属岛屿,

还要给人家巨额的战争赔款。

从那以后,日本就占了台湾50年的时间,

修铁路、发展农业、改教育,把台湾当战争的后勤基地,

这样的痕迹至今仍有,还有不少台湾人心向日本。

直到二战日本投降,台湾才算回归,

但是这些年以来,台湾问题因外部干涉和岛内分裂活动更复杂了。

中国也不断在宝岛附近多次军演,

向全世界表明,那里永远都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海峡不只是中国内海,还是全球贸易要道,

70%的海上货运从这过,可以说是非常繁荣的。

如果失去对台湾的控制权,

中国在太平洋的主动权会受限,这非常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

台湾的割让是清朝海防崩塌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被人肆意凌辱的写照。

现在两岸统一不只是为了领土完整,还能打破外部对中国的海上围堵,

对我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但和平统一需要时间,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能让台湾民众更认同祖国。

清朝的教训说明,国不强就守不住土,团结才能挡住外敌。

除了台湾之外,香港曾经也是无数国人心中的痛,

英国把视为自己的领土,整整有99年的时间,

这里的丢失不只是清朝东南沿海的失败,更让中国少了个经济重心。

香港的地理位置有多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它背靠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是天然的深水港。

英国人来了以后,把它变成了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

清朝的对外贸易能力被大大削弱。

英国打着通商的旗号,逼清廷开放口岸,

香港成了他们榨取中国财富的工具。

在英国统治下,香港从渔村变成“东方之珠”,但这繁荣是为殖民者服务的。

直到后来清朝没了,在民国时期,同样没法掌控东南沿海的经济,

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直到97年香港正式回归,

我们才算完全收回了这里的主权,这的确是一件盛事。

但回归后,当地融入国家发展不是件容易事,

毕竟一百多年都是按照西方的步调来走的。

后来修例风波和外部干涉,说明殖民留下的问题还影响着社会认同。

2020年《香港国安法》和选举制度改革稳定了局势。

到现在香港GDP已经超过3.6万亿港元,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加入大湾区后,它的作用更明显。

香港的割让说明,经济命脉丢了比领土缩小更麻烦。

清朝要是早点开放改革,可能不至于这么被动。

香港回归证明了国家强大的重要,但社会融合还得继续。

未来,香港要继续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帮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更有话语权。

这些是已经收回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领土,

完全成了别人的所有之物,

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外贝加尔,大概100万平方公里,

在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割让给俄罗斯。

这片地北靠西伯利亚,东临日本海,

本是清朝直接管的,战略和资源价值都很高。

19世纪中期,清朝忙着对付太平天国和英法殖民者,

沙俄就趁机逼他们签条约。

他们把目标盯上了外东北这片庞大的土地,丢掉这里以后,

中国直接没了通往北方的出海口,东北的战略空间被压缩。

其中最为可惜的要数库页岛了,那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也非常多,石油天然气,还有大片的森林矿产,

都成了俄罗斯远东的支柱。

丢掉这里,至今影响中国的地缘战略。

中俄之间的贸易额,早就超过1900亿美元,

其中能源合作是重点,但中国对俄罗斯远东资源的依赖,

某种程度是因为当年的割让。

近年,俄罗斯在远东加强军事,日本海成了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

而这些权力原本都应该是我们的。

外东北的丢失是清朝外交失败的例子。

现在中俄合作能缓解些问题,但能源安全和地缘主动权得自己抓牢。

那段屈辱告诉我们,得靠科技和经济崛起,尽量把当年的遗憾补回来。

外西北,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流域,大概44万平方公里,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割让给俄罗斯。

这片地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清朝西域的防御屏障。

19世纪60年代,清朝忙着平新疆叛乱,俄罗斯趁机占了西北领土。

外西北的割让让清朝对中亚的控制力下降,

丝路通道断了,西北边疆的防御体系也垮了。

在西北的失利,让中国少了对中亚的战略缓冲。

近年,“一带一路”让新疆又成了欧亚的枢纽,

但外西北的割让限制了中国在中亚的影响。

虽然这些年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贸易增长很快,

但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存在还是个挑战。

外西北的失守是清朝战略失误的后果。

丝路断了不只影响经济,还让边疆安全,变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现在的“一带一路”是弥补历史遗憾的机会,

但得小心外部势力在中亚的动作,守好西部边疆。

清朝失地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近代最沉重的记忆。

台湾、香港、外东北、外西北的割让,不只是领土少了,

更是资源、战略和经济命脉的流失。

清朝的教训很清楚:国家弱,领土就保不住;

人民不团结,国家就难强。

这几年,中国的变化让人振奋。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

科技领域像5G、人工智能都走在前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成绩,是对清朝屈辱的最好回应。

但国际局势复杂,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还得时刻警惕。

台湾的和平统一、香港的稳定发展、

“一带一路”的推进,都是在弥补历史遗憾。

我看这段历史,觉得它不只是过去的事,更是今天的提醒。

我们得从中学到教训,用经济、科技、军事的强大,守好每一寸国土;

用团结和智慧,应对分裂和外部挑战。

清朝的山河破碎已经过去,

未来的中国,会用复兴的成就,告慰那段屈辱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历史   领土   晚清   可惜   万平方   清朝   中国   台湾   香港   俄罗斯   经济   中亚   远东   日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