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
中国投资数千亿的宏大蓝图:
西电东送工程,
稳定其运行的,
至关重要的大型水电站,
它们最关键的控制系统,
曾掌握在了谁的手里吗?
答案是:
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施耐德。
在过去20年的岁月,
主导这些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器,
所用的服务器芯片都是他们的。
但,今时已不同往日。
这些芯片,
作为美国掣肘我们的最后王牌,
被攻下了!
15天前,“龙芯”处理器,
在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
——溪洛渡水电站,
接管了指挥权。
从此,中国的水电站,
再不由国外说了算。
国产芯茁壮成长,
斩断美国“芯片锁喉”!
而“龙芯”的背后,
有一位深藏不露的牛人,
他就是:胡伟武。
胡伟武,
天命他为中国芯而生。
18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计算机专业算是风云人物,
1991年毕业的时候,
他拿着400多枚小芯片,
鼓捣出了一个CPU。
“好啊,好啊!”
导师激动到都有些不知所措,
胡伟武这样的天才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免试直接读博,
指导他的,
是“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院士。
那个时候,
海外计算机产品大量涌入,
随之而来的,
还有一纸《瓦森纳协定》,
主要内容,
就是对中国实行尖端科技封锁。
我们花了大价钱,
进口几台高性能计算机,
结果这些机器,
要被放在玻璃围起来的透明空间里,
不许中国人靠近,
并且这座“玻璃房子”外装满摄像头,
由国外专家24小时监视。
这等屈辱,实难忍受!
胡伟武那个时候就立志,
一定要为祖国擦去这样的耻辱!
1998年,
香山科学会议上决定,
中国必须自己做CPU!
胡伟武加入了课题组,
立下军令状:
做不好CPU,提头来见!
而行业内,
其实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件事,
有人认为造不如买,
也有人觉得,
中国根本造不出自己的CPU芯片。
导师夏培肃对他讲:
“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
只管去做就是了。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就是搞好中国的计算机事业,
我们这代人没搞好,
你要搞得比我好。”
100万的经费是杯水车薪,
50来平的实验室冬冷夏热,
10来个人的课题组举步维艰。
领头人,
一个是30岁出头初出茅庐的胡伟武,
一个是快70岁满头白发的教授黄令仪。
国外看了只是摇头:
“就这条件,谈什么成功……
你们什么没有。”
可就是这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
一老一少,凭一腔孤勇,
捱过了那殚精竭虑的研发岁月。
2002年9月,
他们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了!
中国计算机系列“无芯”历史,
被彻底终结!
从此,
作为“龙芯”首席科学家的胡伟武,
多了一个头衔:中国龙芯之父。
2003年10月再传喜讯,
龙芯2B通过测试,
成为我国第一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
然而喜悦是短暂的,
我们的芯片技术,
和国外几十年的差距是巨大的鸿沟,
必须要有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付出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来填平这样一道鸿沟!
胡伟武,
他把自己当成了其中一颗基石。
初生龙芯,奋战夜以继日,
每一张图纸他都要过目,
每一个复杂公式都要核实,
这般殚精竭虑又忧心如焚的日子,
持续了足足七年。
长期的高压工作,
精神超负荷,
团队每个人的脸色都是枯槁的,
嘴唇仅有一点血色,
眼里却全是红血丝。
即使胡伟武正值盛年也不堪重负,
还不到40岁,
可他的头发,几乎是全白了。
七年,付出了这样的代价,
终于换来了龙芯3号的横空出世,
这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让高铁复兴号,实现百分百国产;
让北斗系统,装上了“中国芯”,
给国家节省万亿元向国外买芯片的钱!
龙芯3号,
给了中国人极大地鼓舞:
国外在半导体界能做到的,
我们也可以!
只是,更大的难题降临,
技术落实为产品,
可产业化市场化怎么做得到?
那些年,
国际巨头英特尔和AMD,
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国CPU芯片市场,
国内的系统集成企业,
都受制于这些国际供应商,
不敢购买龙芯的产品。
胡伟武捧着千辛万苦研制的芯片,
却一枚都卖不出去。
“国内那些大企业担心,
万一用了龙芯芯片,
国际巨头断了整个CPU供应怎么办?”
如果“龙芯”卖不出去,
那么它的成功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时候,
胡伟武做出了壮士断腕的选择:
团队市场化转型,
中国“龙芯”,
一定要打入国内乃至国际市场!
他放弃了原本安稳的事业单位编制,
放弃了参评技术奖项,
放弃了院士申报。
他说:“中国不缺院士,
缺的是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
2012年,
胡伟武带着龙芯团队杀进商海。
几十年来,
我国的相关产业信息技术体系,
都是由国外制定的,
一个是英特尔和微软结合的操作组合,
一个是ARM和Android组合。
他决定要冲出第三条路:
必须构建第三套信息技术体系,
改变中国和全球的信息产业格局!
八年浮沉,2020年,
龙芯团队打破了最后一道屏障,
创建出自己的指令系统。
从此,世界上,
出现了第三个信息技术体系:
中国“龙架构”!
世上事,殊多不易,
尤以开创为最难。
胡伟武,
用自己50年岁月相拼,
换来中国芯片如今的破局而立!
2025年6月,
龙芯发布了最新一代CPU处理器,
这是完全自主的纯血中国芯。
就在该芯片发布短短48小时后,
美国突然宣布,
EDA芯片软件取消对华限制!
因为他们知道,
什么招数都拦不住了,
拦不住胡伟武这样热血的托举者,
拦不住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崛起,
拦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前几天,
再次传来举世震惊的消息:
我国第三、
世界第四大的溪洛渡水电站,
成功换上了我们自己的“中国芯”
——龙芯处理器!
过去很多很多年,
像水电站这样的和经济、
百姓生活相关的“国家重器”,
它们最关键的控制系统,
所需要的核心芯片都得靠进口。
国外仗着技术垄断,
不只是价格要得高,
就连服务器技术升级、系统维护,
都需要请外国工程师漂洋过海。
明明是我们自己的水电站,
却不由我们说了算。
危险就在身边,
安全悬于一线!
那些服务器里一个藏起来的“故障”,
就可能让整个水电站陷入瘫痪。
我们自己国家的能源命脉,
握在别人股掌之间,
本身就是最大的隐患。
这种憋屈地胆战心惊的日子,
我们受够了!
如今,溪洛渡水电站里,
搭载中国“龙芯”处理器的国产控制器,
替代国外产品,
接管了核心指挥权。
中国的大国重器里,
跳动起了“中国芯”。
“王牌”唯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人,
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今天,
龙芯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高铁复兴号,
为国家每年节省费用高达2万亿。
龙芯团队最新研发的3A6000芯片,
性能相当于英特尔十代酷睿,
这意味着国产处理器,
已达到世界主流水平。
看吧,一切未来可期!
两鬓斑白终不悔,
中国芯之路,
就是胡伟武与龙芯的二十年长征。
他常说:“在别人都不信的情况下,
就做给他看”。
于是,
2001年那个只有十几个人的课题组,
如今成了近千家企业参与的产业链,
这条路虽然坎坷,
但前景最是光明。
这些年来,
正是无数和胡伟武一样的,
敢想敢干的先行者,孤勇者们,
在硬科技的征途上,
拼命托举起中国芯的星辰大海。
用技术改变人间,
他们的努力,
成就了中国芯片的今天,
他们的精神,
一定会激励一批又一批热血者,
奋不顾身为民族开拓下一个明天!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