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沙拉店、轻食店等健康餐饮品类出现闭店潮,曾因188元一颗生菜走红的网红店也悄然关门。有网友发现,该店使用的罗马生菜与山姆售价6.8元的产品在口感、品相上并无差异,让消费者质疑高价背后更多是打卡发圈的噱头。
这并非个例,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生存报告显示,2024年一线城市轻食店闭店率高达27%,平均存活周期仅14个月,显著高于餐饮业整体水平。


轻食店遇冷,核心问题之一是价格虚高。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单人份沙拉外卖普遍售价三四十元,添加鸡胸肉等食材后价格常突破50元,而分量却难以满足需求,不少消费者反馈吃完不久就会饥饿,性价比备受诟病。
健康餐之所以一度被贴上“高价”标签,源于多重因素的推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肥胖率同步上升,公众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持续增长,资本迅速捕捉到这一商机。在社交媒体和网红的推广下,健康餐被赋予精致、高端的属性,逐渐脱离了大众消费场景。

同时,普通外卖的卫生与营养问题让消费者心存顾虑,也为健康餐的兴起提供了契机。而健康餐的食材如新鲜生菜等直观可见,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期待,这也是其快速走红的重要原因。但过高的定价让不少打工人望而却步,毕竟健康饮食本不应成为奢侈消费。
事实上,平价且优质的健康餐并非不存在,消费者对“便宜没好货”的认知往往是一种错觉。美团拼好饭就是典型例子,其推出的亮厨计划有效回应了外界对低价餐饮的卫生质疑。

除拼好饭外,麦道中式健康菜、山东超意兴等品牌也走出了平民健康餐的路线。这些品牌选址避开高租金商圈,扎根居民区,装修简洁朴素,将成本集中投入食材品质。透明玻璃后厨让烹饪全程可视化,部分品牌还推出食材溯源服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从188元生菜店闭店到平价健康餐走红,不难看出年轻人的消费逻辑正在转变:健康餐从“精致噱头”回归“实用需求”。

轻食店闭店率高并非需求萎缩,而是资本逐利导致偏离健康本质,忽视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卫生安全的核心诉求。年轻人愿意为健康买单,但拒绝为智商税付费。
健康从来不是奢侈品,不该成为普通人的负担。期待更多餐饮品牌找到健康饮食的正确方向,用亲民价格让干净饮食成为日常,真正让消费者实现健康饮食自由。
#财经##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餐饮#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