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亲自下场“清库存”!200万房子150万卖,是捡漏还是接盘?

多套市场价约200万的房产,最近在第三方拍卖平台上以150万成交,卖家正是银行本身。

据一财报道,近期,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正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这些被业内称为“银行直供房”的房源,实际上大多来自不良贷款处置。

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

在阿里资产平台的“银行清仓”栏目中,广东云浮农商行即将开拍一处商住房,起拍价仅8万元;齐齐哈尔农商行也在挂牌销售位于龙沙区的一套住宅,起始价9.9万元。银行正在成为重要的二手房持有和销售主体。

银行“甩卖”房产

多家主流资产交易平台显示,国有大行、地方城商行与农信社的挂牌规模尤为显著。

兰州银行2024年挂牌直售房产标的为1130个,2025年增至1779个,增幅接近60%。

吉林银行挂牌出售的房产超过2000个,天津银行接近1300个。

地方农信系统更是房产直售的重要力量。

2024年上半年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超过25000个,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有11000个。

邮储银行江西分行近期在公众号发布了多篇“法拍房产+银行直供”的推广信息,涉及南昌市、抚州市、赣州市等地房产。

银行直接销售房产多源于不良贷款处置。

这些房产原为企业或个人贷款的抵押物,因借款人无法偿还而形成不良债权。

银行为何加速处置?

银行加速处置房产,主要是为了提升债权回收率。

一位农商行贷后管理人员透露,传统处置路径从贷款违约到最终完成房产销售通常需耗时两年以上,而当前市场环境下周期可能进一步拉长。

相比之下,直接销售房产能有效加快资金回收。

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取得的不动产需在2年内完成处置,最长可延至3年。为避免监管处罚,银行不得不加速变现。

法拍市场遇冷也是促使银行转向直接处置的重要原因。

克而瑞研报显示,2025年6月,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法拍房供应规模3.2万套,创年内新高,却仅成交3215套。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法拍不奏效的情况下,也有银行会选择实物抵债,办理完产权过户后,再择机出售房产”。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3.43万亿元,不良率为1.51%。

企业及个人贷款违约后以房抵债情况增多,导致银行持房量上升。

价格优势与交易安全

与普通二手房及法拍房相比,这类“银行直供房”正以其独特优势形成差异化市场。

为加速资产变现,银行直供房源通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成交。这类房产普遍低于市场价15%-25%。

以兰州农商行在9月底拍卖的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某小区房产为例,该125平方米的抵债房产获拍价为151万元。

而该小区同面积段户型的市场挂牌价在180万元至220万元不等。

在交易安全方面,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与法拍房可能存在的纠纷风险不同,银行直供房产权清晰,交易对手直接为银行,有效规避了民间借贷、长期租约等潜在隐患。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银行直供房的交易相对安全,由于产权完全归属银行,银行会提前厘清产权,已剥离原债权债务”。

捡漏不是闭眼入

尽管银行直供房有诸多优势,但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玉臣指出,银行直售房产为市场提供了崭新的“捡漏”机遇,但在心动的同时切莫“轻敌”。

“面对这类特殊房源,购房者必须摒弃普通二手房交易的思维,以更加专业、审慎的态度全面评估”。

王玉臣建议,虽然银行已经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但是在购房前最好到相关部门对房屋的性质、产权情况、查封抵押情况等进行核实。

部分交易中,银行低价售房也可能拉低区域价格预期,加剧二手房市场压力,周边业主面临估值缩水困境。

银行直供房大多要求全款支付,对资金实力要求不低。

而且可能存在产权纠纷、物业费欠费、或者房子本身有损耗的问题。

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银行直供房批量入市,正在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多重影响。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未来,银行端可能成为房源供给的一个重要渠道”。

李宇嘉同时指出,在止跌回稳处于关键期的情况下,必须要规范银行等机构为了单方面保障自己的债权,而无谓地降价出售的行为。

事实上,法拍房、工抵房、银行“直售房”,都要从宏观上统筹管理,才能避免资产价格无序下跌的现象。

银行加速处置房产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压力,但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房源供应渠道。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类房源既提供了“捡漏”机会,也要求更加谨慎的评估。

随着银行直供房大规模进入市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关注这一新型房源渠道。对于有资金的购房者来说,银行直供房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捡漏”机会。

但银行直供房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在止跌回稳处于关键期的情况下,必须要规范银行等机构为了单方面保障自己的债权,而无谓地降价出售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财经   下场   库存   房子   银行   房产   债权   房源   产权   商业银行   市场   商行   房地产市场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