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显示,参加调查的83%家长表示自家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游戏或刷短视频,其中以14至17岁占比最多,每日玩手机超过6小时的占比超55%。这说明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沉迷手机的情况个,更严重了!
如果你有留意新闻,应该可以看到,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话题,经常占据网络热议话题的前列。
还看到一则新闻,一个15岁男孩,因为手机被妈妈拿走了,就在地铁站,对妈妈大打出手,完全不顾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劝阻。
在孩子眼里,妈妈不让自己玩手机游戏,他生气有什么错?
这段视频被曝光后,大家对孩子沉迷手机的话题又一次被推上了热搜。
有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不给手机就嚎啕大叫,完全不顾是什么场合。有时候都觉得,一部手机,已经把孩子给废了!
确实,现在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太普遍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也劝不动,说不通。
2022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青春期孩子患有近视的占比达到52.7%,其中因玩手机、平板电脑等导致近视的孩子超过60%。
不难看出,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孩子患上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是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因素。
首先,缺乏父母的陪伴、引导。
《人民日报》报道称,我国父母能专注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每日不超3小时,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陪伴时间相对减少。
按照颜色划分,分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间不短在递减。
有的家长觉得,都上初中了,陪什么?再说,孩子也不爱跟父母说话了。
还有的家长,一直想躲开青春期暴躁易怒的孩子,能不陪着就不陪着了!
可就是因为家长陪伴少,孩子们才把本来该用在阅读、学习、运动等方面的时间,用在了玩手机上。
其次,借助手机逃避学习压力。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关于青少年玩手机的调查,接受调研的2013名10至16岁青少年中,38.2%因喜爱手机游戏才沉迷于此,56.5%则表示想要逃避学习压力,只有5.3%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或进行正常社交。
进入青春期后,面对生理变化、人际关系的矛盾、学业压力等,很容易引发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
而手机游戏、网络社交平台等虚拟世界,无疑是孩子们逃避现实生活、学习的首选。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的作者认为,有些青少年为了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逃离,开始用刷手机的方式,获得短暂的愉悦感。
最后,青春期心理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不仅是自我意识、好奇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等增强,社交需求也变得强烈。
但相比于现实生活中,手机虚拟世界可以让孩子更快交到志同道合的“网友”,满足交友的心理需求。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超过43%的未成年人因长期沉迷玩手机形成“手机瘾”。
这种表现是,离开手机就感到焦虑不安,产生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下降,无法专注学习,成绩下滑后,自尊心严重受挫。
加上家长严格管教,引发亲子矛盾,更是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而依赖手机逃避现实,形成恶性循环。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心理治疗专家们,通过临床数据分析的结论,沉迷、依赖玩手机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感知、自我价值认知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除了心理影响,以及众所周知的伤害眼睛,沉迷玩手机还会影响大脑发育。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中提到,长时间沉迷手机的孩子,大脑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副脚感神经系统,会因此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后面对压力和挑战,表现也不同。
英国华威大学学者们在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相比成人的大脑,未发育完善的孩子的大脑对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吸收量高出60%,损伤脑神经,也可能造成记忆力衰退。
这些伤害,有哪个是我们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呢?
我一直觉得,孩子处在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合理的使用手机,而不是抱着手机刷个不停,或者因为熬夜刷手机,耽误了白天的学习和状态。
首先,引导孩子了解长时间玩手机的危害。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要想阻止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可以让他知道这件事情对他的危害,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家长如果想防止孩子沉迷于玩手机,可以耐心引导他了解其中危害。比如,借助书籍、视频、真实事例等,这样也能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辨别是非对错。
其次,跟孩子约定玩手机时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拥有手机的占比达到73.1%,主要以初、高中学生为主。
而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如果家长武断阻止,极易引起反抗心理。
所以,家长不妨与孩子约定每日玩手机时间,从每天2小时,慢慢下降,直到一个合适的时间。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的作者,提出了“六周六步计划”,帮助孩子重塑自控力,合理使用手机。
如果家长能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相信孩子也能很快真正拥有自控力,摆脱手机的“奴役”。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专门研究青少年成瘾问题的医学博士,临床经验超过15年,辅导过的家庭有上万家。
他更懂得,如何让孩子在科技时代,养成好的使用习惯,并最大限度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39.8 购买所以,跟着这本书做,养成科学健康的使用电子产品习惯,对孩子乃至整个家庭,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最后,创造更多娱乐活动。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超过60%的未成年人之所以选择玩手机,都是为了打发学习以外的时间。
比如,户外运动、阅读、画画、或者学乐器等,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事情,家长都可以鼓励、支持。
孩子的课余时间“填满”自己喜爱的事情,也就不需要依赖手机来打发时间了。
我们小区有个孩子,之前每天抱着手机玩,后来妈妈给他报了个兴趣班学篮球,每周末都上课,学了一段时间,娃主动放下手机了,放学后就去练球,听说已经被选进市篮球队了。
或许,你家孩子距离跟手机告别,就差一个兴趣呢!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5%的初、高中学生表示“我不能没有手机”,可见他们对手机的依赖度,还是很严重的。到底如何改善?可以参考文中建议。希望孩子们可以远离手机,多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你家孩子沉迷手机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